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青 松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55)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主产区,是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区域,也是国铁集团货运增量行动方案的重要增量来源地。为贯彻落实国家层面决策部署[1-5]和内蒙古自治区实施要求[6,7],调整优化自治区运输结构、推动大宗货物运输由公路运输转向铁路运输,开展内蒙古自治区“公转铁”实施方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资源导向型产业结构决定大宗货物需求较为旺盛。
内蒙古自治区资源导向型产业特征明显,煤矿、火电厂、煤化工、钢铁产业产能集中,资源导向型产业结构决定大宗货物需求,尤其是煤炭运输需求较为旺盛。
2)铁路货运量蒙西地区分布集中在鄂尔多斯,蒙东地区分布均衡。
内蒙古自治区铁路货物发送量6.6亿t,从地区分布看,蒙西地区3.8亿t、蒙东地区2.8亿t,铁路货运量蒙西地区主要位于鄂尔多斯,蒙东地区分布相对均衡。
3)公路货运量主要品类是煤炭,主要源头为鄂尔多斯。
内蒙古自治区公路煤炭货运量在2亿t以上(不含各盟市内部短途),其中90%位于蒙西鄂尔多斯地区。铁矿石公路货运量主要围绕包头地区包钢集团,化工产品主要围绕鄂尔多斯等煤化工企业。公路货运量主要品类是煤炭,主要源头为鄂尔多斯。
4)鄂尔多斯公路供应蒙西其余地区、公路出区煤炭运量均达到亿吨级。
鄂尔多斯出市公路货运量在1.8亿t左右,其中一半左右供应蒙西其余地区,一半调出蒙西地区,主要去往东北、华北、中南、宁夏等地。因此量级上看,鄂尔多斯中短途供应蒙西其余地区、长途外运出区煤炭运量均达到亿吨级。
1)全区铁路外运系统能力基本满足,但集运系统仍不完善。
蒙西地区大秦、唐呼、朔黄煤运系统“三足鼎立”,在建蒙华通道建成后,外运通道能力基本满足需要,主要问题是鄂上、东乌、新红等集运线路未建成或运输不畅;蒙东地区锦赤、通霍、滨洲通道能力满足,但锡曹通道、锡乌、巴新及白阿铁路集运系统尚需完善。
2)货物运输结构不尽合理,公转铁形势压力较大。
货物运输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蒙西鄂尔多斯地区仍有大量煤炭经公路长距离外运,公转铁形势压力较大。如何完善专用线及集运系统,解决公路运量向铁路转移硬件条件迫在眉睫。
3)专用线规划建设滞后,主要工矿企业专用线接入不完善。
专用线规划建设滞后,部分既有及在建煤矿配套专用线建设缓慢,火电、大型企业、主要工业园区专用线接入不完善,与国家要求150万t以上企业接入比例达到80%要求还有差距。
4)多种铁路运营主体并存,互联互通仍有瓶颈制约。
自治区内部铁路网存在国有铁路、企业铁路两大类型,其中国有铁路又涉及呼和局(含集通公司)、太原局、沈阳局、哈尔滨局,企业铁路有国能、伊泰、国电投等运营主体。多种铁路运营主体并存,互联互通和充分利用仍有瓶颈制约。
2.1.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中央调整运输结构、增加铁路运输量的决策部署和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交通运输部《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原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货运增量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目标任务和内蒙古自治区《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以内蒙古自治区煤矿、火电厂、化工及钢铁企业为对象,规划布局大宗货物年货运量在150万t以上企业专用线,全面满足自治区煤炭及其他货物铁路外运需求。
2.1.2基本原则
1)与国家和自治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总体要求相衔接;
2)以大型工矿企业需求为导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3)以充分利用铁路通道能力为前提,重点建设专用线系统;
4)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注重规划整体性与可操作性。
2.1.3发展目标
1)总体要求。
贯彻国家及自治区关于打好污染防控攻坚战的有关要求,以满足主要煤矿、大型厂矿、物流园区等大宗货物及其他货物运输需求为导向,统筹国铁集团、国能集团等铁路网络资源,规划形成通疆达海、能力富裕、集疏完善的铁路集疏运体系,实现大宗货物从公路向铁路运输转移。
2)规划目标。
以规模以上煤矿、火电厂、化工企业、钢铁企业为重点,到2020年年底,实现大宗货物年货运量在150万t以上的铁路专用线接入比例达到90%,150万t以上的工矿企业和新建物流园区接入比例达到80%。
为科学提出规划布局方案,分蒙西(鄂尔多斯、其余地区)、蒙东(锡林郭勒盟、其余地区),按照煤炭(煤矿、物流)、工矿(园区、电厂、企业)、其他(粮食、矿产品、其他白货)共三大类八小类,分别提出专用线规划布局方案。
2.2.1外运通道
从完善外运通道角度,建议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基础上,规划新增伊尔施至白音华铁路,并对两伊、锦白铁路进行扩能改造,完善呼伦贝尔、兴安盟及锡林郭勒盟中东部至锦州港大能力下海通道。
