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产业主导下的杭州乡村产业规划探究

2020-01-06 03:37虞佳惠吴晓华
现代园艺·综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茶产业问题及策略

虞佳惠 吴晓华

摘要:杭州具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及丰富的乡村茶园资源,对杭州地区以茶叶为主要产业的乡村现状及挑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乡村茶产业未来的发展体系构建及对现状问题的解决策略,希望对未来杭州地区乡村茶产业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杭州地区;茶产业;发展体系;问题及策略

1乡村产业建设背景

中共十九大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贯彻新发展的理念,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中产业兴旺是重点。首先,在保证农业生产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其次,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与旅游、健康、文化、休闲等,加快发展彰显地域特色和乡村价值的产业体系,推动产业深度融合。

2杭州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及乡村丰富的茶资源

茶叶在浙江省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分布面积广,产业基础良好,是浙江省的农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杭州是浙江省主要的茶叶生产区。2018年杭州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杭州全市茶园面积共约34636hm2,其中市区共有茶园面积约14030hm2,淳安、桐庐、建德等县区域约有茶园面积20606hm2。除杭州地区重点开发的龙坞、梅家坞、龙井、径山等乡村,其余乡村也拥有丰富的茶产业资源,但并未进行合理适度的开发利用。

3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3.1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

杭州地区的茶园产业发展势态良好,但也存在许多问题,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受涉农服务不完善、产业链不健全、发展特色经济受限等影响,部分农用地出现抛荒现象,土地流转迫在眉睫。

3.2乡村基础设施待加强

多数以茶叶为主要产业的乡村,其产业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对当地产业的发展产生阻碍,尤其将来产业呈大规模化发展时,这将对乡村整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乡村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可以从侧面增强农业产业发展能力,更进一步夯实农业产业发展基础。

3.3茶叶生产资源消耗高

乡村茶产业主要以茶叶为主,但目前茶叶生产资源消耗度高,“绿色茶叶”仍存距离。茶园良种化程度认证率偏低,茶园综合管理水平不高,针对灾害防治、土壤改良、综合管理等领域的服务机构数量和服务范围有限,茶园建设仍处于被动应付而非主动规划管理的初级阶段。

3.4茶产业链条不完整

杭州地区虽然产茶乡村较多,但并未在农业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多数乡村的村民仍以卖鲜叶为主,并未形成以茶叶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相关产业,如茶园观光、茶叶深加工、茶叶销售与互联网衔接等,使得茶叶本身的产业发展的空间受到限制,结构调整越来越困难。同时受乡村地理位置、资源丰富程度等发展基础,人才、资金等各种因素影响,农业主体产业发展步伐不快,规模经营效果较差,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3.5资源品牌价值释放低

由于茶叶行业的集中度较低,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较弱,茶叶品牌影响力和拉动作用有限,杭州地区的产茶乡村可以在维持现有茶叶销售模式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品牌化建设,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茶博会等展销窗口,展示当地的茶叶,树立起品牌,改变品牌价值释放度低的现状。

3.6生产机械化程度低

茶叶历来作为一种对劳动力依赖较高的农作物,杭州地区的茶园普遍仍以家庭式、作坊式存在。茶园的机械化程度低,存在阶段性的劳动力短缺现象。茶园分布杂乱,现代化机械化管理水平不足,缺少对乡村茶园整体统一的规划,导致茶园的生产效率低,资源利用率低,未将茶园建设的目光投向更长远的地方。

4产村融合发展体系构建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抓住发展新契机,打造特色茶园,实现农旅结合,共建共享美丽乡村。坚持“生态开发、科学利用、循環经济”的方针,通过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加强茶叶高新品种应用和示范推广,打造优势精品茶叶基地、培育精品茶叶企业、茶叶周边产品企业。

重点发展精品茶产业:巩固多种茶叶的品质,设立精品茶叶产出区,将茶叶初加工和深加工相结合,建立科技仓储平台,推动茶叶电商销售和品牌的构建。

特色引导茶衍生产业:进行茶具、茶服等相关衍生产品生产和销售,以及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

