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惠忠
文 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世界上有很多东西看得见,也有很多东西看不见。
它们的关系很奇妙:花草树木看得见,春天看不见;水果蔬菜看得见,营养看不见;嫁妆婚礼看得见,爱情看不见;书信问候看得见,思念看不见……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2008年的奥运会,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我们看见了别致的鸟巢,新颖的水立方,恢弘的开幕式,然而,铸就这一切的,其实是看不见的中国魂,是中国人不同凡响的智慧,温暖如火的热情,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和博大精深的文化。
汶川地震席卷神州西南之时,看得见的是瓦砾上一排排的活动板房,看不见的是华夏民族坚强的脊梁;看得见的是粮食衣物送到了灾民手中,看不见的是无数热血暖流汇往四川盆地。表面上,我们看到了灾难,看不见勇气,我们看到了支援,看不见善良,但是正是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拖住了死神的脚步。
我们看见了菲尔浦斯勇摘八金的迅捷身影,却不曾看见他流入泳池的辛勤汗水;看见了马云自信的笑容,却不曾看见他商海艰辛跋涉的坚毅;看见了刘翔沮丧退出的背影,却不曾看见他赛场之外带伤训练的执着……看见的是事物的表象,看不见的是事物的本质。只有看不见的本质不断充实才会有看得见的辉煌。
“看得见”和“看不见”有着内在联系:“看得见”是“看不见”的存在形式;“看不见”是“看得见”的本质和基础。二者这种奇妙的关系,可以衍生出无数故事。可以探究“看得见”与“看不见”的辩证关系,可以写社会上一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现象。这个题目贴近生活实际,选材的范围很广,可根据手中材料确定文体。
参考立意:看得见的东西往往不可少,而看不见的东西可能更重要;我们离不开物质的东西,而“看不见”的精神素养(如自信、勇气、毅力、人格)更不可缺少。
佳作展示
看得见和看不见
吴亦妍
“儿子,来,把脑轻松吃了。”随着开门声,脚步越来越近。他知道,是妈妈来了。他皱了皱眉,并没有抬头,继续忙着手中的作业。“冰箱里有西瓜,我去帮你拿来吧。晚上想吃什么菜?”“哎呀,烦死了!”他的声音虽然不大,妈妈却听得清清楚楚。她没有多说什么便走出去,轻轻带上门。面对一书桌的辅导书,他烦躁地挠了挠头,恨不得把这些书都从五楼扔下去——眼不见为净。
他躺到床上,想着这本该是个美好的“五一”,想着窗外的美丽世界,想着自己多少个月没碰的电脑,想着被爸爸没收的篮球……迷迷糊糊中,他似乎又看到了心爱的篮球。还没来得及接近,美好的梦被开门声打碎,只剩下浅浅的轮廓。“儿子,数学老师打电话来通知你,下午三点去她家上课。”妈妈脸上带着喜悦的笑容。他撇了撇嘴:“我又不知道她家在哪儿。”“你爸知道,他一会儿回来送你。”妈妈刚要关上房门,他就从床上跳下来,对着惊愕的妈妈吼道:“我不去……我恨你们!”说着就冲出家门,任凭妈妈愣愣地站在那儿。
他漫无目的地走在马路上,不耐烦地踢着小石子。“他们只知道让我做习题,只知道让我上各种补习班……他们一定是要把我折磨死!”他愤愤地想着。一辆汽车突然在他身旁停下,摇下窗,是父亲。“跟我回家!”表情比往常更严肃。
家里面,妈妈正坐在沙发上擦眼泪。爸爸点了根烟,深深地吸了一口,狠狠地瞪一眼他,强压怒火说:“你还想不想学习?”此时的他像个不愿屈服的战士,固执地扭过头去。爸爸提高音量问道:“你还有没有一点上进心?”他依然强硬着,什么都不说。爸爸终于拍案而起,怒不可遏地吼道:“我怎么看不见你以前那种上进心了?我就看见你成绩往下掉!给你买参考书、请老师补习,这都是为了你好你知道吗?”爸爸愤怒地瞪着他,恨不得痛打一顿这个不争气的儿子。
“我没看见你们对我好……天天把我关在家里让我做题,就是你们对我的好?我就看見你们不停地给我压力,让我喘不过气来!”他也一口气把心里话全说了出来。爸爸妈妈没说话,沉默,还是沉默。
望着父母日渐增多的白发,他后悔了。转身走回房间,他准备继续做那些没做完的试题。客厅里,父亲正给老师打电话:“老师,不好意思,我替儿子请个假……我想带他出去散散心……”
点 评
这是一篇扣题紧密的小小说。作者巧妙地从两个角度点击题意——一方面是儿子只看见父母逼迫自己学习再学习,却看不见他们的一片苦心;另一方面,父母只看见孩子成绩下降、上进心减退,却看不见他内心的苦闷。当然,结尾处双方都有所醒悟。以父亲给老师打电话收篇,耐人寻味。
文章选材也值得肯定,看似日常琐事,却借此折射出学生学习压力过重与父母和子女缺少沟通的社会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