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突发造成了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给我国社会消费品行业带来了重大冲击,整个行业零售总额大幅下降。在此背景之下,文章分析此次疫情对我国社会消费品行业的影响,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结论表明,此次不确定性对我国社会消费品行业的影响是可管可控的,在相应的措施下,社会消费品行业能够实现自身的转型与发展。此外,整个社会消费品行业在汲取了来自经济系统外部因素冲击的经验和教训之后,有利于实现自身长期、稳定、均衡的发展。
[关键词]不确定性消费;社会消费品;对策
1 前言
1.1 特殊时期的经济不确定
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不确定性,主要是指经济系统内外部出现的较大矛盾不能调和,从而使得经济增长面临着较大压力。在不确定性带来的经济增长压力下,国家通常使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加强各类宏观政策之间的协调来平抑危机。当前我国出现的经济不确定性,有着特殊的情况,那就是新冠肺炎疫情这种比较罕见的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此次的不确定性,波及的空间面积很广,涵盖整个国家。但在我国的党和政府领导管控下,其对于经济社会的影响是可以调控的,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它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有限,属于一种短期的经济波动。因此,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并不是经济危机那样的运作机理,它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种外生冲击。
1.2 受波及的社会消费品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要求,纳入统计指标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企业或单位与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交易性质的实物商品,以及提供的餐饮类服务,并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下降20.5%
若无特殊说明,本文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扣除了价格因素后实际更是下降了23.7%,这种波动是很罕见的,尤其是餐饮行业下降的幅度,更是达到了43.1%。相比而言,网上实物商品零售额的增幅为3.0%。总体而言,这次疫情造成的经济不确定性对于我国社会消费品行业的影响十分巨大。
1.3 本文的写作意图
社会消费品行业变化关系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从而保障整个行业的平稳和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基于相关的统计数据,在众多学者前人的研究成果上,特别是立足于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特殊条件导致的短期经济波动形势,分析此次疫情对我国社会消费品行业的影响,并为以后的突发事件导致的经济波动采取科学的方法来应对提供启示。
2 文獻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社会消费品行业的研究比较丰富,他们大多着眼于社会消费品总额的增减变化,利用可量化的数据来研究社会消费品行业的发展状况,并且在基于社会消费品总额的变化中,探讨其影响原因、思考其对策和未来发展方向。他们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方面:一是总体收入水平会影响消费。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极其重要的因素(法丽娜,2010;汪伟等,2013),居民收入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消费数量,收入减少,理性消费者会选择抑制消费。二是保障机制对居民消费也有重要的影响。有学者(张舒,2019)从社会保障的视角指出,社会保障基金收入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正向联系,良好的社会保障机制能促进消费。同时,作为社会基本保障补充的保险业的发展也能够促进居民消费(张风科,2011)。三是政策是影响社会消费品行业的重要因素。有学者(胡永刚等,2013;Hafedh Bouakez等,2007)指出,财政政策通过生产性增加收入、挤入居民消费,公共支出与私人消费增长有积极效应,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能促进消费。另外,灵活的货币政策也是促进消费增长的重要原因,其能够打破经济社会面临的流动性约束(万广华等,2001;叶海云,2000),包括灵活的存贷款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发行量等,流动性的释放能够促进居民消费。四是总体的市场环境十分重要。健全的市场秩序(黄彦,2011)是促进居民消费的重大因素,居民更乐意在规则完整、体制健全的市场中进行消费。同时,消费者信心(孙红英,2010)在宏观经济环境中能得到无形的强化,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五是网络购物是利于扩大消费的新模式。有学者(张露丹,2019)指出,网络新零售已经颠覆了传统零售业的局限,它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促进消费增长。六是总体经济水平对消费也有影响。有学者(张颖等,2011)指出社会消费品总额和GDP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后者是前者的格兰杰原因。除此之外,有很多学者关注社会消费品总额的预测,他们提出了很多方法对未来趋势进行估计,以做出决策。比如,Gm—Markov修正模型(丁宏术,2014)、状态空间建模法(秦伟良等,2008)和时间序列模型(李宝慧,2000)等。
