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利国
(南京医科大学 江苏南京 211166)
网络对于大学生日常生活各个方面的渗透已经达到了无处不在的程度,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发展、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反映出现代网络信息影响的特点。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地衍生出新的产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以QQ、微信、微博等为首的新媒体。这些新媒体成为年轻人进行交流、学习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新媒体正在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让全球化更进一步加深。因此,在当今新媒体盛行的发展模式下,运用好新媒体工具,把新媒体的优势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相结合,创新思政教育发展模式、改善思政教育学习方法、完善思政教育实践内容、探索思政教育传播新路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重视思政教育也是高校开展三全育人工作的前提[1]。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变化,教育、医疗、交通等都在向数字时代迁移,也就是所谓的数字时代。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技术趋势,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增加学生学习动机是一种新的必要的实践应用,以帮助学生创造一个满足教学需求的友好学习环境。新媒体环境不仅包括传统媒体范围内的图片和文字,还包括视频和音频等新颖的信息类型,各种信息和评论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手机客户端任意上传和表达。据调查,新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工具,在使用上有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参与课程内容和协作的能力,实现实时传播和互动,所有用户都可以自由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极大地增强了接受者的积极性,使全员参与模式得以实现。
不可否认,新媒体的存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有所提升。但是新媒体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2]。我们发现部分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内容存在滞后性,时代发展的热点问题虽有更新,但是更新速度不够及时,造成学生接收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存在偏差;其次,社会上的很多敏感问题通过新媒体渠道肆意发布,造成很多虚假信息的生成,媒体信息的误导加上舆论的导向都会给学生的思想判断和成长带来严峻的考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特点。高等学校应从大学生思政教育实际情况出发,合理运用网络和新媒体技术,加强教师和大学生对新媒体环境的适应性。当前,高校相关部门例如思政办、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的重点工作都在课程教学和理论宣讲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些缓慢。同时,许多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缺乏重视。基于这样的背景,及时发现思政教育开展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资源完善是改善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有效途径[3]。当前社会,社会文化构成多样化、人生价值观多元化以及大学生生活方式多样化正在改变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纯理论性的教学已经不再符合高校教师发展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需求。因此,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需要遵循以下方法和原则:
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是不容忽视的主体,我们既要考虑到教师在思政教育当中的引导作用,也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接收、理解和消化作用[4]。在新媒体环境下,我们把网络教育内容与实际教学大纲内容要求相统一、相结合。通过网络环境和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启发性,让学生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更有兴趣、更有热爱,从而引导学生从被迫接收转变为自主学习。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师生互动,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相处模式,是提高思政教育质量的手段之一。在课堂上,师生关系不再是传统的主导者和被动者,学生和老师一样,都是班级组成部分的重要成员,两者应建立实时的双向交流渠道,让更多的师生加入到思政教育团队中,提高教师、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5],构建良性发展的师生关系。
基于新媒体环境背景下的网络思政教育离不开理论内容的宣讲与社会实践的运用。纯理论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空洞的宽泛的,以当前大学生的领悟能力很难去理解和消化。因此,思政教师不仅要学会利用新媒体环境传播理论知识,创新理论教育,更要利用新媒体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根据教学大纲内容合理安排社会实践项目,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参与性和体验性。社会实践是把老师上课所讲的理论性的东西转化到实际中,多渠道、多方面、多角度引导大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成实践,运用到实践中,从而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课程的枯燥性和无趣性,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课的教学质量。
新媒体环境具有深远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有着强大的价值渗透功能。思政教育强调培养大学生塑造理想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特别强调思政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政教育工作,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价值渗透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校园文化活动,把思政教育的主要价值观融入学校文化活动中,使其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6],进而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大学生良好道德素养和理想人格的形成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学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教师必须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这已成为传统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然而,这种培养模式很难塑造学生理想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更不能把思政教育的精髓很好地传输给学生。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新媒体环境的不断普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置于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方法的创新。当前环境下,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媒体环境潜移默化地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授课方式。在新媒体环境的背景下,高校应在教学内容上,应充满丰富性、有效性和研究性;在教学对象上,应注重学生主体性、师生互动性;在教学设施上,应加强新媒体设施建设,搭建新媒体技术环境。为了能充分发挥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优势。作为学校,应明确分工工作,正确引导高校舆情,组织开展多样化文化活动;作为思政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师生互动沟通,引导学生科学地自主学习,有效地将理论观点传授给学生;作为学生,应加强辨别网络信息真假的能力和个人认知能力,学会自主研究和思考讨论,归纳总结,获得独到的见解,培养良好的思政情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也在逐步改进和完善,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追求目标。在大学生缺乏认知程度的情况下,网络上的各种信息会使他们产生迷惑和意志动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立足网络、顺势而为、与时俱进,利用好网络、新媒体等技术平台,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