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晶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22)
随着我国水利水电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社会形势的变化,移民问题对工程建设的制约越来越突出。一方面,工程建设征地及移民安置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程度越来越高,并呈上涨趋势;另一方面,虽然征地补偿标准和补偿投资在不断攀升,但是移民安置补偿现状与移民预期有差距,亦呈不断扩大之势,移民搬迁安置难度越来越大[1]。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决定的贯彻落实,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和征地补偿制度的改革,还将进一步推高工程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成本。如何在满足移民稳妥安置的条件下控制工程建设成本,顺利推动工程建设进程,实现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工程建设和移民安置共赢,已发展成为当前水利工程最紧迫的现实问题和重大课题[2]。
新疆水库移民安置通常采取大农业安置模式,生活上进行集中外迁或集中后靠安置,生产上采取开发耕地、人工草地建设、草场改良等安置措施。由于历史原因,工程建设移民征地工作具有长期、艰巨、复杂等特点,我们在工作中受到多方面局限,对其认识程度不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不够,在工程建设中存在“重工程、轻移民,重搬迁、轻安置”的现象[3]。直接导致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目前,任然有较多地区的移民安置区饮水安全未得到解决,多数乡村道路没有硬化,移民出行问题较为突出;现有村级小学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农村人口受教育质量和年限大大低于城镇人口,多数移民村未建学校,小学生只能异地就读[4];移民集中安置村文化设施短缺,群众文化生活匮乏;部分移民户没有通电,不能通电话和收看广播电视;部分移民村没有医疗卫生室等等[5]。总之,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本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金沟河水库工程为例,探讨工程建设过程中征占地及移民投资控制的经验和体会。
金沟河引水枢纽位于沙湾县西南约28km的金沟河上,行政区划隶属于沙湾县,地理坐标为:东经85°27′19″,北纬44°11′01″,从沙湾县城至沙湾县水泥厂6km为公路,从水泥厂至工程区22km为便道和引水渠道伴行路,交通较为方便。金沟河现状引水枢纽工程位于金沟河中游河段出山口,始建于1959年,于1962年竣工投入运行,是以灌溉为主的引水建筑物,侧面引水,正面冲砂,该枢纽由进水闸、泄洪冲砂闸、泄洪闸、自溃坝、上游整治段组成。该引水枢纽运行已53年,工程已严重老化,防洪能力下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该引水枢纽分别在1988年和2001年两次进行改扩建,由于近年来生产、生活用水量的迅速增加,以及灌区防洪要求的提高,现引水枢纽已不能负担下游灌区的防洪和灌溉任务。
本次改扩建的金沟河引水枢纽工程主要承担灌溉工程任务,灌区土地总面积116万亩,控制灌溉面积52.99万亩,是自治区粮食和棉花的主产区。本次改扩建工程是由进水闸、泄洪冲砂闸、泄洪闸、自溃坝、上游整治段组成。依据SL 252—200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和SL 265—2001《水闸设计规范》相关规定,工程等别为Ⅲ等中型工程。
金沟河引水枢纽工程建设征地范围均在沙湾县博尔通古乡玛依托别村,工程建设征地总面积471.98亩,其中永久征收土地344.33亩,临时征用土地127.65亩。永久征收土地中天然牧草地105.68亩(春秋草场),为集体所有,河流水面46.88亩,内陆滩涂191.77亩。临时征用土地127.65亩均为二等3级天然牧草地。工程建设征地范围内影响的专业项目有引水闸一座、导流堤0.96km及0.6kV以下电力线0.55km。工程建设征地范围内不涉及房屋、耕地及搬迁人口;无文物古迹;未压覆重要矿产资源。
根据沙湾县草原监理所提供的基础资料,被征占的天然牧草地为春秋草地。全村有耕地2306亩(二等耕地),天然牧草地1498亩(其中二等1级973.7亩,二等3级524.3亩),全村总人口363人(农业人口)。由于该村有草地、耕地两种产出不同的生产资料,并且草地的等级也存在差别,但其主要生产资料为耕地,因此需要将生产资料折算为同等级的耕地计算生产安置人口。根据草地与耕地的产值情况计算,二等1级天然牧草地折算为耕地的系数为0.33,二等3级天然牧草地折算为耕地的系数为0.12,征地前该村生产资料折合耕地共计2687.8亩,人均7.40亩。工程征收春秋天然牧草地面积为105.68亩(其中:二等1级102.23亩,二等3级3.45亩),折合耕地共计33.9亩。经计算,本工程调查年生产安置人口为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至规划水平年2016年,需生产安置的人口为6人。本项目工程建设征地范围内无搬迁安置人口。
本工程建设征地影响玛依托别村土地,项目建设征收土地影响天然牧草地总面积105.68亩(春秋草地),占博尔通古乡玛依托别村所有天然牧草地1498亩的7.06%,征收后该村还剩余春秋天然牧草地面积1392.32亩。从土地资源条件分析,其主要生产资料2306亩耕地未受影响。工程建设征地范围内所征收的天然牧草地面积占博尔通古乡玛依托别村春秋天然牧草地总面积比例不大,乡内具备安置失地移民的环境容量。本工程建设征地影响到沙湾县博尔通古乡玛依托别村,对各村原有的生产、生活体系并未造成很大影响。根据移民意愿和博尔通古乡的实际情况,沙湾县政府确定移民安置方案为:工程影响博尔通古乡移民生产资料,因征地面积不大,且该村农业人口的主要生产资料耕地并未受影响,故确定采取货币补偿的方式安置移民。
