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晓瞳
河南省禹州市晋家钧窑有限公司 禹州 461682
钧瓷窑变釉色以蓝、白、青、红、紫为主要基调,釉面有明快的流动感。“窑变”色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含有铁、铜等着色氧化物的釉料,在烧制过群中,随着温度高低、气氛浓淡而呈现的变化。钧瓷窑变釉的稳定烧成,突破了历史上青瓷与白瓷色调单一格调。青如天,莹如玉的钧瓷出现,又以红如海棠,紫如玫瑰,润如玛瑙,以及凝厚、深沉的艺术风格,把中国瓷器特有的材质自然之美、华贵高尚的艺术之美和甘淳朴实的理性之美融为一体。为中国陶瓷的美学创新,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钧瓷窑变基本格调是红、蓝、灰、白等色,以色线,色带,色点构成的画面,如云雾缭绕峰峦,如瀑布从山巅直泻而下。这些被称作珍珠点、鱼子纹、兔丝缕、冰裂纹、蚯蚓走泥纹的钧瓷窑变纹理是钧瓷一大特色。其中又以蚯蚓走泥纹最为著名。
钧瓷制品上的蚯蚓走泥纹,最早形成于宋代的钧台窑。历来鉴别钧瓷,多以有无“蚯蚓走泥纹”,作为辨别宋代官钧时,鉴别真伪的标志。因为这些特征,为宋代官钧所特有,是宋代钧釉独有特征现象之一,而在同时期的民窑极为少见。
在陶瓷类别里,钧瓷早期的天蓝色乳光釉是一种半乳浊釉,属厚釉系统。钧釉釉层特别厚,是因为想要保持钧瓷如玉的艺术特质。让釉层厚一些,衰减光线折射率,是解决问题的最便捷手段。为了满足厚釉工艺需要,钧瓷普遍采用了二次烧成工艺。匠师们会在瓷胎施釉前,先经过一次素烧,以便于让瓷胎上可以附着上更厚一点釉层。是这种厚厚的釉层,催生了蚯蚓走泥纹这种纹理的诞生。
宋代官钧釉中,“蚯蚓走泥纹”的成因,除胎釉本身条件外,在施釉工艺和烧造过程,都与同时期的民窑有所不同。基本上是钧瓷施釉后,由于在干燥时,或烧成的初期,釉面发生干裂、缩釉,而形成的纹理。而钧窑瓷器烧成过程,都要经过从低温到高温,由氧化到还原升温直到成瓷阶段。厚厚的钧瓷釉面,由先开始收缩造成釉层裂纹,到后期全面熔融填补裂痕,是个很自然的过程。缩釉本是钧瓷制作过程中产生的釉面缺陷。宋代钧瓷艺人聪明的控制了钧釉裂纹现象发生和出现,创造性的把这种自然缺釉所形成的纹理,提升到自然质璞、纯真、清新的高度。使之成为鉴定宋钧标准的重要依据。这与宋代官钧在技术上精益求精,紧密相关联。“宋代官钧”首先出现蚯蚓走泥窑变纹饰,是因为不惜工本的皇室需求,有意识地多次上釉,二次或三次烧成,增加工序。而当时的民窑和后仿者,更多是出于经济成本考虑,只重视釉色和釉质,而忽略了“蚯蚓走泥纹”艺术的成因。直到文革之前,蚯蚓走泥纹一直是一段技术谜团。钧瓷窑变纹理是钧瓷有别于其他瓷种的重要表征。为了在钧瓷工艺上,再现了这段极为珍贵技术秘密。笔者通过20多年来的生产实践,经过大量努力,终于摸索出“蚯蚓走泥纹”的成因,解开这个谜团。
从笔者长期从事钧瓷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的结果来看,影响钧瓷蚯蚓走泥纹窑变纹理形成的主要因素,是钧瓷窑变釉层的烧制温度曲线。其次是釉料配比。再次是施釉工艺。现就相关问题。按钧瓷生产工艺的前后顺序,分述如下。
1.影响蚯蚓走泥纹形成的第一项工艺因素------配釉工艺
实际上钧釉的化学组成与一般青釉不同,钧釉是一种分相釉,造成分相的原因是釉的化学组成和烧成制度有关,呈现的是三价铁的青色和铜红的合成色。钧釉的蚯蚓走泥纹是在青、蓝色半乳光的釉面上,有几处条状色彩斑块,其色调与钧瓷的着色窑变釉明显不同,是钧瓷窑变釉能够呈现的、最显著的工艺特征。以其形状与蚯蚓在泥土中钻出孔道形状相似而得名。所以,适合钧瓷蚯蚓走泥纹窑变呈色釉料配比其主要特点如下:
1).石英含量可以高一些。钧瓷窑变釉是以高硅低铝富磷玻璃相为基础。硅铝比值大多数控制在1:11左右,最高可:1:13以上,而龙泉青瓷含铝量稍高,硅铝比一般只有1:6.6~8.2
2).钙含量比其他瓷釉的釉高,属于石灰釉系统。笔者用木灰引入CaO和Mg0,总量一般控制在10%12%之间时,有利于蚯蚓走泥纹的形成。
3)釉中磷含量较高。笔者通过生产试验证明:适合于蚯蚓走泥纹的钧釉中,磷含量高达0.5%~0.8%时乳光效果好,有利于蚯蚓走泥纹的形成。所以,配方中P2O5和Al2O3含量要保持一定的比例。笔者为此给出以下二类配方,谨供参考。
