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位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

2020-01-06 07:55魏启威
银幕内外 2020年8期
关键词:文化生态传统村落文化价值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产业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快速的城镇化以及多重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得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以昆明市团结乡大乐居传统村落为例,从文化生态位的视角,对村庄的文化生态总体概况、文化生态斑块分析等方面进行调查和研究,分析其村落的文化生态位衍生变化机制,进而探寻文化生态位视角下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

关键词:文化生态;传统村落;彝族文化;文化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挥已经成为实践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当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也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湮灭,早在1998年文化失衡的问题就在人类学研讨会上被提出,2013年的杭州国际主题会议上颁布的《杭州宣言》突出强调了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国内外关于古镇古村的保护与发展研究的视角颇多,但大都是物质层面的人居自然环境的改善提出保护与开发的更新策略,而从文化精神角度研究还是有很大可探讨空间,本文从文化生态位的视角对昆明市大乐居村落进行保护发展规划研究,将其作为一个有机文化生命体,通过研究其演变规律以及内部的发展联系进一步提出优化传统古村落的实施步骤。

一、文化生态位发展概况

文化生态位就是用来分析研究不同文化发展关系、文化空间结构演变以及文化的多样性,由于空间方位、组合和构成要素的差异性结果导致不同风貌、不同空间形态。首次提出是朱利安·斯图尔德的《文化变迁理论》中,主要是运用该原理解释了不同地域文化差异性以及起源问题。重点研究了文化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为文化生态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卡尔·奥特温·苏尔通过运用文化景观演变过程图表现了文化景观的内涵作用机制,文化是其发展演化的动力驱动,而自然景观是中间传递介质,文化与自然景观相互作用结果就是文化景观。此外,奥格布提出动态的文化——生态模式研究范式。通过文化生态位视角了解一个地区文化要素之间的层次关系,衍生发展规律,这对于传统村落强化文化特征,优化规划保护策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大乐居文化生态分析

在文化生态的视角下,大乐居的传统古建筑,街道,庙宇等都可以类比为文化生态用语中的文化生态斑块、廊道等,通过脉络层次梳理与把握,明晰大乐居村落传统文化利用保护格局。

(一)总体概述

乐居村地处昆明市区西北方向,距离约40公里,周围有昆明豹子菁旅游渡假区,坐落于凤凰山麓,负阴抱阳,建筑顺应地势建设,村庄整体海拔约2200m,乐居村有600多年的建村历史,现存有彝族祭祀的土主庙、佛教寺庙、书院建筑、水井等历史空间,是一个典型的彝族传统村落。早在2013年,乐居村因其重要的历史保护价值被列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庄中的大石磨曾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经翻阅文献记载,在村庄内部明清时期的建筑大约有80栋左右,占据约三分之一的建筑已经有200多年历史,其余大约有100多年历史,因为形似古代印章的形状,所以得名“一颗印”,村庄内部的石阶路有50多条。从物质空间格局中窥见古人选址建屋的智慧。

(二)大乐居文化生态分析

(1)文化环境基质

文化环境基质指的是传统文化发展的有关的要素。是文化衍生发展的环境,中国古代讲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古人认为传统文化的发展衍生离不开周围环境能量供给,特别是古代农耕社会,原生态空间运行模式使得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共生。大乐居位于凤凰山麓下的大乐居村依势而建,与多样的地形地貌以及丰富的景观元素浑然一体,构成了上有天池,下有地海;左狮右象,七星伴月亮文化空间格局。

(2)文化斑塊现状

文化斑块是相对来说属于面状的明显区分于周围环境基质的空间。如果该区域健康稳定发展的态势良好,那么也可以间接证明文化斑块类型多样性。大乐居村拥有多样的文化斑块,古建筑群落掩映在本土特色植物景观中,是村庄文化生态位中主要的斑块,传统的一颗印“三间四耳倒八尺”建筑格局共同构成来了村庄整体空间环境,彝族人祭祀活动场所土主庙、水池、书院建筑等。这些历史文化深厚的斑块空间是属于村落的集体记忆,也是人们对于村庄归属感文化认同感最强烈的区域,具有巨大的文化和社会价值,是多样的历史文化在交流融合中演变产生的。保护好村庄文化斑块对于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3)文化生态廊道

廊道属于文化生态里面的线型要素,它是连接不同文化斑块以及文化基质的中间介质,文化生态廊道既有区分作用又有连接作用,村庄鲜明统一的建筑风格、村庄标识、线型的滨水活动空间等,承载了人们活动的流动空间,是村庄文化生态活力的展现。

三、基于文化生态位的大乐居村落保护策略

大乐居今年由于开发商外界力量的介入,村庄整体环境明显改善,但是带来的是土著文化本土文化的流失,随着居民的搬迁,原本热闹有生机的村落显得空荡荡。文化景观也随之衰落,祭祀活动的土主庙以及村民传统聚落面临废弃问题,人文景观的不复存在是大乐居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保护传统文化位系统

传统文化是村庄发展的基石,也是村落跳出同质化旅游竞争,打造自身特色的强有力抓手,文化的保护要在掌握文化关系规律的基础上,分层次有步骤的进行。对村庄的民风民俗、祭祀节庆等传统文化活动进行保护,对村庄的历史特色建筑进行保护,更重要的是对传统村民生活的保护,他们是促进文化发展演变的主体力量,也是文化生态位是否稳定健康的关键因素。

(二)结合文化生态斑块构建文化生态廊道

良好的斑块廊道系统是促进村庄活力的重要牵引,提取历史文化要素,凝练历史文化符号,强化廊道空间表征,将村庄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的植根于自然生态环境内,通过系统的梳理归纳,建立文化生态体系中的核心点,突出村庄文化特质,再通过线型的廊道组织连接其他文化生态斑块,最终形成有机的文化生态体系。

(三)强化村落文化生态空间特征

不同的文化活动有不同的活动空间,结合文化自身的特色与需要,构建特征鲜明的文化生态空间,对于促进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保护恢复生态景观

生态景观风貌是传统文化活力保持的不竭动力,也是传统文化古今交融、包容开放的特质体现,在保护好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对于文化生态景观进行恢复、创新和再生,满足新时代人们不断发展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发展中延续,在延续中发展,不断给与着传统文化鲜活的生命力。

四、总结

传统文化是塑造城市精神的关键因素,在千城一面、城市特色丢失的发展大环境下,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利用至关重要,本文以文化生态位的视角,思考了传统古村落中文化发展保护的问题,将传统文化保护分为基质、廊道、斑块等空间意向形态,从而明晰了村落中保护的关键点以及重要区域。

作者简介:魏启威(1998—),男,彝族,云南人,本科,研究方向:特色乡镇规划。

猜你喜欢
文化生态传统村落文化价值
当代美国科幻电影的文化生态解读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承德外八庙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策略探析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浅谈黄梅戏的生成繁衍与文化生态
从“传统村落”项目申报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京津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问题与对策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