众多学者对社会消费品行业的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减最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其代表的整个行业的发展变化,不管是关于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还是未来发展的预测,尤其是对当下流行的网络零售的研究,都十分必要。但是,学者们的研究很少注意到经济不确定状态下的社会消费品行业的发展状况,这个缺口正好成为本文研究的切入点。
3 不确定性波及的社会消费品行业
3.1 行业的不确定增加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不确定性,不仅是对经济运行状态的不确定性,更是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的国家政策,以及由政策带来的生产和消费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增加,使得原本十分复杂的经济环境变得更加波云诡谲,居民的消费处于举棋不定的局面,最终更多地选择削减消费支出。理性经济导致人们在考虑到未来不确定事件时,会压缩当前的消费,以应对未来的不时之需。消费压缩使得整个社会消费品行业发展不景气的形势愈加深沉。并且,经济的不确定性不仅是对经济系统内部因素的不确定性,而且是对经济系统外部因素,诸如政治政策、社会环境等的不确定性,它是各种因素复合后的产物,是抑制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人们对经济运行状态的预期并不一定是准确的,对于这种非确定的因素,人们有一种天生的动力去缩减消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波动的严重情况和持续时间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的现象中来。
3.2 增速下滑,总量下降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短期经济波动明显带来了社会消费品行业的不景气,社会消费速度下滑,总量下降。人们当期的收入减少,预期收入的不稳定性增加,会压缩支出,减少消费。并且,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性,消费总量的下降程度明显。而且,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呈现出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的态势,尤其对城市的影响更甚。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城市消费品零售额比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多下降了1.7个百分点。显然,城市消费力的衰减幅度大于农村。增速跌至负增长的结果之一就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下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下降是经济波动过程中最为直接的表现之一,因为消费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时刻地影响着居民的经济决策,经济不景气,居民会缩减消费。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都十分重大,不但影响着整个行业的正常发展,而且对于整个行业的结构调整,以及由此导致消费领域的升级都带来了影响。
3.3 消费形式和结构的变化
除了速度和总量下降以外,还有就是消费形式和结构的变化,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新冠肺炎疫情状况的特殊回应。和传统的经济危机引致的经济波动不同,此次经济波动对于消费形式的偏颇程度尤甚。由经济内部因素导致的波动在社会消费品行业的表现是普遍的、带有基本面性质的全面消费缩减。而由此次疫情引发的经济波动,突出地表现在消费形式上有选择的增减。由于消费者几乎不能外出消费,通过“网络平台+快递”形式的消费成为此次危机中最为重要的消费形式。盒马鲜生、京东超市等各种网上购物平台消费异军突起,就是利用了网络购物和快递两者组合的形式,使得居民的消费方向更多聚焦在线上。
在消费形式变化的同时,消费结构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消费结构的变化亦带有疫情期间的色彩,即是一种选择性消费。比如,人们对餐饮类行业的消费出现爆炸式下降,在电商平台上商品的消费增加,对医疗卫生用品的消费在经济不确定的情况下增长。消费形式和结构的变化也成为本次经济波动中突出的表现之一。
3.4 餐饮业的骤降
由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经济波动诱发源。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本身具有传染性,使得在国家政策管控和居民不愿外出就餐的双重原因之下,餐饮行业的销售额骤降,其下降幅度达到了惊人的43.1%。餐饮行业销售额的下降是整个社会消费品行业中,下降幅度最为明显的领域,其銷售额的缩减对整个社会消费品行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很大。对于此次由经济系统外部因素引发的经济波动而言,餐饮业的骤降具有鲜明的特征,营业额急速下滑,降幅可谓前所未有。显然,在我国非疫情期间,餐饮行业的发展是处于一种稳定增长的态势,即使波动也是小幅度的调整,加上节假日期间,整个行业繁荣程度应该说是一年中的旺盛时期。而受疫情影响,使得餐饮业增加值锐减,触及到了冰点。餐饮业作为社会消费品行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大幅下降对于整个社会消费品行业来说无疑是不利的。
