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璐 赵悦 李彤彤 白素青 冯琰 龚学臣 尹江 王燕
摘要:为了了解不同环境条件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选用大西洋、夏坡蒂等14份马铃薯材料分别在张家口坝上和坝下地区种植。通过测定干物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蛋白质含量5项指标,探讨不同环境条件对马铃著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栽培条件和土壤肥力一样的条件下,马铃薯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4个品质指标总体趋势是坝上地区显著高于坝下地区,还原糖含量坝上地区显著低于坝下地区。
关键词:马铃薯;品质;坝上坝下地区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我国自2015年实施马铃薯产业主粮化战略以来,马铃薯产业迅速发展,全国种植面积566.67万hm2,居世界第一位。2020年力争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666.67万hm2以上,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主食消費占马铃薯总消费量的30%。但目前马铃薯全国单产15t/hm2,居世界第95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除与栽培条件有关外,马铃薯的遗传特性也是决定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因此,选育丰产高品质的马铃薯品种是推进马铃薯主粮产业开发的保障措施,是育种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本课题组对培育的高代品系材料的品质和产量进行了评价,以期选育出丰产高品质的马铃薯品种,推进我国马铃薯主粮化产业的发展。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有1119.5、1138.74、1147.38、大西洋、夏坡蒂、1113.8、120185.10、1111.11、1115.4、116.8、116.29、1138.162、1138.192、荷十五共14份马铃薯品种,材料均由河北北方学院旱作中心提供。
1.2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在海拔为1600m的张家口坝上油篓沟乡喜顺沟村和海拔800m的张家口坝下沙岭子镇2个试验地点进行。
1.3材料种植
材料分别在喜顺沟村河北北方学院马铃薯研究基地以及张家口坝下沙岭子镇河北北方学院农场种植,土壤类型分别为砂质土和粘性土,栽培条件以及土壤肥力一样,每个处理按随机区组种植,行距60cm,株距30cm,每个品种3次重复,收获后测定其干物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以及蛋白质含量。
1.4测定指标
干物质含量测定参考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5009.3-2016;淀粉含量测定参考食品中淀粉的测定GB/T 5009.9-2016;可溶性糖含量测定参考水果、蔬菜可溶性糖测定GB/T 6194-1986;粗蛋白含量测定参考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T 5009.5-2016;还原糖含量测定参考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GB/T 5009.7-201 6。
2结果与分析
2.1坝上坝下地区干物质含量和糖含量比较分析
对来自于坝上和坝下地区马铃薯材料的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可溶性糖、还原糖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表1结果表明:马铃薯的干物质含量总体趋势是坝上地区显著高于坝下地区,67%的马铃薯材料干物质含量和坝下地区比较达到了极显著的增加,推测坝上坝下地区气候条件差异和海拔差异对种植的马铃薯的材料干物质含量可能存在显著影响;马铃薯的淀粉质含量总体趋势是坝上地区显著高于坝下地区,少量马铃薯材料淀粉含量和坝下地区比较达到了极显著的增加;马铃薯的可溶性糖含量坝上地区显著高于坝下地区,且有40%的马铃薯材料干物质含量极显著的高于坝上地区,推测可能坝上地区的冷凉条件促使了可溶性糖的积累;供试的14份马铃薯材料,坝下地区种植的还原糖含量在0.07%~0.4%之间,坝上地区种植,还原糖含量在0.01%~0.1 1%之间,总体趋势为坝上地区马铃薯还原糖含量显著低于坝下地马铃薯还原糖含量,少量品种还达到极显著水平;供试的14份马铃薯材料,坝下地区种植的蛋白质含量在2.41%~2.81%之间,坝上地区种植,蛋白质含量在2.59%~3.0%之间,总体趋势为坝上地区马铃薯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坝下地区马铃薯蛋白质含量,少量品种达到极显著水平。
3结论与讨论
马铃薯与其他作物一样,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对环境条件有着很严格的要求,自然条件下,对马铃薯品质有着重要影响。研究表明,海拔越高,温度越低,越有利于马铃薯干物质含量的积累以及蛋白质、淀粉含量的提高,而还原糖含量与其正好相反。本试验研究与前人的研究有一定的差异性,马铃薯在坝上地区种植的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普遍比坝下地区高,但还原糖含量普遍比坝下地区含量低;在栽培条件以及土壤肥力一样的情况下,坝上地区海拔高度明显高于坝下地区。因此,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均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有显著差异,而部分干物质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品种间的差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收稿:201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