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辉
(信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近年来,通过“双创”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扩大大学生创业就业、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然而,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和模式,在培养理念、教育内容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仍建立于注重传授明确系统的显性知识基础之上,忽视了创新创业领域存在大量隐性知识的事实及个性化培养的需求。因此,本文试图在隐性知识视域下思考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构建途径。
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又译为缄默知识、默会知识,由英国科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Polanyi)首次提出,据波兰尼的思想,人类的知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显性知识,即能以书面文字、图表或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知识,具有系统性、共享性、易传递性的特点;另一类就是隐性知识,是深植于个体及其心智模式,往往通过感官、直觉、体悟等方式获得,难以用理性思维进行分析和批判,具有个人性、情境性、体验性、难以通过正规形式加以传递等特点。波兰尼认为,隐性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知识类型,它们事实上支配着整个认识活动,是人们获得所有显性知识的“向导”[1]。
此后,隐性知识首先引起了一些心理学家的注意,他们将波兰尼关于隐性知识的哲学论述引入到实验和实践探索阶段,研究证明了隐性知识的存在并对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随后对隐性知识的研究广泛渗透到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并在学校教育、科学研究、经营管理、职业发展等活动中发挥出重要作用。随着全球范围内创新创业活动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创业教育研究者开始认识到隐性知识在创新创业领域大量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的事实。创新创业活动是一种高度创造性、灵活性、变通性的以实践应用和问题解决为导向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需要个体在融合多学科知识并亲身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直觉、意会、体悟、反思等智力活动积累出高度个性化和情境性的智力资本,这种智力资本大部分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
同时,创新创业人才的素养标准内在地决定了对个性化教育的需求,这需要突破国内高校长期盛行的大一统和同质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同质化严重而个性化缺失。近年来施行了一系列本科教育改革的政策和措施,如《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以及“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推动了个性化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进程。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在认识学生个性差异性的基础上,通过个性化的培养方式,在课程、教学等方面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多类型的创新创业人才。
目前许多高校尚未提出针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视同与其他专业和科目一样的教育内容,在培养理念上虽然有零星高校提出了个性化培养的表述,但缺乏具体内涵,培养模式实质上仍然向大多数专业的培养模式看齐,这种体现“计划”惯性,以集中统一授课、集中统一管理等为特征的教育是一种知识导向型的培养模式,这种知识主要是显性知识。这种基于显性知识的培养模式与隐性知识习得需要的实践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解决以及导师制教学等需求不相适应。同时,个性化教育理念上的模糊与实践上的缺失,造成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仍然依附在其他科目和专业的培养体系之上,课程教学体系壁垒重重,没有形成独立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不能够满足不同兴趣需要、不同层次以及不同创业阶段的学生的需求。
在隐性知识视域下,创新创业活动需要整合多学科的知识以创业中的相关问题为中心组织学习,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科学设计,形成独立有序、安排合理的课程体系;同时,为了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课程设置应该采取全覆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原则。而据本文调查,许多高校的课程结构是创业公修课、专业教育+创业融合课程、创业(大赛)指导的形式[2],即在全校性公修课中开设创业概论、创业原理之类的课程,然后在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等与创业有关的专业中开设创业课程,以及以创业大赛指导的形式实施创业课程。这样的课程结构,除了创业公修课能让全体学生初步接触到创业的有关理论知识以外,其他创业课程的对象仅仅局限于校内少数学生。此外,这些课程多以单科性的学科课程为主,课程内容以单科性、理论性、概论性内容为主,且是从原先企业管理类、职业规划类和就业指导类课程“改头换面”而来,实践教学内容较缺乏。
