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持续推进电价改革,进一步提升输配电价核定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和《区域电网输电价格定价办法》,这次改革不仅对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影响深远,同时也是实现基于规则的现代监管的里程碑事件。文章在分析输配电价改革对电网企业成本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投资管理和预算管理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财务管理策略,即建议电网企业積极满足改革需求,主动适应监管要求,加强标准成本管理,建立有效的投资决策方法,及时强化预算体系,完善有效资产管理。
[关键词]输配电价改革;电网企业;财务管理
1 问题的提出
为进一步提升输配电价核定的合理性,2020年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出台了《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和《区域电网输电价格定价办法》。与传统的基于购销差价的输配电定价方法不同,此次出台的《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明确指出:省级电网输配电准许收入由准许成本、准许收益和税金三部分构成。
输配电价改革改变了电网企业的盈利和经营管理模式,直接影响了电网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电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电网企业必须全面分析输配电价改革对本企业的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策略。
2 输配电价改革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输配电价改革对电网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成本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投资管理和预算管理等方面。
2.1 对成本管理的影响
输配电定价成本由折旧费和运行维护费两部分构成。输配电价改革前后折旧费和运行维护费对比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准许成本的核定范围和标准更加严格。输配电价改革前,对于准许成本的核定范围,我国并没有明确界定。改革后,《输配电价成本监审办法》的出台使得范围具体化,该文件不但详细说明了准许成本的构成和定义,而且列示了不得计入输配电价成本的项目。其次,分电压等级和分用户类型核算成本。随着《输配电价成本监审办法》的颁布和落实,输配电价成本的核算日益严格。由于定价成本的出现,电网需要对成本进行分摊,以此确定不同用户和不同电压等级的输配电价。
2.2 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
输配电价改革对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的核定范围更加严格。输配电价改革前,电网企业的有效资产包括所有资产,改革后有效资产的范围变窄,企业也无法再对所有资产计提折旧。该文件明确规定,进行过清产核资但未经财政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输配电固定资产不是有效资产,其折旧费用也不许计入输配电定价成本。
2.3 对投资管理的影响
输配电价改革后,电网企业的盈利模式发生改变,之前是用购销价差乘以售电量来核算收入,现在则用准许收入来确定。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我国电网的发展已从增长期过渡到平稳期,但是电网企业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如部分供电地区存在安全隐患、供电设施不够完善、农网低电压问题等。电网发展需求的持续增长和经营压力的不断增大,也对电网的投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4 对预算管理的影响
预算应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一致,并具有数量化和可执行化的特征。电网企业的资产分布范围较广,营运环境较复杂,管理成本和维修成本较高,其预算管理能力通常受到多方面制约。输配电价改革后,《输配电价成本监审办法》对输配电价成本构成做了详细的规定,这使得预算编制有理可依。
3 输配电价改革背景下电网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3.1 结合项目分析动因,加强成本分类管控
电网企业应加强对输配电成本的分项管控,严格控制成本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的各个环节。事前强调成本管控的重要性,《输配电价定价成本监审办法》细化了固定资产分类定价折旧年限,规定固定资产残值率按5%确定。在成本发生时,电网企业应确保准许成本控制在标准值内,并在发生时正确计入。成本发生后,应按用户类别和电压等级合理归集成本,分析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间的差异,结合成本动因消除差异。此外,电网企业应深入分析折旧率政策、公司经营效益和利润水平三者的关系,努力保障公司输配电的准许收入最大化且实现逐年稳定增长。
3.2 积极配合监管要求,强化有效资产管理
第一,开展固定资产电压等级分类。电网企业要对资产信息建立多维度实时控制体系,根据输配电资产的功能、电压等级对资产统计和分级,依据国家出台的定价政策合理定价,建立输配电电价与固定资产电压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可以与电价定价制度等具有良好的匹配性,实现定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第二,加强电网资产处置和报废管理。一是制定年度资产报废计划,使用资产多维系统展示平台,对资产进行数据分析,监测逾龄资产的情况,控制报废规模;二是对未满折旧年限的资产优先进行改造,减少提前报废;三是使报废资产的退出管理过程规范化,获得实物管理部门的书面批准后按程序处置资产,确保资产管理与价值管理的有效衔接。
第三,细化用户资产接收策略。对于实质上已经承担安全风险和维护责任、已纳入运行维护的电力资产,应制订详细计划并及时接收,对于存在法律风险的用户专线等资产,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资产安全评估,然后考虑是否接收。输配电价改革以后,准许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接收的用户资产不是有效资产,但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接收用户资产可以提高电网企业的竞争力,降低运营和维护的成本,对电网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3.3 把握政策市场脉络,深化精准投资管理
第一,转变完善组合工作体制,协同做好规划工作。随着输配电价改革的持续推进,国资国有企业监管日益严格,输配电价改革已由“建机制”转入“强监管”,电网企业应摒弃原先的自主决策理念,积极与政府等有关部门沟通,在制定规划时,既能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又能考虑政府立场,适应当地经济发展。
第二,多维优化投资结构,满足核价参数要求。电网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投资效率效益为核心,科学决策电网投资安排,重点考虑项目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避免无效投資和低效投资。此外,电网企业应统筹投资能力和投资结构,准确测算电网的投资能力,并与投资需求进行比较,根据实际情况适度扩大或缩小投资规模。
第三,科学安排投资时序,促进电网有效投资。电网企业应深入了解各部门对投资的诉求,综合考虑电网的投资能力与各区域的成本支撑能力和发展目标,对重点领域、刚性需求项目优先投资,在保证不超过输配电价定价规定的投资额度前提下,寻求合理的投资回报,促进企业健康运营。
3.4 突破内部业财壁垒,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电网企业的预算管理应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业务计划有序开展,以业务为先导,以财务为协同,将预算管理嵌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领域、层次和环节。电网企业应以年度为时间单位,各区各省编制预算,再由总部、省公司两级评议。在制定预算前,单位应先明确经营策略,再分级制定,逐级汇总。此外,电网企业需要精确预测收益率,根据需要调整机制控制准许收入,减少实际投资与规划之间的差异。对于管理人员,电网企业应使其明确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在执行战略时,赋予员工一定的灵活性和规则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EB/OL].(2015-03-15)[2015-03-22].http://www.china-nengyuan.com/news/91900.html.
[2]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的通知(发改价格规〔2019〕897号)[EB/OL].(2019-05-24).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9/content_5421551.htm.
[3]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输配电价改革情况调研报告[R].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18.
[4]陈凯,李效臻,黄康任.输配电价改革:电价、电量与投资关系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7(4).
[5]田廓,王蔚.输配电价改革条件下的电网精准投资策略[J].智慧电力,2018,46(10).
[作者简介]赵雪阳(1996—),女,湖北宜昌人,研究生,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