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课新上,“略”有提升

2020-01-06 07:53何超丽
下一代 2020年4期
关键词:鱼钩金色自然段

何超丽

摘 要:《金色的鱼钩》是一篇略读课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学过。同样是这一批的的学生又在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与之相遇。那如何让学生已经学过的课文,上出新意,并且有新的收获?本文将以统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金色的鱼钩》为例,探索如何精准定位略读课文教学目标的策略:准确理解文本,紧扣人文主题;定位能力基点,落实语文要素。

关键词:金色的鱼钩;课堂;阅读

一、追本溯源,引出能力

“解读文本”是教师追本溯源,定位教学目标的前提。统编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组织单元结构。这一单元围绕“理想和信念”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三篇精读课文和《金色的鱼钩》一篇略读课文。人教版和统编版对于《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提出的语文要素不同。如下表:

从两个教材中《金色的鱼钩》导读部分中可以看出,人教版针对这一课注重于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上,而统编版针对这一课的导读,与单元的语文要素紧密结合,准确理解文本,紧扣人文主题;定位能力基点,落实语文要素。

《金色的鱼钩》是一篇小说。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也就是通过关注情节、环境来体会人物形象。但是,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这关注人物的外貌、神态、言行,体会人物品质。也就是说,《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我们要通过情节中的细节描写去体会老班长这一人物的形象和精神品质。

《金色的鱼钩》是一篇略读课文。语文课标中明确了关于略读的要求,第二学段(3-4)年级的略读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内容;第三学段(5-6)年级的略读要求是: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收集信息。小学中高年段略读教学的目标可根据年段的不同要求,结合不同的课文内容来确定。

如何精准定位略读课文教学目标?我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学段一般性目标,即本学段的基础目标和侧重点;二是单元重点目标,即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这一重要目标;三是本课个性化目标,即依据每篇课文自身的教学价值确定的目标。因此,我将本课时目标设置为:1.根据不同的目的运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概括主要内容。2.实践运用方法(抓住人物外貌、神态、言行)体会老班长的精神品质。3.通过对结尾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结尾呼应题目的方法。

二、实践方法,形成能力

定位能力基点,落实素养目标。教材的编者将“双线组元”的另一线索“语文素养”分成若干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递进式分布在各个单元中。所以,素养目标的定位不能局限于一篇课文,至少需要放眼整册教材,思考课文所在的第五单元在教材整体中承担的语文素养“培养点”。

(一)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默读要求。

(1)快速默读

这篇课文比较长,通过快速默读课文,思考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2)浏览,圈关键词。先出示选择题:老班长带着三个年轻的小战士走出草地用了多少天?①半个月,②20天,③35天以上。让学生快速浏览第3自然段,圈出“不到半个月”。再继续浏览,圈出其它表示时间的词,第13自然段老班长说的话“我估计,还要二十天才能走出去”。

(3)跳读,圈关键词。

师:我们想一想,作者都抓住了哪几个日子?那些日子发生了什么事?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用跳读的方式,注意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第4自然段圈出“一天”。第6自然段开头的“有一次”,第20自然段开头的“第二天”,第24自然段开头的“这天上午”。

(4)提取关键信息,概括主要内容。

学生再次浏览课文,用简洁的语句或小标题来概括:鱼汤充饥,发现秘密,命令喝汤,临终叮嘱。

统编教材十分重视方法策略的渗透。本节课中根据不同的目的运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快速准确地筛选和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努力培养学生成为主动的阅读者。

(二)运用方法,感悟品质

虽说略读教学讲究“简”、“略”,但略读只是略掉了老师的精讲,并不能略掉学生的精读,否则略读就成了“泛读、随读”,效率低下。因此,教学时应寻找准确的着力点,在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在“精读”中,切实培养阅读能力。

(1)突出中心点,总结学法。所谓中心点,就是在有效的时间里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通常是为实现中心教学目标而设计的一两个最重要的问题,抓住中心问题就能统领整篇课文教学,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们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老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他的哪些言行中看出来的?”,带着这样的一个问题让学生默读,学生会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和内容上。随着阅读的深入,学生在反复品味中,通过提取关键信息,体会老班长言行背后的心理,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后,总结学法:读——用心默读文段,找——找出老班长的言行描写的句子,悟——运用方法体会人物品质,写——写下感悟。

(2)自主运用,阅读构建。

学习是学生自己主动在头脑中建构知识的过程,所有的教学活动,应力求是学生的独立读书和独立思考练习,逐步深入,从而提升自主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构建自己的阅读意义。

<1>关注外貌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让学生再次自主默读课文,找出老班长外貌描写的句子,感悟品质。如:第2自然段中“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第23自然段中“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頭,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但是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通过老班长两次外貌的对比,体现了老班长在长征途中饱经风霜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尽职尽责,乐观向上。

猜你喜欢
鱼钩金色自然段
秋天
金色七夕节
云朵被风筝钓走
金色十年
穿一双闪亮耀早秋的金色鞋子
金色的秋天
云朵被风筝钓走
美丽的秋天
云朵被风筝钓走
特制鱼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