隐性知识具有依附个体的特性,难以通过系统的知识传授加以传递和习得,必须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以及与创业导师的亲密互动才能有效习得。从学期制看,国内高校学期普遍较长,学生难以灵活自主地安排学习与实践,这种从利于集中统一授课和方便教学管理角度出发的教学制度,很难达到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从学分制看,学分制的根本旨归在于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自由,包括选课自由、选科自由、选择学习进程与方式的自由,但从实际情况看,国内许多高校的学分制仅仅局限于统计“学习量”的功能,与学分制扩大学习自由的本质名不符实。从导师看,一方面很多高校校内创业师资匮乏,担任创业课程教学和创业指导的教师缺乏创业实践经验,甚至缺乏企业行业任职经验;另一方面,由于相关的薪酬、激励等机制不完善,引进校外成功的创业者担任导师也较为困难[3],这些因素造成导师制收效甚微。
隐性知识显性化及转移的规律要求,创业教学需改变传统的“教室”模式,采用灵活多样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性强、贴近创业真实情境的教学中增强创业体验,引起创业共鸣并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和内化为自身的创业能力。大多高校的创业教学仍然以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大多采取满堂灌的形式授课,而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企业创建模拟、一对一指导等方式运用较少。
波兰尼在提出隐性知识之初,认为隐性知识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往往无法通过明言加以有效传递,只有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摸索才能获得。想要通过学习行业手册或教条式的规则来掌握一种行业的诀窍是无法奏效的,例如酒类鉴赏家、茶叶鉴赏家或中医师的“望闻问切”诊疗技术,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体悟和反思以及在师傅的引导下,才能成为行业专家。1996年经合组织的年报《OECD 1996年科学、技术与产业展望》,将知识分成知事知识(know-what)、知因知识(know- why)、知窍知识(know-how)、知人知识(know- who),认为前两者可以通过阅读等方式掌握,后两者主要基于实践经验而获得,是隐性知识[5]。对于个性化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而言,有人能够创办企业,有人能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开拓创新做出不凡的业绩,这都是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应有之义,但开拓创新的实践能力是所有创新创业人才必备的核心能力,这种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重视隐性知识和个性化教育的作用。
在加强创业隐性知识习得和个性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应该围绕促进创业实践经验学习和个性化学习而做出科学的设计安排。首先,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是十分必要,这一层次和类型的课程重点在于起到创业启蒙的作用,让学生对创新创业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继而从内心产生认同感,引发学生的创业共鸣。在课程实施时,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避免理论性的灌输和空洞的讲授,多采用探究式教学,增强学生的创业体验感。其次,根据学科专业特点融入专业创业类课程,加强学科交叉与实践聚焦型课程的设置,同时打通学科专业壁垒,畅通资源共享,允许学生选修其他专业的创业类课程,为不同兴趣、不同特长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机会。其三,为那些知识能力突出,创业兴趣意愿强烈的学生设置创业深化类课程,提供进一步个性化发展的平台。这类课程旨在强化创业实战技能,培养实际创办企业的能力。
首先,应进一步推进学期制改革。尽管一些高校推出了学期制改革的举措,但这些改革与“以生为本”还存在距离。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传统学期制做出相应的改革,改革的最终形式不必要“一刀切”,各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灵活设计,但总的出发点是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更大的自由自主学习实践的空间。其次,要大力促进学分制改革,学分制改革的真正突破有赖于改变以计划统一和刚性管理为特征的专业教育体系,只有革新这种专业教育体系,学分制改革才能脱胎换骨,真正为学生创造学习的自由。其三,要完善创业导师制,这种密切的师徒制教学,通过“学中干”“干中学”的隐性知识共享模式,为创业导师发现学生兴趣特长而因材施教以及学生习得创业导师的隐性知识创造了良好条件。要从培养校内导师和引进校外导师两方面着手,组建一支稳定的导师队伍。
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往往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和个性人格的养成产生不同的影响。有心理学的研究证实,创业教育组织方式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显著影响,实践性强的创业教育组织方式比灌输式教育更有效[6]。国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领先的国家,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普遍采用了适应创业学习需求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商业计划书写作、企业创建模拟、试错法、基于问题的学习等,其共同特征在于创造贴近创业真实情境的条件,让学生亲身实践和亲身体验,体悟并积累创业隐性知识。因此,要借鉴国外的先进举措和经验,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大胆探索,改变压制和束缚学生个性的灌输式、“一言堂”教学模式,满足创业学习的实践性、情境性及体验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