3.5 网络零售的一枝独秀
对于传统的社会消费品行业而言,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对于网络新零售模式而言,其受波及的程度远不如传统的实体消费品领域,网络购物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有着比较强烈的正向影响。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在广受影响的社会消费品行业中,纳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内的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了3%,这在除了粮油等基础必需品领域外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都在大幅下降的局面中,显得格外突出。因此,在网络购物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中,网上零售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调整支撑作用。要强调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短期的经济波动中,不仅仅是总体消费额的减退,而且是消费途径的转换,这种转换使得网上实物销售额不降反升,即更多地依托线上消费平台提供的商品,这点区别于经济系统内部因素变化带来的经济波动。
4 应对策略
4.1 保障居民收入增长
收入和消费有强烈的正向关系,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最为主要的因素之一。不管是经济波动期,还是正常的经济增长期,要促进消费增长,必须保障居民收入合理有序增长。不仅要使得当前居民收入增长,而且要保障居民未来收入预期的稳定,这样才能促使其扩大消费。在扩大收入增长的同时,要扩大社会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在橄榄型的收入结构中,消费增长效应明显。
在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特殊时期,面临着延迟复工的局面,因此要保障居民收入的增长,需适当地放宽补贴政策。一方面是为生产者提供生产复工绿道、减少其复工成本,使之有利于职工福利的贴补;另一方面是对消费者的福利填补,通过转移支付等政策手段给予一定的津贴等,使之有剩余资本去扩大消费。总之,就是要保障居民收入的增长,不仅是居民工资额的增长,而且是作为工资互补的福利的增加,使得居民综合性收入能够增加,促进消费增长。
4.2 稳定消费者信心
在经济不确定性中,消费者信心是影响社会消费品总额增减变化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在经济波动期,消费者大多不敢消费。如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震荡,消费者信心受挫,当时经济低迷,消费减退。同样,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波动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主要就是消费者信心不足。
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要稳定消费者信心,重要的就是要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不仅要加快完善一般的社会保障机制,还要完善疫情等非常时期的社会保障机制,包括失业保险的及时跟进、给予的特别时期的交通食宿补贴等。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不仅仅是给予消费者一方的,而且是给予生产者一方的。并且,通过对生产者的保障可以在生产中把部分福利转移到消费者手中,比如给企业招聘用人、吸纳就业提供补贴,给予企业特殊时期的政策优惠等,使得企业生产顺利进行,继而使得消费者信心能够在经济波动期得到稳定,促进其消费增长。
4.3 打造良性的市场环境
居民要有足够的动力去消费,需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秩序,使得整个市场环境是极有利于消费者进行消费的。市场环境的友好程度左右着居民消费的取向,一个健全完善的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对于促进居民消费的作用是潜在而重大的。目前,我国的市场环境经过不断的发展,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对于一小部分市场难以监管到的地方,还存在着法律法规难以监管和实施的漏洞。譬如,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通过微信朋友圈囤积口罩,甚至售卖假口罩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给消费者带来了重大的福利损失,对于类似的市场监管需要加强。
此外,良性的市场环境有利于消费者理性消费行为的培养。从长期来看,良好的消费行为有助于推动消费的稳定增长。更为重要的是,良性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增强消费者的预期,从而使得广大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状况产生良好的估计,促使其增加消费。
4.4 实行灵活的经济政策
促进消费增长,需要采取多种综合性的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就业政策等。同时,要发挥政策良好的互动作用,增强政策有效性。
