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程
2020年10月20日,由上海音乐学院徐孟东教授主持的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作曲理论体系形成與发展研究”课题组举办的“奏鸣曲式研究”学术研讨会以网络会议的形式在线上圆满举行。
此次学术研讨会是由钱仁平教授负责的音乐分析子课题组在广泛征求相关专家学者意见后,经由专家组反复论证,最后确立“奏鸣曲式”这一传统而又经典的论题。论题不仅汇聚了全国专家学者的智慧结晶,更显示出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生命力。本次会议是该重大项目举行的第三次重要学术活动,共有来自全国多所院校的18位专家学者和13位硕博研究生进行了主旨发言。会议旨在进一步推动中国现当代作曲理论的发展与研究,促进作曲理论学科良性互动与持续发展,加强各专业音乐院校以及综合类大学音乐学院的学术交流。本次研讨会不仅为作曲与作曲理论学科的建设注入新动能,也将会对中国现当代和未来作曲理论研究、教学以及音乐创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会议开幕式由上海音乐学院科研处副处长(主持工作)伍维曦教授主持,会议共分为五个阶段,分别由徐孟东教授、周湘林教授、张巍教授、尹明五教授、王中余研究员、钱仁平教授主持。在开幕式中,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周湘林教授介绍了上音“教学—研究—创作”(即:理论研究、教育教学与音乐创作)三位一体的模式,并以此形成了上音作曲理论学科的优良传统。他认为此次会议的召开将促进上音作曲理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将为中国作曲理论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项目首席专家徐孟东教授回顾总结了有关奏鸣曲式的历史发展脉络,充分肯定了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奏鸣曲式研究”议题产生的新视角、新解读与新观念。他表示,此次会议将会为中国当代与未来作曲理论教学、研究和音乐创作添砖加瓦,以期推进中国作曲与作曲理论事业的持续发展。
本次会议汇集了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等专业音乐院校以及其他综合类大学音乐学院、艺术学院的踊跃投稿,经过专家委员会的多次评审,最终入选31篇进行主旨发言。入选论文中,以作品为对象进行不同角度分析的较多,约占70%;从理论出发进行历史性梳理或研究的约占30%;还有少量从其他视角对会议主题进行解读。论文内容围绕“奏鸣曲式研究”主题,不仅包括奏鸣曲式的基本理论、发展历史、前沿研究等理论方面,而且涉及“奏鸣思维”在中西方音乐中的运用及其衍生变化等多个应用层面;不仅立足于音乐分析子课题的主体架构,而且汇集作曲、和声、复调、配器等多个学科专业;不仅涵盖音乐理论的各个研究方向,而且旁及中外文学、社会学、修辞学、生物学以及其他学科专业。根据不同发言者的议题,笔者将其整理为理论与应用两大板块。
“奏鸣曲式”(Sonataform)被称为“第一乐章曲式”(Firstmovementform)或“奏鸣曲快板曲式”(Sonata-allegroform),多用于“奏鸣曲”(Sonata)体裁。这种曲式最初源于古二部曲式,在18世纪后末开始成熟,到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发展至繁盛,到了20世纪之后也运用于各种音乐作品之中。可以说,奏鸣曲式的发展代表了西方音乐理论典型的历史进程,对“奏鸣曲式理论”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也是当代音乐理论家乐此不疲研究的重要课题。
1.“奏鸣曲式理论”的发展历史
奏鸣曲式自形成以来到逐步形成其“标准化”“规范化”的样式,它延续了“古奏鸣曲式”中的各个功能部分,同时区别于其他曲式的重要特征:呈示部双主题(主题、副题)对比呈示与再现部副部“调性服从”。从“奏鸣曲式理论”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其形成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至完善的过程。这部分内容主要从历史的角度对于“奏鸣曲式的最低限度要求”“音乐作品的奏鸣性”“奏鸣曲式理论探究”“奏鸣曲式的历史演进”等论题进行探讨。