根据移民安置方案,工程建设征收的天然牧草地,拟采取货币补偿的方式进行生产安置,将安置补助费发放给移民,土地补偿费用于该安置方式移民剩余草地的围栏封育、补播草种等改良措施,提高草地的利用率及产草量,恢复移民的生产水平。通过围栏封育、种植优质牧草、建设标准棚圈和引进优畜种、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制定科学的放牧制度、加强草原监察力度等措施,为牧民定居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增强牧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将随之得到较大改善。本工程征收的林地中属于天然国有林地的部分,可利用林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及森林植被恢复费在工程所在地区植树造林,用以恢复因工程建设而减少的林地面积。
调查年,博尔通古乡玛依托别村需搬迁安置人口为8450人,在充分征求移民的意愿后,沙湾县人民政府认真研究,确定在本乡集中安置。安置区现状为博尔通古乡空闲建设用地,位于博尔通古乡政府以北1km处,总面积约30亩,距离原居住区8~11km。移民安置区地势较平坦,位于S212省道右侧,距离最近的10kV电力线路400m,距离乡政府最近的自来水主管道500m(经分析,自来水流量可以满足搬迁安置移民的生活用水需求)。博尔通古乡安置区的学校、卫生院、广播电视、通讯设施齐全,交通条件便利,考虑牲畜养殖的需要,规划宅基地等标准参照由新疆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的《沙湾县博尔通古乡玛依托别村总体规划》(2012—2030年)批准执行。
(1)按照实际查勘指标为补偿依据,占地移民规划搬迁安置为基础进行工程征占地补偿投资,根据国务院颁布的471号令及工程征占地相关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并且参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现施行的相关政策,结合本工程征占地影响范围的实际情况开展投资估算。
(2)在进行工程征占地控制性投资估算时应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妥善考虑,投资性估算应在国家财政承受能力的范围内,且根据移民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始终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征占地移民的相关政策性文件,对于移民在前期应给予适当的经济和物质补偿,后期则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扶持,以期移民搬迁后的生活水平能够达到或超过搬迁以前。
(3)对于实物项目,应该确定所属权,进行投资估算时尽可能进行实物的调查;对于复建项目应重点关注环境的改变是否对其产生影响,如果影响较大应该以最初的规划指标为估算投资的依据。
(1)土地征用补偿及移民安置费: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规定:工程建设用地应根据当年该地区地价进行补偿,征占地补偿标准要与地价保持一致,做到征占地补偿双方利益最大化。其中,具体详细的补偿标准按照政府发布的平均亩产值进行,其中,农业用地按照亩产值的20倍进行补偿,工程建设用地和暂时没有利用的土地按照10倍补偿,临时的工程占地按照工程占用时间长短以及占用的亩数进行计算补偿。
(2)房屋及附属实物补偿标准: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标准和金沟河引水枢纽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确定房屋及附属物补偿标准。
(3)居民点基础设施建设费和其他设施补偿费:集中安置的按8000元/人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补偿,分散安置的按照4000元/人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费补偿。
(1)水利工程建设中前期规划和可行性研究阶段是工程投资控制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此阶段应该工程人员必须依照国家政府出台的相关的政策、法规科学的展开规划设计,涉及到征占地移民问题时应该应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妥善考虑,投资性估算应在国家财政承受能力的范围内,且根据移民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
(2)工程的规划、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该将征占地移民进行详细的调查,按照补偿标准进行估算,妥善的考虑移民安置问题。金沟河引水枢纽工程在前期规划、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考虑周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征占地移民工作开展的较为顺利,没有出现较大的错误和原则错误。
(3)在工程前期选址勘察上应将减少征占地面积作为考虑的一方面,同时涉及到耕地的,应该尽量利用地表土重新开垦造地,减少耕地的占用面积,以降低占用耕地面积指标来减少征占地的补偿资金,金沟河引水枢纽工程在这方面做得较好,值得其他类似工程作为参考。
(4)当前工程建设征占地移民补偿投资编制办法相对比较完善,在大中型水利工程中应用较好,在管理制度上也较为健全,但是现阶段征占地移民补偿风险依然存在,因此,工程人员应该继续探索征占地移民补偿投资估算方法,不断完善水利工程征占地移民补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