适度发展创意农业:依托不同区域乡村的不同历史文化,如红色文化、孝道宗祠文化、民居文化、乡土民俗等资源发展创意农业,推动产业融合。赋予农产品以文化内涵,凝聚品牌力量,赋予农产品以文化意义,实现文化与创意农业的不断发展。

适时推进休闲旅游业:开发以茶叶和农产品为主要特色的休闲旅游产品,注重休闲体验,以农促旅,以旅带农。

5茶产业主导下的杭州乡村产业规划策略

5.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庄景观形象

基础设施是乡村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改善人居环境、增强乡村综合承载能力、提高乡村运行效率、稳步推进乡村转型有重要推进作用。杭州地区大部分茶产业乡村仍存在总量不足、标准不高、运行管理粗放等问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拉动投资和消费增长,扩大就业,促进节能减排,提升村庄形象。

5.1.1道路等基础设施整改建设。茶园的规模化发展对于村内的道路等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对村内主要交通干道按产业需求进行整改建设,利于茶叶的物流与运输。同时,全面对村庄内电线杆、强电线、弱电线等进行整理,使之有序化,消除视觉污染,提升整体美感。

5.1.2环境绿化提升建设。村庄的环境建设直接影响村庄的招商投资,加强村庄的环境景观提升,促进村庄形象的更新,可给村庄带来更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5.1.3建筑风貌改造。村庄的建筑风貌是村庄整体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村庄内的老建筑、特色建筑是村内重要的产业资源,在改造过程中注重老建筑的保护与维修,注重老建筑材料的运用与挖掘,可以更好地促进村庄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高竞争力与软实力。

5.2强化茶叶生产设施建设,提升茶叶产业优势

5.2.1持续推进生态有机茶园建设。以有机茶叶为特色,逐步实现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形成三产联动、相互促进的格局。通过引入“公司+农户”的模式,降低生态茶园的建设成本,增强对茶园的总体规划的建设。农户可以通过“公司”了解更多的市场信息,获得更好的茶叶种植和管理技术,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经济利益,“通过增加套种植被,如桂花、香樟、梨花等,不僅可以为茶园创收,并且可以形成更优质的景观;增加配套灭虫灯,减少病虫害对茶园的侵蚀;采用生物激素等手段,推进生态精品有机茶园建设。

5.2.2引入无性良种化种植技术。即使在杭州地区,不同的茶园仍旧存在不同的小气候,要从源头把握当地的自然资源,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地形、水文等的茶叶作为茶园扩张和良种化的品种,优先引进无性系良种茶树的种植技术,逐步改善茶园的病虫害现象。

5.2.3打造艺术化景观茶园。茶园的独特风貌具有极强的观赏性,进行茶园的景观改造可极大提高茶园的观赏价值。在保证茶园生产的前提下,注意茶园景观的植物配置,引入观赏性的樱花、桂花等植物,形成生产与观赏、体验于一体的独特茶园景观。

5.2.4提高茶园机械化生产水平。以“公司+”为载体,加快推进以茶园机械采摘、修剪、灌溉等为主的现代化茶园建设技术,提升茶园的现代化机械化生产水平,大幅降低茶园管理、采摘成本,显著提高茶园的效益。

5.2.5推进茶叶深加工,促进产业发展。推进茶叶深加工,加大茶叶综合利用,将产业链延伸到茶食品、茶医药、茶保健、茶馆休闲、茶服销售、茶叶养生等领域,增加茶叶产品附加值。推进茶产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的融合,构建主体功能互补、利益联结紧密、产业链条贯通的现代新型产业体系。

5.3加强村庄品牌建设,提升村内产业效益

5.3.1整合产业资源,形成区域合力。区域分工合作、联动发展,是农业与休闲旅游经济发展的转折点。因此,通过组织和协调,加强与区域性品牌整合或建立品牌联盟,依托现有品牌和产业的发展带动较弱区域加快茶叶等产业升级,发展乡村旅游业。建设通村联网道路,打通乡村周边内部道路,加强片区沟通,协同发展茶叶产业,茶叶发展基础更为雄厚。

