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教师如何上好一堂课的思考

2020-01-06 21:39
科学咨询 2020年26期
关键词:一堂课教学内容内容

解 辉 应 慧

(海军潜艇学院 山东青岛 266021)

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基本途径,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上好每一堂课,是新教师扣好教学生涯的第一粒扣子,更是每一位教师的首要目标和毕生追求。新教师阶段是教师教学意识和教学能力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教学状况将影响其今后的教学观点和教学水平。同时,新教师是院校未来教学力量的中流砥柱,提高新教师的教学水平影响着学校未来的发展。由于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的缺失,刚刚完成由“学生”向“教师”角色转变的新教师显然距离上好一堂课尚有一定的差距。通过对我校新教师教学现状的调查和对多位老教师的访谈,分析了新教师在实际授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问题的解决策略以及教学能力的提升途径,旨在为新教师切实提高授课质量提供借鉴。

一、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教师刚刚走出“校门”,又走入“校门”,虽然参加了基本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培训,但实战经验不足,对课堂的把控能力有限,在实际教学中容易产生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上课节奏和课堂氛围等方面。

(一)教学内容空洞

新教师备课时通常局限于课本上的固有内容,授课时成为了单纯的知识搬运工,使得教学内容空洞单薄,缺少深度的挖掘和广泛的拓展,因此对学生的培养局限在了知识层面,没有扩展到思维能力和价值塑造的更高层面[1]。

为了更生动形象地展示理论的含义,同时引起学生兴趣,教师在授课中常引经据典,或联系生活。很多新教师在借鉴这种方法时却没有领会其中的要义,在授课中为“讲故事”而“讲故事”,为“看视频”而“看视频”,表面看来学生津津有味,实际上却没有紧扣课堂主题,不仅造成了时间的浪费,更离散了学生的思维方向。

此外,由于授课信心不足,有些新教师按照教案一字不差地背稿子,缺少自己的理解和发挥,导致课堂内容僵硬死板,对于授课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不能借力灵活延伸和拓展;有些新教师在听了老教师的课之后,直接把老教师上课的全部内容生搬硬套,但由于没有针对授课对象的特点进行调整,效果并不尽人意。如此 “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限制了新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更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节奏把握不准

由于缺乏授课经验,新教师难以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对课堂节奏及时进行调节,“空堂”和“拖堂”是新教师课堂上常见的尴尬场景,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2]。首先,新教师的课堂容易出现时间的大量留白,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新教师授课时心理紧张,导致语速过快,早早讲完了预先准备的内容;二是新教师授课时容易出现“一言堂”的局面,忽略学生的反应,更无法与学生形成有效互动。与之相反,新教师的课堂也容易时间不足的现象,一是由于对重点和难点缺乏足够的分析,对授课内容缺乏详略的安排,新教师习惯将每一个知识点都进行精讲细讲,造成课上时间不足;二是新教师在授课中还难以把控与学生互动的时间,尤其在讨论热烈时,新教师常常沉浸其中,忽略了课堂时间和课堂节奏,没有起到一个称职的课堂“组织者”应有的作用。

(三)课堂气氛沉闷

新教师的课堂相对较为沉闷,学生难以在课堂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教师也难以获得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成就感。这是因为新教师为准确把控上课时间,常采用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法,缺乏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忙于记笔记,缺乏思考和讨论;同时,有的新教师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比如授课时缺少语音语调的变换,或是缺少与学生的眼神交流,或是由于紧张拘束,不敢走到学生中间,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关注等等。

二、新教师上好一堂课的策略探析

(一)熟读大纲,分析学情,上一堂“深入浅出”的课

课程大纲是实施教学的基本纲要,新教师在备课时要紧扣课程大纲和课程教学计划,准确把握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层面进行剖析,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让授课内容有广度,有深度。

为完成教学目标,新教师要秉承“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了解授课对象情况,即“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已有基础,才能更好地利用学习的正迁移;了解学生的薄弱之处,才能有的放矢,进行“补救”。新教师针对学生特点,结合自身理解,进行内容的选取和扩充,让授课内容深入浅出,上一堂有“温度”的课,学生也因此能够“亲其师,信其道”。

(二)精心设计,详略得当,上一堂“争分夺秒”的课

教学内容的详略和教学环节的安排都应在课前精细化到每一分每一秒进行设计,反复打磨授课的时间轴,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授课时间,顺利完成教学内容。

内容的详略要充分考虑到一堂课中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如基本概念、原理、公式、重要方法等,而“难点”一是指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二是指学生容易出错或混淆的内容。新教师在进行一堂课的设计时要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据此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详与略。

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要时刻把握课堂的一条主线,这是贯穿一堂课的中心轴。一堂课中有可能多个教学节段,每个教学节段的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但它们都紧紧依附于本堂课的一条主线,这样,课堂教学的结构是就是清晰的,学生就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汲取到充足的养分。

(三)调整方法,相互点燃,上一堂“津津有味”的课

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容易让课堂枯燥无味,因此在授课时,要灵活地结合不同教学方法,随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讲授法可以通过简明的语言讲清问题,学生清楚直接地接收教师传递的信息;任务法可以调动学生已有基础,在实践中感知、认识新的知识;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小组之间的互助和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能力。新教师根据本堂课的特点,选择适合教学对象的方法,并在实践中进行灵活调整,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良好的互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推动器,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比如通过问题牵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独立探索或合作学习,找到问题的答案;同时,新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既要考虑到师生互动,在互动中教学相长,又要考虑到生生互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从而吸引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三、新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长远规划

(一)从把教材读“厚”,到把教材读“薄”

内容为王是不变的法则。根据教材内容,新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进行“演绎”,把教材中的细节铺陈开来,详细了解,广义备课,深度挖掘,甚至可以跨学科备课;在全面掌握教材及其相关内容之后,进行“归纳”,提炼关键信息和知识点,融入自己的思考,凝聚成有自身特色的精华。由于新教师阅历有限,对于“过深”或“过广”的教学内容可能难以把握,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尽量采用学生熟悉的人和事来导入新的内容,也可以联系同学生每天关注的新闻,让理论与实际自然联系到一起,从而在授课过程中信手拈来,挥洒自如。

(二)从上好一堂课,到掌握一门课

新教师普遍存在“备一堂课,上一堂课”的现象,这对于长远的教学工作而言是非常不利的。每一门课程都有其完整的结构和独有的逻辑,新教师要想上好每一堂课,需要从课程本身入手,全面研究一门课的特点,找到其内在关联,才能在每一堂课中做到承上启下,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

(三)从化整为零,到合零为整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教学,新教师要多听多看多模仿,即多听不同老教师的课,模仿老教师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但模仿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要结合自己的授课对象,进行灵活调整;同时,新教师要多读多学多实践,即多读理论的书,学习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包括教育心理学在内的相关知识,并在授课中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不断进行摸索和总结。在不断的学习,探索和归纳中,新教师将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在授课过程中彰显自己的特点和个性,成为一名成熟的教师。

四、结束语

作为院校未来发展的生力军,新教师应自觉查找自身教学问题,切实提高授课质量。既要立足当前解问题,在选取教学内容时紧扣教学大纲,充分分析学情,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把握一条主线,合理分配时间,在活跃课堂氛围时灵活选取方法,适当加入互动。同时,还要着眼长远谋发展,通过课上课下持之以恒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综合教学能力,逐步实现从上好一堂课到上好每一堂课的远大目标。

猜你喜欢
一堂课教学内容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申庆玉:处处留心,让每一堂课都精彩无限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主要内容
怎样写好“一堂课”?
最后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