武汉音乐学院彭志敏教授的《柳宗元〈零陵三亭记〉的曲式学解读——兼及奏鸣曲式的最低限度要求》深入探讨中国古代文学的结构意义及其与奏鸣曲式的关联性。从文学和音乐的相似性关系出发,以奏鸣曲式为参照,对柳宗元《零陵三亭记》作类比的曲式学解读。以从非音乐角度,思考曲式学和奏鸣曲式的有关问题;也从曲式学角度,参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部勒技巧。寻其相似相关点,贯其相同相通处,以强调奏鸣曲式的最低限度要求。中央音乐学院姚恒璐教授的《奏鸣性:构建音乐作品结构的主线》从奏鸣曲式代表了西方音乐理论典型的历史进程、奏鸣性建立的美学标准及其产生的哲学缘由、奏鸣曲式音乐作品的分析前提、曲式结构发展观的历史认知、结构的变异从规模开始、现代音乐思维中的“奏鸣性”、奏鸣套曲的结构原则七个方面以不同的视角对奏鸣曲式理论进行了全面解读。
星海音乐学院任达敏教授的《奏鸣曲式理论探究》从奏鸣曲式的起源、奏鸣曲式的结构划分理论与分析用语、奏鸣曲式的典型结构与调性布局及其变异、不同理论家对奏鸣曲式分析的结论差异四个方面探讨有关奏鸣曲式理论的相关问题,既有术语辨析的理论层面,也有与之相关的应用层面,以多重视角对奏鸣曲式理论发展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系统梳理。中央音乐学院傅涛涛教授的《奏鸣曲式的演进历程——从巴赫到布列兹》以历史脉络从古二部曲式、奏鸣曲式的雏形与古奏鸣曲式、典型的奏鸣曲式、奏鸣曲式的变体与变形、近现代的奏鸣曲式与奏鸣曲式的瓦解五个方面对奏鸣曲式——从起源到瓦解的过程与奏鸣曲式发展的内在逻辑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讲解。从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角度,阐述其目的重在依托音乐文本探求曲式的发展变化,将技术纳入艺术发展的变迁中来认识的辩证观,探讨了相关理论在历史中不断改进或被推动向前发展等问题。
“奏鸣曲式研究”学术研讨会2020年以线上形式圆满举行
济南大学音乐学院郑中教授、王晓锋老师的《〈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奏鸣曲式条目版本分析》对该著作1980年第一版与2001年第二版中的“奏鸣曲式”条目进行对比,在概念表述的调整、内容结构的补充、音乐范例的分析、参考文献的选取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较为全面地梳理了有关奏鸣曲式理论发展与成熟的脉络,解读有关奏鸣曲式结构思维的衍展及其相关原则与原理,对现有曲式学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为我们进一步理解与认识该著作中相关词条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延伸了相关内容的理论研究价值。山东师范大学郑刚教授的《易引误解的“单主题奏鸣曲式”——论古典时期奏鸣曲式“以主引副”的显性源出关系》基于罗森提出的“单主题奏鸣曲式”容易使人误解为该奏鸣曲式仅有一个主题这一命题,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古典时期奏鸣曲式乐章中主、副部之间显性源出的关系,通过对容易引起误解的单主题奏鸣曲式的曲式特点与现象进行分析,阐释了“以主引副”是古典作曲家早期创作时对于怎样处理对比与统一关系而主观选择的特殊的音乐表达方式,也是作曲家探索音乐发展过程中增强统一性、聚合性手法的一种特殊体现。
2.“奏鸣曲式理论”的前沿研究
对于“奏鸣曲式理论”的研究始终是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理论家绕不开的课题,现当代中西方音乐理论家围绕其展开的研究更是“前赴后继”,不仅有相关的学术性论文,而且涌现出大量的专著。这部分两位青年学者围绕“奏鸣理论的有效性”以及詹姆斯·赫珀科斯基与沃伦·达西的前沿理论进行分析研究。
