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教育,阳光少年

2020-01-06 03:41麦宜新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50期
关键词:思维课程教师

麦宜新

一、金色教育,精品校园

金溪小学创办于2015年9月,占地42260平方米,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配备30个多媒体教室,建有500兆校园网。现有教学班29个,学生人数1388人,教师79人,其中高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12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全校教师的80%以上,区级骨干3人,镇级骨干4人,是一支富有激情和创新能力的年轻教师队伍。

学校因“金溪河”得名,寓意学校的发展如和顺的母亲河般海纳百川、奔流不息、勇于创新,滋养润泽一代又一代梦里水乡的传人,带领全体教师,团结奋进、潜心科研教育,办出一所有品质、有特色、学生和家长喜欢的学校。

学校秉承 “让孩子拥有金色童年,为未来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金色教育(金色表示丰收和财富;金色,也代表着青春、激情和阳光和梦想)。金色教育寓意在阳光下,百花齐放、兼容并蓄,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然成长,让学生具有阳光少年的品质:身心健康、自信开朗、悦己助人、金石可镂。

二、校本课程,独具特色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我校投入大量资金成立STEM空间,建立STEM团队,设计和开展《制作超级跑鞋》《制作雨量器》《设计桥梁》《制作小船》《设计再生纸》《走马灯的奥秘》六大STEM主题校本课程。我校STEM校本课程注重跨学科融合,注重结合本土文化、传统文化,传承优良文化,对话古今。

(一)课程背景

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的简称,强调多学科的交叉融合。STEM教育,是指综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特点,将科学探究、工程设计、数学表达和工艺技术有机结合,环绕一个真实情境的主题,通过实践性活动来培养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教育方式。STEM教育并不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要将四门学科内容组合形成有机整体,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目前,我校利用工程学设计原理开展了《制作超级跑鞋》《制作雨量器》《制作小船》《制作桥梁》和《设计再生纸》《走马灯的奥秘》六大主题。我们遵循着“进入情境与提出问题(Enter & Question)”——“探究学习与数学应用(Exploration & Math)”——“工程设计与技术制作(Engineer & Technology)”——“知识拓展与创意设计(Expansion & Creativity)”——“多元评价与学习反思(Evaluation & Reflection)”的5E教学模式,并根据实际的学情与教学目标,制定有特色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给予每个学生自主动手和表现自我的平台,并从活动和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校STEM课程教育重视对学生的各方面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发展着想。我们坚信,学生会有一个金色童年。

(二)课程意义

1.跨界学习,核心发展

课程以项目学习的方式,围绕一个主题,运用科学、技术和工程学思维,以阅读为基础,融合多个学科知识,进行跨学科学习,有效促进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发展。

2.多手段,促成长

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手段与工具,对学生进行体验式引导,如,思维导图、实验操作、阅读延伸、分析整理、未来猜想等。

(1)思维导图激发想像。通过科学的思维导图的引导,既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延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又让学生的思想遵循科学、理性的规律。

(2)实验操作。学生领取实验器材,开始了有趣又刺激的探究活动。有的学生动手连接器材,有的学生记录实验数据,还有的学生则观察实验过程制作小组的课程展示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认真地讨论着如何控制变量,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严谨地进行科学探索。

(3)阅读延伸。随着学生对问题的不断追问,依据思维导图的指引,打开学生的求知欲望之门,不少学生会因为寻求答案而主动翻阅、查找资料和书籍,甚至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扩大阅读的广度与深度,从而完成知识的积累过程,也是思维深化的过程。

(4)分析整理,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在课程结束后,我们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得以图表、绘画、文字等形式进行整理分析,是对学生数据处理,信息分析,文字表达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5)交流互动,提高表达能力。分析后的图片、文字等成果,我们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分享,在分享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

3.重方法,轻结果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STEM课程的意义相对传统学科而言,以学习目标(结果)为导向,更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的锻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维规律,最终达到思维的迁移目的,这是内化的过程。让学生在遇到任何现实问题时,都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这是外化的过程。STEM课程将内化与外化紧密结合。我校致力于让STEA教育回到“激发创造力”的初心上来。

(三)课程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STEM学习思维,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2.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技术能力、科学素养、工程素养和和创新能力;

3.通过对不同年級学生的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设计STEM教育内容,形成适用于本校STEM教学的特色校本课程;

4.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储备,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教师;

5.根植小学基础课堂教学研究,以主题案例形式开展研究新教学模式,STEM课程有理有据得以建构;

6.打破STEM 教育产品化局面,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整合了多学科的具本土特色的STEM课程资源,达成STEM 教育基础性、普适性目标。

(四)课程框架与规划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给予每个学生自主动手和表现自我的平台,我校基于STEM教学理念,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结合特色课程、地域特点开设了《制作超级跑鞋》《制作雨量器》《制作小船》《制作桥梁》《设计再生纸》和《走马灯的奥秘》六大主题课程。

