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020-01-06 07:53宋海霞
下一代 2020年4期
关键词:花是群文习作

宋海霞

语文课应该“怎么教” “教什么”是我们语文教师多年来思考、且迫切想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语文教什么? 现行教材中选入的文本素材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形式和语言经验。绝大部分教师能通过深入研读文本、揣摩,发现并提炼众多的有益素材。一是基础知识。如学字、学词、学句及简单的文学常识,常见的修辞手法。二是能力培养。如概括能力、阅读能力、想象及习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三是情感价值观。如创新能力、正确的人生观形成。其实我们语文学科承载的最本质的任务——简单点说字、词、句、段、篇。达到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语文基本功。然而,一节课的时间与容量是有限的,教师需根据学情、年段教学目标、文本独特的特点。选出适当的,进行发展学生语言的目标定位(角度 智慧 经验),我们既不能将文中所有有价值的内容都教,也不能单纯地根据教师想教或学生想学来教,更不能什么内容好教就教什么。

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因此,语文课的落脚点应该是语言文字的学习、理解、运用上。

语文怎么教?日常教学中我们老师肯定有许多困惑,语文教学用的时间最多,用的功夫最深,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有的老师也注意让学生平时在语文课或阅读课中积累的好词句,但到表达时就变得口拙,出口不能成章,甚至难以做到基本的表情达意。原因要什么?课堂教学的低效。语文教学的低效一直困惑着我们的老师,特别是一些农村小学的老师更是苦不堪言。语文教学的本质,其实就是语言应用,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必须定位在“语言运用”上,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出路。语言运用型教学,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合理、妥贴地进行表达,并将已学过的字、词、句、段、篇等内容,根据语境的需要加以规范、恰当、个性的运用。这种教学理念就是重在培养学生说读写能力的语文基本功。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们又该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说读写能力,实现高效的语文教学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 就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体会:

一、品读好词佳句,走进课内阅读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这种品味不仅要让学生读通读透,更应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具体如何品读,不能简单地为语言而语言的纯技术性的单一训练.只有以语言环境为依托,才能准确地理解其意义和作用.

1.立足课文探究内涵

小学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其中有“脊梁”一词,如果离开课文去理解,就是人的后背,而立足课文是指花的叶子、枝干、花朵的背面,更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这里的“脊梁”指种花人看不到争芳斗艳的花朵,种花是让别人看的。体现了一种美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2.借助语言表达方法.

小学课文《跨越百年》有两处居里夫人的外貌描写‘一位年轻漂亮、神情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前面一句作者借助外貌描写体现了居里夫人的容貌美和工作的艰辛。后一句面则是对居里夫人崇高境界和聪明智慧的赞叹。

二、强化阅读感悟,美化语言感受

文学在于欣赏人性的展开,欣赏语言表达的精美。在欣赏中有所感悟,在欣赏中获得陶冶,在欣赏中美化情怀。因此语文教学要引领学生在读中品味,领悟言语表达的精妙,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培养学生的灵性。要把学生带入课文当中,进入意境之中,陶醉在优美的语言文字当中。在《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活动中,能以文本为载体,渗透写法的指导,图文并茂,发挥想象引导孩子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听朗读闭上眼睛想象,仿佛看到\听到\闻到什么?(美丽的花枝\动听的歌声\花香)你感受到什么?花的海洋\干净整洁\到处飘香。

三、把握语言范式,优化迁移应用

《新课标》指出:“习作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习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课堂上适时指导学生掌握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会知识迁移。让学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把习得的知识运用到习作练习之中.如果我们常常关注这种优化迁移,一定能让阅读为习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如我们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时,通过品读课文的优美句子,如在学习后,了解了本文不单是写景,而是通过写景悟出了一个道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样的方法可运用到习作训练中.完成一个短文的练习,也进行片段的练习:如做完一天的作业,背着沉重的书包,走在鲜花怒放的街上,我会.....用你学过的描写花的词语描写一下德国街头的花等等。

四、把握阅读方法,打开阅读大门

阅读有四种方式:单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群书阅读。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一般为单篇阅读。课堂上的群文阅读,尽管有人在尝试,但由于种种原因,毕竟很难普及。但我觉得,作为老师,应该能做到单篇阅读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甚至群书阅读。首先当然要让孩子爱上阅读,其次就是要让孩子掌握阅读方法,并迁移至课外阅读,提高课外阅读效率。在《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教学中,我们可采取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读一读、圈一圈、说一说”的方法习得方法,然后让学生用这个方法阅读,让这种阅读方法得到巩固。在学完全文后,向学生介绍德国风情和季羡林老先生的作品,把单篇阅读推向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如果,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能有意识地不断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引导学生走向群文阅读,那么必定能为学生打开阅读的大门。

一言以蔽之,我们要真正做到在教学中重“语言运用”,重能力培养,要以学生为主体,语文学科的主要目标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强化“语言运用”意识,打造“语言运用型”课堂,让文本言语得以增值,让言语技能得到提升,这样高效的语文课堂是我们每一个教师追求的。

猜你喜欢
花是群文习作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早起何为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初恋热恋苦恋
脑筋急转弯
习作展示
不再唱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