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生郑毅的《浅析奏鸣理论的有效性——以理查·施特劳斯晚期作品中的两个乐章为例》沿着作品分析进行研究,在分析的过程中反观奏鸣理论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在整体结构与结构内部两个维度探讨了奏鸣理论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赫伯科斯基与达西关于奏鸣曲式论述的全面性与有效性。苏州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生王晨宇《探究詹姆斯·赫珀科斯基与沃伦·达西“奏鸣理论”中的“中间停顿”现象》以“奏鸣理论”为理论框架,针对奏鸣曲式中主、副主题区域接合处的“中间停顿”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中间停顿”现象在18世纪中后期奏鸣曲式作品中的意义和多种形态。
除上述几类研究视角外,上海音乐学院王丹丹教授的论文《奏鸣曲式的戏剧性修辞》还运用交缘学科的方法对奏鸣曲式原理进行“叙事結构”分析,并以多个角度对奏鸣曲式组织逻辑所具有的强烈的戏剧性修辞进行探讨:奏鸣曲式的戏剧性结构——奏鸣曲式“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中的呈现主题、发展主题和终结叙事与戏剧的结构功能完全一致;奏鸣曲式的戏剧化表现——音乐主题的“性格象征”与“形象隐喻”,以单一主题积聚、对比主题对峙或者多主题叠加等方式展开冲突,将音乐戏剧推向高潮,音乐主题的恰当运用为戏剧形成积聚、对抗、断裂、意外等心理效应;奏鸣曲式的戏剧性目的——在音乐流动的过程中,交代情境,设置悬念,展现冲突,终结冲突,由此推动音乐进展,在欣赏者内心引起种种审美的反响。总结出戏剧性修辞是音乐作品运用特定艺术手段造就艺术风格,并在人内心引起情感起伏的构建逻辑。
20世纪初,调性体系被半音体系及其创作运用不断冲击。随着调性的不断瓦解和无调性音乐创作的兴起,奏鸣曲式的“标准”形式“岌岌可危”。在当代音乐创作中更多体现出对奏鸣曲式的延伸运用,基于传统模式的“双主题对比呈示”和“调性服从”原则不断衍展至节奏、音色、材料、结构等“非调性”参数上的“奏鸣原则”,当代作曲家将这种“奏鸣思维”应用于音乐创作,基于音乐作品的个案分析则体现出其“奏鸣性”现象。
1.中国现当代音乐作品中的“奏鸣性”现象
中国现当代音乐作品的个案分析是中国作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其相关作曲理论的总结提供重要的实践基础。该部分主要围绕“奏鸣原则”“音色结构”“奏鸣结构的衍变”“中西思维的交融”等方面对中国当代音乐作品进行个案分析,体现出中国现当代音乐作品中的“奏鸣性”现象。
浙江音乐学院钦丽丽教授的《奏鸣曲式的音乐进程及其潜在的结构——杜鸣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之曲式解》从发展手法和调性安排两个方面,分析作品将三部性结构与回旋性原则的结构力相互作用的调性思维,以核心动机发展的特殊结构意义和内涵与奏鸣曲式原则结合的潜在结构思维,探究了其整体多种结构力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性,探讨了这部作品奏鸣曲式结构独树一帜的音乐表现和美学意义。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苏倩的《飞天伎乐丝路回响——高为杰民族管弦乐〈飞天随想曲〉音乐分析》从音乐的主题、和声、音色、配器手法、曲式结构等方面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作曲家将随想曲音乐体裁与奏鸣曲式结构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展现出当代中国作曲家多元化的艺术创作观。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俞卫娜的《关于高平〈残余的探戈〉音乐结构的探讨》通过分析作品的结构特征、音乐语言、结构衍化等方面,分析了作品基于传统奏鸣曲式三部性结构和起承转合的布局,在此基础上创作出符合音乐作品内容的结构形式,体现出作曲家灵活的创作理念。
武汉音乐学院刘涓涓教授的《奏鸣曲式原则在罗忠镕音乐作品中的运用——兼谈其音高技术的衍变》从奏鸣曲式原则下的内在进程、音乐结构的多样化处理、音高技术衍变的轨迹与特征等方面对作曲家不同风格时期的典型作品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奏鸣曲式结构原则在作曲家相关创作中的体现及发展特征。上海音乐学院钱慎瀛老师《凝视奏鸣曲式的边缘——钢琴独奏曲〈秋天的群岛〉中的“奏鸣原则”解析》以作者自身创作的作品为例,以作曲家的视角分析了有关“奏鸣原则”在创作过程中的运用,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了“奏鸣原则”在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发展运用。