(五)课程实施

作为一门跨学科融合的STEM课程,我们需要融合每个学科的知识、特点,开展高效的课堂。故在开展课程过程中,我们集合了其它学科的老师作为协助师资,分别有音乐、体育、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综合实践老师。协助师资主要负责提供专业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指导,还有拍摄照片、录制视频,等等。

在筹备课程阶段,我们经历了确定主题、线上研发教学资料、购买实验材料的整个过程,终于研发了《走马灯的奥秘》等系列STEM课程教学资料。同时,在学生回归学校上课前一个礼拜,6位科学教师和1位信息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课程的实施方法,开展小组活动,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成长。开课期间,我们会进行每周一次的STEM课程新课的无生试讲,由主备教师进行试讲、解说,与其他协助教师进行头脑风暴,得出最佳的教学环节和实施方法。由此,确保每一位上课教师理解每节课的重难点、教学流程、顺利开课,并为后面的课奠定踏实的基础。

我校遵循“5EX教学模式”开展STEM课程,具体如下:

1.进入情境与提出问题(Enter & Question)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关于跑鞋、雨量器、走马灯、桥梁、小船、再生纸、指南针的种类和制作,学生了解生活中不同跑鞋、桥梁、小船、走马灯、再生纸、指南针所对应的相关知识。接着,基于生活真实情境引入研究主题,聚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探究学习与数学应用(Exploration & Math)

基于研究主题,学生思考并提出探究的问题,例如,探究除桥梁类型外,设计桥梁还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在此过程中,教师适当进行引导,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选取合适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总结归纳实验结果,为后期制作创意设计奠定知识基础。

3.工程设计与技术制作(Engineer & Technology)

基于学生前概念和掌握的知识,通过观察和体验活动认识有关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用途,例如,物体的软硬等。然后,在实验材料及调配、结构及特点等方面对研究对象进行设计。最后,根据设计图制作创意作品以及一系列的衍生品。

4.知识拓展与创意设计(Expansion & Creativity)

在学会制作技能后,鼓励学生查找资料、拓展知识领域,鼓励学生继续分享交流,培养学生的关键点提取能力。聚焦职业、聚焦生活,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产生的各式各样的物品进行创意设计,成为一名小小设计师;引导学生了解各类工程师,成为一名小小工程师,体验设计师和工程师的职业,学会应用知识、知识迁移。

5.多元评价与学习反思(Evaluation & Reflection)

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每一段的进步,对学生进行指导,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反思,分享交流。

(六)课程评价

通过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了解和掌握STEM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及效果,评价课程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和教学具的使用成效,及时总结STEM课程的教学经验,完善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依据STEM的评价标准,形成多角度评价量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详细的调查结果和清晰的指向,以促进STEM课程的改进,发展学生的潜能。

三、校园生活,丰富多彩

金色童年,阳光少年。我校一向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不断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并将STEM理念融合到第二课堂中,如《校园植物之旅》系列科普课程、《美丽里水》文化系列统整课程、《番薯之旅》系列劳动实践课程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是走进自然的观察,是开启里水文化的探寻与传承,是学子成长之旅。

同时,我校基于STEM理念创建了特色社团,如,科学小发明、STEM创客团、3D TEAM、小小科学家社团、创意信息等。科技感十足的社团,给予每一位学生学习科技技能的机会,建造了自主探究促成长、所思所想构创意的舞台,提高了学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除此之外,我校本着以活动促养成、以活动促发展的原则,经常性地开展各项学生喜爱的活动,如一年一度的STEM科技文化节、体艺节、读书节、爱心义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各年级组织的丰富多彩的趣味运动会等。通过开展各类活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配合和促进促进,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健康有益的教育环境。

四、办学成果,引人瞩目

我校积极构建STEM系列课程特色,创新特色课程。我校的STEM校本课程,是一个具有特殊氛圍和力量的、能不断激发学生和老师主动探索、体现个性化学习的平台。在这一系列STEM课程的推动下,金溪小学在科技创新、项目式学习等等的比赛中屡屡获奖,在省、市、区获得的各级奖项不计其数。我校关于STEM的论文共10篇,国家级一等奖1个,省级一等奖1个,区级奖项3个。其中,我校已有3个关于STEM的区级课题。

我校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教育信息化STEM年度最佳实验学校”,并且多次参加省级STEM交流活动。其中STEM成果获得2个广东省一等奖和1个广东省优秀科技活动方案。除此之外,我校在2020年教育部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等举办的“基于冠状病毒主题的项目学习评比”活动中获得“优秀组织奖”。

学校荣誉证书

我校鼓励学生开放思维、动手创造,提供多维的STEM平台和广阔空间,营造科技创新氛围,不断创建特色的新校本课程,落实课程开展与实施,让课程开花结果。

教师团队以赛促研,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学生以赛促学,提高自己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师生在各类竞赛中屡屡获奖,这是我校贯彻“四全理念”和践行STEM科技普及工程的硕果。今后,我校将继续贯彻“四全理念”,以十大工程为抓手,不断提升教学品质,做强STEM科技特色,办学生喜欢的学校。

附:教师获奖情况表(部分)

附:学生获奖情况表(部分)

猜你喜欢
思维课程教师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