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小明
(漯河技师学院学院机械工程系 河南漯河 462000)
十九大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也提出: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完善中等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规范职业院校设置。借鉴双元制等模式,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试点经验,校企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化教学内容。[1]建设若干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推动开放共享。辐射区域内学校和企业,鼓励职业院校建设为校企共建一批校内实训基地。
2011年开始,人社部开始在技工院校里面大力推广一体化课程改革,校企双制工学一体成为了职教主旋律。要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高技能技能人才,校企深度合作是最关键的基础。[2]怎么样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如何让学生是学徒,教师是师傅,学习是工作,工作中学习,都离不开对校企合作方面的思考。
根据笔者在技工院校多年工作的经验,以及在校企合作中的思考与探索。以我系为例,把校企合作的阶段分为以下几个。
第一阶段:与少数的企业建立联系,在学生毕业时来我系应聘,个别企业会赞助我系的技能大赛。学校仅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鲜有深层次的交流。这时的“校企合作”还处于最简单最原始的状态,学校和企业实质性的交流欠缺,企业只是解决我系学生的就业问题。
第二阶段:与实力强的企业挂名成立定单班,系部亲自去企业考察,能为学生提供专业非常对口的岗位,企业为学生捐赠工装,赞助系里技能比赛,装修教室,购买桌椅,安装空调,并在教室内安装企业文化牌。
这时的企业也仅仅是泰勒制生产模式下的企业,规模大,用人多,学校仅为企业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企业对学生的要求是听话,吃苦耐劳就行,一般会是一条生产线上的普通员工。
第三阶段:与实力强的企业挂名成立定单班,系部亲自去企业考察,能为学生提供专业非常对口的岗位,企业为学生捐赠工装,赞助系里技能比赛,装修教室,购买桌椅,安装空调,并在教室内安装企业文化牌。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校企在学校共建实训中心,企业捐赠机床设备,老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对接,共同开发学习案例,制定评价标准。定单班的学生在实训中心中上课,尽可能模拟企业的真实环境,设立企业的管理架构。学生加工的是企业的产品,不是真正的生产,因为这些产品不会用来销售,最终使用企业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考核。
这时企业和学校会有深层次的交流,老师和技术员会对接,共同制定培养目标,探讨制订学习案例。学生的目标就是成为企业的技术人员,而不是在流水线上的普通工人。学生会了解企业人事架构,考核晋升,产品质量意识加强。
第四阶段:引企入校。与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合作,为企业提供场地,配套机床,企业捐赠机床、刀具、量具,双方共建生产车间。企业技术人员带领挑选出来的高水平学生进行生产,学生即员工,也是学徒,老师与技术员共同管理学生,共同制定授课计划,为学生上课。
真实的生产,一切以企业的标准进行,但产品是大批量的,种类较单一,而学生是选拔出来的,为了减少产品不良率,只用精英学生,造成覆盖面不是非常广。
第五阶段:校企成立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接小批量定单,企业技术员和老师各发挥自己的优势,互相配合,带学生完成加工任务,老师负责把整个过程开发成学习的案例,一般适用技师班的学生。每年要求企业不少于8~12个项目案例。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也是带领学生学习的过程。
这个阶段所使用的学生也是少量的,是有技术基础,会占用老师较多的精力,有时会需要多个老师,并且会占用业余时间。这解决老师下厂实习的问题,提升了教师的技术水平,丰富老师产品开发的经历,有助于企业经验的积攒,但还不能开展大规模的培训。
第六个阶段:按校企共建培训中心,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捐赠机床,企业工程师为主,老师为辅,共同开发20个左右实际生产的案例,对学生与社会人员开放,提供有偿培训,负责培训当前社会最前沿的高新技能,并签定的高薪就业协议。
第七个阶段:将来建立更大规模创业产业园,成为校内综合性、生产型实习基地,创造实习岗位,提升学生技术水平。通过引进企业、联合培养,提供大量的产品新项目。通过创新实习教育模式,多元办学,高端引领,推动数控专业教学向更高水平迈进,解决了双元制、学徒制最后一公里落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