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刘文浩的《奏鸣原则在张千一〈北方森林〉中的继承与创新》从音乐结构、调性色彩、音乐材料三个角度,分析了作曲家将五声调式与浪漫主义及印象派色彩性和声语言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以及这部作品对奏鸣原则的继承与创新,体现了作曲家独特的音乐语言以及中国传统音乐思维与西方奏鸣思维结合的独到之处。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生贾舒涵的《浅析奏鸣原则在王西麟〈殇〉中的体现》通过对作品中帕萨卡利亚与奏鸣原则相结合的创作方式,从音乐材料、音高和节奏等方面分析该作品的奏鸣曲式特征,反映了作曲家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西方作曲技法相结合的创作思维和美学思想,探讨了有关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中运用音乐材料发展体现出的奏鸣原则及其表现形式。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生胡曦月的《奏鸣原则和套曲原则结合在王西麟〈第五交响曲〉中的体现》从作品奏鸣曲式的宏观结构、调性安排及其联系、变奏和展开的混合手法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反映了作曲家将奏鸣原则与套曲原则相结合的创作思维。
“奏鸣曲式研究”学术研讨会与会者进行主旨发言
南昌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喻波老师的《复调变奏在奏鸣曲式结构作品中的运用——以〈长征交响曲〉〈岗拉美朵〉为例》以复调变奏为视角,从固定低音主题的形态、主题的呈示及变奏、对位声部与主题的结合、曲式结构等多个方面,对其奏鸣曲式结构中使用复调变奏的过程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了有关复调变奏技法与奏鸣曲式结构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及其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体现。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何言的《音色结构的“奏鸣性”——以朱践耳〈第四交响曲〉和陈怡〈第二交响曲〉为例》从音色结构思维的视角,分析两部作品在奏鸣曲式框架下音高与音色的关联性,揭示出音色在作品中“奏鸣性”的体现,呈现出现代音乐中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多重曲式结构特征和逻辑思维,丰富了音色的结构内涵,反映出作曲家独特的音响结构观念,折射出当代中国作曲家对于西方现代技法的积极探索和开放发散的多元性创作思维。
2.西方音乐中“奏鸣性”结构的多样态研究
西方作曲家在继承与发展奏鸣曲式的基础上,不断衍变、变革甚至“打破”“反叛”这种“经典”的曲式结构。作曲家根据作品内容的需要或保持其传统的风格,或融合其他结构形式,或结合时代的创作技法,或在思维之上进一步延伸,最终呈现出西方音乐中“奏鸣性”的多样态发展。这部分主要以个案分析为主,从不同角度反映出西方音乐中“奏鸣性”的多样态。
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姜蕾教授的《“反奏鸣曲”:布列兹〈第三钢琴奏鸣曲〉研究》对作品中运用的循环结构、插入结构、迷宫结构、纹心结构等文学结构手法进行多层次剖析,从多个视角解读作曲家运用不同艺术相互交融与转换的创作方式,并以此来突破传统奏鸣曲式固有逻辑的“反奏鸣”手段,探讨了作曲家在这一时期音乐风格的转变及其相关音乐形式语言的革新发展。
