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祥霞
(平潭综合实验区地灾防治与环境事故应急中心 福建平潭 350400)
根据《福建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实施方案》(闽环保财〔2014〕9号)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在近几年都储备了一定的环境应急物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得到一定提升。但由于我国目前暂未出台环境应急物资管理规定及配套办法,环境应急物资的储备管理问题日益显现。如何结合地方实际,开展环境应急物资储备的日常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应急物资是突发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置的重要物质支撑,为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安全事故提供重要保障。平潭已建立环境应急物资信息库,记录了各机构部门和环境风险企业所储备的环境应急物资。根据“分工协作,统一调配,有备无患”的原则,平潭综合实验区应急物资储备分为区域统筹储备物资和企业自主储备物资,由于平潭本地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所以,企业储备的环境应急物资总量并不大。
根据《福建省环保厅关于下达2016年度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的函》(闽环保财〔2016〕8号)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关于2016年度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的实施意见》(岚综管综〔2016〕56号)文件要求,依照《福建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实施方案》(闽环保财〔2014〕9号)和《福建省财政厅关于批复省环境应急能力建设项目专项经费预算的函》(闽财建审〔2015〕63号)文件规定,结合平潭实际情况,政府先后采购了两批环境应急物资和装备,总投入资金100多万元,配备了防护装备、应急处置物资等环境应急物资。
从平潭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情况来看,截止2019年10月,平潭共有39家企业完成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工作,已备案的企业均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要求配备有一定的环境应急物资。根据2019年4月开展的平潭全区环境应急资源调查结果来看,平潭多为小规模企业,重点环境风险企业储备有一定的用于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环境应急物资,具备一定的环境事故应急能力。但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部分企业存在物资日常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环境事故应急能力的最大发挥。
1.起步晚管理人员少
平潭于2013年才设立环境应急管理机构,应急机构的编制一般在6人左右,但多存在人员向外借调的情况,真正从事本职应急工作的人员通常只有1~2人。起步晚、人员少,基础工作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积累,造成应急管理工作多处于被动局面。
2.日常管理维护不到位
侧重物资的采购与储备,忽视日常管理,相关的物资管理制度一直尚未出台。储存在仓库的物资往往得不到较好的维护和保养,特别是一些需要标定的设备,缺少日常维护就降低了其可使用年限。另外,由于未接受过这方面的专业培训,应急工作人员在仓库管理方面存在欠缺。如哪些物资不宜一同堆放,哪些物资不宜接受光照,哪些物资要做好防潮防水等存在经验不足。
3.物资仓库缺乏规范管理标准
用于储备应急物资的仓库位置、空间、建设标准也要规范。如仓库建设位置需要考虑进出口道路的交通是否便利,辐射范围也要尽量最大化。空间不能太小,本身存放的物资就多,且物资与物资间还要有一定的间隔,特别还要注意一些化学品物资的日常存放要求,是否要避光等等。而当初各地市在接到上级要求采购了相关应急物资的要求后,许多地方发现没有合适的仓库存放,即使东西存放进去了,由于没有一套标准的仓库建设管理标准,后续也很难做到规范化管理。平潭目前大部分物资只能寄存在部队仓库,和区防汛物资一同存放。仓库空间有限,为有效利用空间,大宗物资只能堆叠存放,会给取用造成不便。
一是与周边地区的信息共享程度低,当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本地的应急物资出现不足时,无法第一时间获取并借调周边地市储备的应急物资。二是本地应急物资储备情况未有效进行调查更新。开展区域环境应急物资调查的工作量并不小,没有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往往是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的。
应急设备是近两年配备的,但管理人员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对设备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如何使用,都缺乏专业知识且经验不足。
应急机构人员配置少,在应急物资管理上力不从心,可以考虑引入社会专业力量,委托第三方管理,让专业的人从事专业的工作,将更加有利于环境应急物资管理水平的提升。
物资储备分为实物储备、生产能力储备和合同储备三种模式。实物储备是将应急物资以实物形式储存在仓库里,以便随时调用。生产能力储备是通过和有生产应急物资的企业签订协议,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企业按照协议第一时间生产提供应急物资。合同协议是通过与已有物资的部门或单位签订合同,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能调用其他单位的物资[1]。平潭目前还是以实物储备模式为主,较为单一,考虑到实验区今后的发展规模,建议以实物储备、生产能力储备和合同储备相结合的方式,扩大后续储备规模。
制定培训计划,聘请专业人员对应急管理人员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培训内容要侧重实用性,增加应急防护装备、应急物资的正确使用等内容。[2]
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力量,建立科学实用的物资储备信息库,利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AI技术,实现储备物资的科学管理,达到节约管理成本的同时,又能够最大化缩短物资进出库时间。
与周边地市如福清市、福州市联动协议,建立环境应急信息共享机制,在第一时间互相信息,及时了解和掌握突发环境事件信息,为高效科学、快速救援处置争取时间;建立环境应急救援队伍共享机制,提高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救援能力;建立环境应急处置经验共享机制,定期开展经验交流,全面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