5.3.2促进品牌推介,加强品牌营销。通过多种平台和方式进行品牌宣传推介,强力打造乡村茶叶品牌,链接区域茶产业资源,通过现在十分热门的“茶叶+”,在信息化发展的时代通过网络这个窗口,将当地的特色产品、旅游形式、品牌建设等优质内容进行放送,吸引人们购物和游玩。有了人的流动,就会逐步促成产业集聚,农旅合力,提升乡村茶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5.4加强品质科技创新,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5.4.1把握战略机遇,增加科技创新立项。国家正处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时期。要紧抓发展风向,面向整体产业、立足全局,系统谋划创新发展新路径,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开拓发展新境界,加快产业创新建设的同时也要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以优质的产品推进创新,以创新倒逼产品的品质进一步提升。

5.4.2提升农业食品安全意识,建立质量安全可溯体系。由于近年来国内农业市场的混乱,消费者普遍对农产品存在疑虑和忐忑的心理。主要原因在于农产品市场对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贯彻力度不够,市场商户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更好地提高乡村农产品安全质量,成为生产者、监管者、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结合国内产业现状、信息技术条件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信息化产品追溯体系成为首选。

5.5拓展乡村旅游市场,促进茶旅融合发展

以茶文化旅游为导向,协同特色文化体验旅游,提炼出当地独一无二的文化体系,将其作为乡村茶文化旅游的主题,结合乡村的资源现状对茶文化旅游的整体规划提出要求,构建茶旅村落的生活方式,形成茶旅融合发展。

5.5.1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完善土地要素配置。进村主干道两侧的农用地抛荒严重,土地流转迫在眉睫,集体统一流转土地在提高议价能力、为农民争取更大利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流转交易的效率。土地流转,转活了农业、转富了农民,对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巨大的作用。

5.5.2加强村庄业态更新,促进乡村休闲农业发展。把乡村与文化、产业、生态等有机结合起来,使单一的茶叶产业转化为融合乡村旅游产业、乡村体验产业、乡村服务产业等多元化产业,并相互促进发展。通过创意引导与旅游融合,发展创意体验、旅游观光、特色餐饮、主题住宿和康体养生等产业,构建“可游、可赏、可玩、可购”的深度体验产品体系。同时推动配套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其他产业与乡村茶产业的融合,拓展当地村民创业就业的渠道。

5.6挖掘村庄历史文化,引导文创经济特色发展

深入发掘和传承乡村的茶文化,宣传普及茶文化和茶知识,开展公益性茶事活动,大力倡导“茶为国饮、科学饮茶、健康消费”理念。加强与杭州地区高校茶文化专业的合作,支持茶艺交流与技能竞赛,加大茶叶文创产品开发体验与传播,全方位塑造乡村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同时,深入挖掘当地的特色文化历史渊源。

5.6.1挖掘历史文化,共享美丽乡村。历史为村庄留下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当代应倍加珍惜。要找准定位,不断挖掘自身历史文化内涵,进行合理规划,将历史文化沿袭传承和村庄整治结合起来,深入挖掘当地与茶叶相关的历史文化的同时,又要传承优秀乡贤文化,弘扬优秀家风家训。要加大宣传,着力提高乡村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5.6.2以共建美好生活为目标,打造乡村的文化特色。围绕美丽乡村从生活品质到文化品位到品牌化、精品化的蜕变式发展。整体文化建设方向要以茶文化和当地文化建设为基础,美丽乡村建设为辅助,全面推进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文明程度、文化素质和文化品位,建设文明乡风,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5.6.3加快文创产业发展,增强农村自身的“造血”功能。深入发掘和传承乡村茶文化,注重导入“文化+”发展理念,通过加强与杭州地区高校的合作,着力打造乡村的文化创意特色,形成规模化的文创产业,激活乡村文化潜力。

(收稿:2019—10—14)

猜你喜欢
茶产业问题及策略
面向异构数据源的网络安全态势研究分析
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存在问题及策略
浅析恩施州茶产业发展的优势与战略
浅析以恩施旅游业助推茶产业的发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