苏州职业大学艺术学院谢丹老师的《十二音音乐中的奏鸣性——克热内克〈第三钢琴奏鸣曲〉研究》分析了作品中十二音技法与奏鸣曲式相融合的创作形式,通过对比严格十二音序列技术规则,归纳出作曲家运用十二音技法写作奏鸣曲式的各种方式,以及作曲家的创作思维与技法的內在逻辑,探讨了在无调性的前提下十二音作品是如何体现奏鸣曲式的结构原则。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王艺播老师的《20世纪奏鸣曲式的“悖论”——贝尔格〈钢琴奏鸣曲〉的模因分析》借由生物基因遗传学衍生的模因理论视角,从后调性时期的多元作曲技术出发,将典型的音乐材料和作曲技法设定为模因材料与模因程序,以调性曲式承载非调性音乐产生的“悖论”,探讨有关新技术、新理论对奏鸣曲式的影响,阐释了有关奏鸣结构功能的实现途径以及序列作曲技法在奏鸣曲式发展过程中的消减作用。云南艺术学院硕士生邓欢琴的《实用主义视角下的奏鸣思维之变——以欣德米特部分作品为例》解析作曲家相关作品中体现出的奏鸣思维,体现出作曲家奏鸣思维的变化及其对古典奏鸣曲式结构的继承与发展。同时,通过剖析其奏鸣曲式中“表层模式”与“内在进程”的相互作用关系,进一步探讨了有关20世纪实用主义思想对作曲家及其音乐创作的影响。
山东艺术学院李如春副教授的《蒂皮特管弦乐〈组曲〉之〈终曲〉奏鸣曲式分析》主要分析这部作品典型的奏鸣曲式结构以及传统的创作手法——继承英国早期复调写作手法为基础,结合调式风格与丰富的节奏律动,体现了作曲家一贯的折中主义创作风格,反映出在当时欧洲的社会音乐生活中,以“革新”为主流的音乐创作之外,保守、传统的音乐创作方式也依然活跃。成都大学黄金城副教授的《新浪漫主义时期奏鸣曲式设计个案研究——以罗奇伯格〈第六弦乐四重奏〉第五乐章为例》对作品较为复杂化的奏鸣曲式结构进行分析,探讨了新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在典型的奏鸣曲式发展成熟之后,在创作手法上如何进一步突破传统结构而获得新的生命力。
武汉音乐学院李亚光老师的《关于肖邦〈g小调叙事曲〉的曲式结构及相关问题的探讨》从作品曲式结构、调性回归、交响性发展等奏鸣曲式特征进行辩证分析,解析出作品形成的双主题回旋曲式结构及其奏鸣性特征的体现,体现出作曲家将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创作观和美学观,同时反映出奏鸣曲式结构特征在浪漫时期的发展与变化。合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黄玥老师《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结构问题研究》从整体结构划分和局部结构划分两方面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在作品结构划分问题上的主要争论点以及产生分歧的原因,通过分析该作品音乐材料发展、音乐表现与音乐结构之间的辩证关系(即:音乐结构适应音乐表现和音乐材料发展的需要),深入探讨了作曲家“单章—套曲”这一创新的结构形式对奏鸣曲式以及相关作曲理论与研究产生的深远影响。浙江音乐学院硕士生原晋彪《调性与材料的结构对位——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快板乐章连接部为例》对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中有关连接部中材料结构与调性结构的对位现象进行音乐本体分析,探究调性与材料之间的结构不同步关系,解析了其连接部与主题间的相互关联性及其动态转换现象。
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孙斐然的《从性别研究视角看待奏鸣曲式的偏离现象——以舒伯特钢琴奏鸣曲为例》从奏鸣曲式中的性别体现、奏鸣曲式中的偏离现象、“女性”“男性”的二元对立等方面探讨有关奏鸣曲式与社会性别发展的同构性等问题,分析有关浪漫主义时期“阴性复兴”以及“双性同体”的现象及其在奏鸣曲式中的体现,展现出从性别研究角度对奏鸣曲式中非常规现象解读的新视角。
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马小童的《赋格段在奏鸣曲式中的结构意义与表现功能——以莫扎特〈朱庇特交响曲〉末乐章为例》从复调的角度,对乐章中的赋格段及对位技法进行多方面分析,探讨作品运用奏鸣曲式融入赋格段结构并结合丰富的对位技巧赋予了主题更多的表现内涵,反映出复调写作技法在莫扎特交响曲中的独特意义。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杜牧天《莫扎特早期正歌剧咏叹调奏鸣曲式研究》通过对莫扎特早期三部歌剧《蓬特国王》《阿斯卡尼奥在阿尔巴》和《卢奇奥·西拉》中咏叹调进行分析,显示出其咏叹调奏鸣曲式在作品组织上、素材使用上、句法结构上不断拓展的创作思维,体现出作曲家在古典时期声乐作品基础上创新—发展—成熟的衍变过程。