2.2.2集运线
为满足相关煤矿、口岸等货物外运需求,建议加快鄂托克前旗至上海庙铁路、浩勒报吉至锡尼铁路、乌力吉口岸支线铁路、吉兰泰至查干德日斯等铁路前期工作。建议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基础上,规划新增东胜东至台格庙铁路、大路西至马栅铁路、碱柜至三北羊场铁路、白音库伦至查干淖尔铁路等14条铁路,满足鄂尔多斯、锡林郭勒盟地区相关煤田煤炭外运需求。
2.2.3专用线
共规划158条专用线,其中2018年—2020年实施80条,2021年—2025年实施78条。
2018年—2020年:规划实施80条专用线,其中蒙西56条、蒙东24条。蒙西地区煤炭、工矿、其他专用线分别占比59%,36%,5%,蒙东地区煤炭、工矿、其他专用线分别占比63%,38%,0%。
2021年—2025年:规划实施78条专用线,其中蒙西46条、蒙东32条。蒙西地区煤炭、工矿、其他专用线分别占比48%,46%,7%,蒙东地区煤炭、工矿、其他专用线分别占比16%,72%,13%。
2.3.1积极推进一批集运铁路及支线铁路前期工作
为构建完善铁路集疏运体系,积极推进鄂托克前旗至上海庙铁路、东胜东至台格庙铁路、蒙华铁路浩勒报吉北矿区集运线及配套集疏运系统等12条集运铁路及支线铁路前期工作,以满足相关煤矿、口岸及企业运输需要。
2.3.2稳步推进在建及已核准专用线项目
稳步推进大唐托克托电厂运灰铁路专用线、希望铝业铁路专用线、包头市固阳明登—明安铁路专用线、国储如意满都拉铁路专用线等34条在建及已核准铁路专用线项目,力争尽快投产运营。
2.3.3加快实施一批铁路专用线项目
加快实施清水河县宏和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内蒙古华云新材料古城湾铁路专用线、百斯德物流园区专用线等16条铁路专用线项目,力争2020年以前尽快开工。
2.3.4积极储备一批铁路专用线项目
积极推进华能金桥热电厂铁路专用线、包头市大宗矿产品B型保税物流园铁路专用线、临河铁路物流园专用线等26条铁路专用线项目前期工作,作为2020年规划储备项目。
计划(Plan):对调查对象按地区、行业进行细分,其中将地区划分为蒙西(鄂尔多斯、其他)、蒙东(锡林郭勒盟、其他),将行业划分为地方政府、大型工矿(煤矿、电厂、煤化工、钢铁)、铁路运输企业(呼铁局、沈阳局、哈尔滨局和国能、伊泰、蒙泰集团等)、其他。
执行(Do):对重点地区(鄂尔多斯、锡林郭勒盟)、重点企业(呼铁局、沈阳局、哈尔滨局、国能集团)采用直接调查方式,对其他地区和行业采用发放表格的间接调查方式。
检查(Check):补充调查直到满足要求。
处理(Act):分析大量调查数据,整理自治区大宗工矿企业运输需求、公铁运量特征(运量、品类、流向)和各盟市专用线修建意向库等资料,归纳提炼全区需求特征、运量分布、公铁比例、重点区域等运量调查结论。
与交通运输部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原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货运增量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和内蒙古自治区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年—2020年)提出的目标任务充分衔接,为提出内蒙古自治区铁路增量计划提供有力支撑。
计划(Plan):汇总盟市上报专用线修建意向、专用线需求摸底资料、在建大宗运输需求项目和以往掌握资料,形成规划项目库,并按照煤炭(煤矿、物流)、工矿(园区、电厂、企业)、其他(粮食、矿产品、其他白货)共三大类八小类进行整理分类。
执行(Do):按照项目前期基础、与相关规划政策法规的符合性、运输需求保证、技术可行性、建设主体和资金保证等5个因素组成的项目筛选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形成2020年、2025年“公转铁”规划方案。
检查(Check):多次征求各盟市、自治区各部门、各路局意见和召开技术评估会议,最终形成2018年—2020年“公转铁”实施方案。
处理(Act):内蒙古自治区铁航办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公转铁”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正式文件并组织各盟市实施。
加强规划审批后与国土、铁路等部门衔接:建议本规划审批后,将其纳入土地规划控制和审批,为下一步项目顺利实施奠定基础;同时与国铁集团、铁路局及企业铁路运营主体作好衔接,便于下一步合力推进项目建设和运营。
持续跟踪规划项目前期研究以加快项目实施和落地:对2020年拟实施项目,加快相关前置性手续办理,争取尽快核准;对2020年储备项目,若前期推进顺利且运量可靠、资金落实,可提前实施。
重点抓好鄂尔多斯、锡林郭勒盟等盟市煤炭专用线规划建设:对于内蒙来说,大宗货物运输煤炭首当其冲,要减少公路大宗货物,煤炭专用线作为规划和建设重点。因此,应重点抓好鄂尔多斯、锡林郭勒盟等煤炭主产区煤炭专用线规划建设。
在重视公转铁硬件规划建设同时,应尽快出台治超、环保、金融等软措施:本规划主要解决专用线规划和集运线路补短板等硬件规划和建设,实施方案能否落地,应有公路治超、环保措施、金融手段等软措施相配套,应加快这些软措施的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