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高卫
(重庆市大足第一中学校 重庆大足 402368)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越来越高,也对教育领域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意识。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绿色化学教育,符合现代教育要求,是培养学生人文意识与素养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就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绿色化学教育进行分析。
教材是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教学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媒介。在高中化学课堂教育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知识渗透绿色化学教育内容,借此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可持续发展意识,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发展观念。高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关于绿色化学方面的内容,如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化学物质的分类及其变化、金属及其化合物等等,这些内容都与绿色化学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灵活渗透化学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化学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此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1]。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学习效果,同时还能提升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实现了高效率教学。
例如,学习《化学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内容时,教师可以就教学内容与学生互动,渗透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教师:那你们知道海水资源中有哪些自愿吗?学生1:海水中拥有一些油田资源。学生2:海水中拥有淡水资源。学生3:我觉得海水中还有一些盐,还有很多海洋动物。教师:你们说的没错,海水中的资源,不仅为我们生活提供了动力,同时也促使了国家经济发展。最近几年,由于人类的活动,对海水资运用产生了一些影响,对此你们有哪些建议或者想法呢?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说出自己对保护海水资源的方法。通过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渗透了绿色化学内容,让学生意识到人类活动对各种资源的影响,并学会利用不同的手段保护海水资源,为人类发展做贡献,以此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实现绿色化学教育的目的。
教育资源的拓展,为绿色化学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了动力,拓展学生的视野与知识面,促使学生了解更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促使学生环保意识形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加强对互联网资源与各种信息资源的运用,将此与课本知识充分融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各种化学手段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并学会利用不同化学知识保护环境,以此提升学生的资源可持续发展意识,提升学生的资源保护能力。
以《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为例,这一内容要求学生了解合金的概念与形式性质,了解常见的合金,如碳素钢、合金钢、铜合金等主要组成性能与用途。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金属元素包括铁、铜等元素的开发情况展示出来,并介绍在金属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对当地的环境、金属资源产生的影响。将此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意识到资源开发与运用对环境的影响[2]。当视频播放结束后,则引出合金内容。让学生了解合金的出现,不仅弥补了传统金属材料不足的问题,同时还推动人类生活与社会的发展。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就教学内容对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学会如何正确选择金属材料,降低对资源与生态环境影响。如小明家准备装修门窗,其中可以选用的材料有木材、钢板、铝合金、塑钢,请分析每一种材料的性能、价格、安装成本及利弊,并讨论选用哪种价格好?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说出自己选择材料的原因。通过学生的讨论,可以加强学生对金属资源认识,了解不同金属材料对环境的影响与污染,提升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促使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
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加强对实验教学的利用,借此渗透绿色化学理念,让学生了解不同化学元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使学生学会用化学工具保护环境,以此提升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实现素质教育要求。
例如,进《甲烷的取代反应》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化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操作步骤等内容呈现出来,并引导学生探究化学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哪些影响与问题,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及实验经验进行分析[3]。为了丰富学生的实验学习经验,教师可以采用演示实验的方法进行教育工作,让学生将实验数据与现象全部记录下来,并结合以往学习经验,思考该实验中哪些因素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当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将化学废物处理方法、尾气收集方法等渗透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实验室的规则进行操作,使学生意识到化学元素对环境的危害,以此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责任感。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教学资源拓展、实验教学等方式渗透绿色化学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的感受到化学与生态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在实践学习中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学会利用化学知识保护环境,以此实现绿色化学教育的目的。教育工作中,加强对教材内容的挖掘,创新教学方法,为绿色化学教育理念渗透提供依据,促使教育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