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环境创设

2020-01-05 05:39朱红娟朱军霞
幸福家庭 2020年19期
关键词:调动创设幼儿园

朱红娟 朱军霞

幼儿园环境对幼儿日常行为与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进一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幼儿进行日常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教育教学资源,教师要通过相应的环境创设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的行为和思想。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主题活动创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环境创设策略,以供参考。

 当前主题活动中环境创设

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设置的不确定性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对环境创设有不同的要求。很多教师在创设主题环境时概念模糊,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并没有重视教学环境的合理设置。此外,部分教師的专业素养不够,也没有进行专业培训和学习,缺乏相关的经验,在环境创设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问题。

(二)材料投放的不合理性

教师在创设主题活动环境时,需要结合幼儿的需求,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但是在实际创设过程中,部分教师由于精力和时间有限,投放的材料单一,投放材料的数量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可供幼儿选择的类型不多。部分教师自己制作并收集材料,对于幼儿以及家长是否参与重视不够。一些教师在制作活动材料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材料的美观性,忽略了具体材料在活动中的应用,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主题活动的开展,导致教学材料浪费。

 主题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

(一)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环境创设内容

部分教师在主题活动设计中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导致后期教学内容无法达到教学标准。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创建相关的主题活动环境。幼儿园教授的对象为3~6岁的儿童,这一时期的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的事物都有很多的疑问。在实际的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一些乡土元素布置环境,让幼儿可以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捡石头,然后让幼儿在不同形状的石头上涂画,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教师要了解本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参与主题活动环境创设的积极性,不断引导幼儿思考、想象,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调动幼儿参与主题活动的兴趣。

(二)结合农村地域特色,为幼儿提供丰富且适宜的活动材料

教师要为幼儿提供适合主题活动的相关教学材料,注意投放材料数量的充足以及种类的丰富,在材料的选择上重视农村地域特色。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中国传统节日进行环境创设。在清明节到来前,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与父母一起编鸡蛋网子,然后将鸡蛋壳绘制成不同的颜色,将其放在网子里,挂在阳台上。在端午节,教师可以教幼儿用狗尾草编织粽子。在中秋节到来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用泥巴做月饼。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极大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增进幼儿对家乡的热爱。

主题活动的环境创设有着关键作用,与幼儿实际生活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需要引起教师与园长的重视。合理解决出现的问题,为后期的活动开展创造良好的空间,稳步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调动幼儿参与主题活动的兴趣。

猜你喜欢
调动创设幼儿园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我爱幼儿园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欢乐的幼儿园
调动感官,描绘多彩的世界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