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凤珠
(牡丹江大学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积极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岗位的需求,从而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对此,高职院校需要对目前的课程体系进行完善,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对目前创新传统也体系的问题进行应对,提升整个体系的有效性。
在对创新创业的教育模式进行落实的过程中,高职院校配套的课程体系的内容比较肤浅,存在比较明显的照抄或者照搬的问题,相关的教育人员未能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形成深入的认知,在对教学课程的内容进行确认的过程中并未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诉求和学校的基本特征[1]。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学的时间被定在学生毕业的前夕,未能将相关的课程体系落实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
由于地域等多方面的因素,部分高职院校未能邀约到当地一些优秀企业家进入到高职院校为学生进行创业指导,无法对学生进行创业的行为进行有效鼓励。与此同时,政府在此方面的支持还存在比较大的欠缺,因此未能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因此造成整个课程体系的实践性比较低,学生无法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创业能力。
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对创新创业的模式进行落实的过程中吗,只是简单地将其作为一门教学课程,对学生进行就业前夕的指导,存在比较严重的照本宣科的问题,同时,无论是在资金上还是技术上,学校未能予以支持与帮助。在教学实践方面,高职院校未能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同时配套的教学器材也不完善,这使得部分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呈现出较低的实践性,因此无法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潜力。
现在大部分的告知院校只是单纯地为学生们讲述关于创新创业的内容,尽管其中涉及到创业品质以及精神等内容的讲述,然而创新创业课程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结合度比较低,未能站在发展的层面上对专业知识当中所蕴含的创新创业元素进行挖掘,这对学生们后续进行创业活动造成了负面影响,也降低了对所学知识的利用率。
目前,在高职院校内教授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大多为其他学科的专业教师,他们并未储备有效的创业经验,他们只是兼职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任务,这也使得创新创业课程教育工作呈现出较低的专业性,同时对相关知识进行传授时较为死板和老套,学生对课程的感兴趣程度比较低,因此无法激发出学生们的创业潜力,也就无法形成正确的创新创业意识,这往往不利于学生未来更好地进行创业活动。
作为政府的管理部门,需要从根本上提升对高职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这不见需要体现在资金上还需要体现在技术体系上。作为高职院校也需要提高对创新创业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结合学校的实际状况,对相关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进行更新,邀请优秀的企业家开展专题讲座,也促使其为课程体系建设工作提供建议,提升课程体系内容的实践价值,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创新创业课程学习中。
就目前的状况而言,高职院校内的学生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对新知识的接受水平也较低,在对这些知识进行消化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对此,高职院校需要多举办类似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也可以与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使得学生在对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之间深化创业的思维与思想,进而更好地满足创业活动的需求。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内的学生自觉性比较差,文化基础水平比较低,若是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将考试的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将会影响学生们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对奖惩措施进行完善,促使学生们对相关的课程知识认真进行学习。高职院校也可以积极组织开展创业计划活动,并且将其作为成绩考核的一部分,促使学生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2]。
作为高职院校,需要对创新创业课程授课教师进行有效分配,促使教师们能够走出学校进行学习和深造,促使教师们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水平,当然,高校也需要尽可能聘请一些具备实战经验的创业企业家进行授课,从而提升所讲述内容的说服力,促使学生们能够具备强大的动力积极进行创业,逐渐强化创新创业的意识[3]。
与国外相比,国内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开始得交较晚,在我国的高校体系内,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比其他学校低。而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讲,接受创新创业教学知识的洗礼更为关键,这有助于促使学生们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发挥出自己的价值,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对于高职院校教育体系来讲也是优化的有效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