配 方1:SiO269.2%~72.74% Al2O39.02%~9.08% Ca0+KO 9.32%~12.09%,
配 方2:SiO258.4%~67.7% Al2O35.6%--12.7% Ca0+KO 3.6%~13.6%,
2.影响蚯蚓走泥纹形成的第二项工艺因素------施釉工艺
20世纪70年代中期,古陶瓷科学工作者,通过对钧釉的系统研究后,发现:“钧窑蓝色乳光是釉层中无数小于0.2微米小液滴对可见光谱中的短波光产生散射作用造成的,电子显微镜下揭示出:作为钧釉最主要特征,:是由于这种分相结构造成的蓝色乳光现象,让钧釉蕴含美丽的蓝色乳光。他们利用电子显微镜对钧釉断面进行仔细观察,发现:钧瓷乳光釉断面的上层为深蓝色乳光釉层,下层为橄榄绿色透明层,乳光层厚度一般为0.7~1.2毫米,透明层位于乳光层和坯体之间,厚度一般为0.15012mn。这样的结果显示:宋代的钧瓷工艺存在:上下二层施釉的物质基础。给笔者的蚯蚓走泥纹窑变釉彩研究实践,开拓了新方法与新思路。
方法1、.笔者经过自己的实践发现:由于钧釉釉层要求加厚,在施釉前就需要将瓷胎,经过低温素烧(900~1000℃),然后多次分层施釉,才能使其达到一定的厚度。而釉层厚是施釉是出现裂纹的基本条件,也就是钧瓷蚯蚓走泥纹产生的基本条件。钧瓷窑变的蚯蚓走泥纹是釉面裂纹在高温下,融合后产生的。所以,在不出现裂纹的、敛薄的釉面,几乎不会有蚯蚓走泥纹出现。
方法2、在釉料中增加黏土成分;釉料研磨过细;施釉时浓度过高;施釉的坯胎表面,随时会出现缩釉龟裂。这样的缺陷需要及时处理,办法是由低浓度的釉水将翘起釉的裂纹按平落实,再用釉涂抹裂纹处,加温烘干入窑釉烧。如不及时处理,烧成后容易会出现脱釉缺陷,成为次品。
方法3、坯胎不经过素烧,在施釉时,用两种不同熔点的同一种釉(即高温和低温釉),或不同温度两种以上的釉施在同一器皿上,在适当的温度气氛条件下,亦可出现“蚯蚓走泥纹。
综上所述,要想“蚯蚓走泥纹”稳定的出现,基础的钧瓷釉料必须是不透明的乳光釉;在施釉上采取多次上釉(两次或三次),对施釉后釉层上出现的裂纹,需要小心处理,使其完整。在适当的温度下烧成,即会出现“蚯蚓走泥纹”。
3.影响蚯蚓走泥纹形成的第三项工艺因素------烧成工艺
古代钧瓷瓷一般是使用半倒焰式馒头窑,并以煤或木柴为燃料,烧成周期长,冷却速度慢,并且使用还原气氛。窑变釉的高温黏度较大,烧成温度较低(1200~1250℃±20°℃),同时,古代的钧瓷烧成制度,给钧釉窑变提供了良好的热力学条件,钧瓷行当里有一句俗言:钧瓷是烧出来的!
由此可以理解,烧成工艺对于钧瓷蚯蚓走泥纹的形成,至关重要。这是因为钧瓷蚯蚓走泥纹,是钧瓷烧成工艺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特殊肌理。要呈现蚯蚓走泥纹的窑变效果,就需要控制成瓷温度不能过高或过低。实践证实:最终的成瓷温度需要控制在1270-1290之间,否则,产生过烧或生烧,蚯蚓走泥纹都不会完美呈现。
笔者的钧瓷烧制实践证明:因窑炉上下有温差,开窑后发现有生烧产品,再次上釉入窑烧成,或坯胎上釉素烧后,再上釉高温烧成,均会出现“蚯蚓走泥纹”。目前对“蚯蚓走泥纹”的重现,已掌握了烧成规律,已达到心想事成、得心应手的艺术境界。
根据笔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钧窑釉从釉的化学组成来看,构成钧窑蚯蚓走泥纹釉色特殊艺术效果和美感的基本条件是:钧釉的乳光状态和钧瓷窑变现象。而使蚯蚓走泥纹窑变釉色绚丽多变的成色机理,在于钧瓷釉的化学组成、施釉工艺和烧成制度, 笔者从实验得到的结果得知:
1)控制釉料高温粘度,使釉质呈现上下釉层轻度混融现象,有利于蚯蚓走泥纹窑变艺术效果出现。
2)钧窑釉属厚釉系统,适应于蚯蚓走泥纹窑变出现的烧成温度范围是:还原气氛下,釉烧采用1250~1270℃(±20℃)之间烧成。
3)钧瓷蚯蚓走泥纹窑变釉的成色,对加入色剂种类与加入量不敏感。适合的工艺条件下,各种釉色下均可以呈现蚯蚓走泥纹的窑变效果。
4)蚯蚓走泥纹窑变釉,对钧瓷窑变釉的化学基础组成和烧成温度、升温曲线、烧成气氛、冷却时间等因素十分敏感。这些因素对钧窑蚯蚓走泥纹窑变釉的呈色影响较大。为要达到控制釉色,完全掌握烧成的目的,就必须在特定的温度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