本次学术研讨会以音乐分析子课题为基础,不仅涵盖作曲理论各方向,而且旁及其他专业与交叉学科,对作曲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此次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将切实推动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理论学科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中国现当代作曲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研究,为中国当代作曲理论研究与教学提供引领性作用;此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不仅激发了中青年学者的学术热情,更增进了全国各专业院校及综合类高校的学术交流,实现了作曲理论学科与其他专业学科的良性互动,进而推动中国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会议征集的论文不仅包含了“奏鸣曲式”理论及其发展历史等理论层面,同时涵盖了中西音乐作品中的奏鸣曲式结构及其衍生发展的应用层面。论文围绕“奏鸣曲式”论题,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探究,在传统分析的基础上衍生出不同的新视角,例如彭志敏教授的《柳宗元〈零陵三亭记〉的曲式学解读——兼及奏鸣曲式的最低限度要求》从文学角度和曲式学角度,探讨了文学结构与音乐结构的相似性和奏鸣曲式原则等问题。文章从音乐的“学理性”研究出发,将文学与音乐相联系,视角新颖独特,拓展了音乐分析的思维空间及应用内涵,不仅对音乐分析及其他方向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而且提供了作曲理论与交缘学科联系运用的客观例证。“奏鸣曲式”理论和历史发展也是其重要的研究课题,傅涛涛教授的《奏鸣曲式的演进历程——从巴赫到布列兹》以历史的角度宏观梳理了从奏鸣曲式的起源到瓦解的过程,详细地解读其不同时期的特点、发展过程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厘清了“奏鸣曲式”与其他曲式结构之间的关系及其自身结构原则等问题。另一方面,评审专家组认为,中国作曲与作曲理论的发展已有近百年历史,“奏鸣曲式”这一西方经典曲式结构在“中国化”运用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在此次会议征集的论文多集中于西方视角下的相关研究,少量涉及部分中国作品的个案分析,系统化梳理与总结“奏鸣曲式”在中国的发展等研究视角相对欠缺。
“中国现当代作曲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研究”学术研讨会2019年参会人员合影
“中国现当代作曲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研究”课题是全国音乐学院首度在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获得立项,也是作曲理论学科专题首次入选此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徐孟东教授以高瞻远瞩的科學思想,团结全国专业院校及相关专家学者的学术力量,系统梳理中国近百年作曲与作曲理论学科的发展脉络,不仅为作曲理论学科建设及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对其他相关艺术学科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该项目自立项以来,课题组成员扎实工作,稳步推进,对项目建设的基本框架、实施思路、工作计划和预期成果进行反复研讨、深入研究;在项目实施中进行全面深入的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工作,梳理、归类各子课题相关文献资料,为项目的建设与实施提供了客观的资料保证与坚实的学术基础;在项目推进中定期举办相关学术研讨会,促进作曲理论学科领域的学术交流,切实推动学科的发展建设。该项目不仅凝聚着前辈先贤以及全国专家学者的智慧结晶,更反映了中国当代学者“前赴后继”的学术追求,为切实推动中国作曲与作曲理论事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促进中国特色的艺术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