财政政策主要是给予生产者一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在新冠肺炎疫情困难时期给企业减负,使之能够平稳地渡过非常时期,促进其提供各种就业岗位、稳定生产等。比如给受到重大影响的餐饮企业提供一定的政策优惠,给予生产企业税收减免,或提供高效便民的在线办事服务等。财政支出扩张会带来预期向好,居民消费增加。货币政策则主要是要保障经济活动所必需的流动性,使得经济体系能有条不紊地运转。在经济低迷期间,保持资金流动性极其重要,流动性不足会导致内需减退,消费难以扩大。央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促使贷款利率下调,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保持充裕的流动性,用于支持生产和促进消费,就是很好的例子。同时,货币政策也要保障信贷体系的稳定运行,使得生产性贷款、消费性贷款能够顺利发放,促进消费行业的复苏和发展。在稳定和创新信贷体系的前提下,整个社会需求锐减的局面会得到缓解,从而起到缓冲作用。最后,就业政策既要保证厂商用工需求的满足,以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消费品;又要保证职工的收入增长和长期发展的实现,以促使其敢于消费。比如保障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完善就业指导和培训、畅通就业市场等,这些就业政策无疑是从基础性层面促进社会消费的。
当然,我国社会消费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是各种经济政策合力下的结果,需要各种政策的相互配合,需要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不能出现相互抵触的情况。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的有效性,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4.5 有效利用网络购物平台
在此次经济波动中,社会消费品的网上销售额受到的波及较小,网上实物商品消费仍然保持增长态势,这体现出了网络购物平台在经济波动过程中稳定消费的作用,网络购物的发展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网络平台消费额增速已经超过了实体行业的消费品销售额增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消费者不能外出消费,导致实体消费集体受挫。而网络购物平台,通过网上下单和快递送达模式,保障了居民日常的消费需求。和实体消费相比,网络实体商品消费实际上在经济波动期呈现出了逆增长的趋势。这种趋势极具意义,它不仅意味着网络购物是对实体消费的一种有益补充,而且意味着网络购物能够弥补实体消费所不能涉及的时空环境,促进社会消费品行业的发展。因此,大力鼓励和发展网络消费模式,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而且是它在关键时期能够发挥其特有促消费、稳增长的作用。
另外,随着信息时代的深入发展,网络购物能弥补传统消费中信息不对称的窘境。通过网络搜索,能够方便快捷地得到所需要的经济信息,相当于网络提供了一个信息较为对称的平台。比如在当下的淘宝APP上,几乎你能想到的所有东西都能被搜索到,这就是网络购物对于促进消费增长的独特作用。因此,深入挖掘和开发网络购物平台,是有利于促进消费增长的。
4.6 深化供给侧改革优化消费结构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还有一点不能忽视的是,消费结构没有得到优化,需要推动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不仅要做到保障供给,而且要使得供需之间的匹配度得以提升,使得供给能够满足不断变化和升级的消费需求,改变价高质次的产品局面,引领社会消费的健康发展。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对医疗行业的消费力度急剧增长,使得医药股价飞奔,这些特征体现出了消费结构的非均衡化发展。因此,有必要继续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逐步过渡掉部分社会所不需要的生产,更加突出被社会所需要行业的生产,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更为重要的是,供给侧改革会促进消费结构的优化。以供给侧改革带动需求侧优化,这不仅对社会消费品行业量的增长有所裨益,更是对社会消费品行业质的提升有牵引作用。供给侧改革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从而优化消费结构,促进消费升级。供给侧改革对社会消费品行業的发展作用是长期的,具有卓越功效。从长期发展来看,必须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其作用和效果将会促进整个行业的持续繁荣。
5 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经济不确定性是由经济系统外部因素引发的,此次经济波动带给社会消费品行业的冲击总体可管可控。非经济系统内部因素的系列反应引发的经济衰退,在各个经济主体的积极应对下,尤其是政府的管控之下,是能够比较快速地促进消费回暖的。
此次经济波动带给社会消费品行业的冲击主要有:行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形势严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和总量的下降,消费形式和结构发生转变,餐饮行业中的零售额骤降,网络零售受疫情的影响较小,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还保持增长。因此,对于应对策略:其一,要保障居民收入的合理有序增长,只有收入增加才有可能增加消费,促进整个社会消费品行业的发展;其二,要充分利用社会保障机制稳定消费者信心,使得其敢于去消费;其三,要提供良性的市场环境,给消费者一个良好的消费空间,当然也可以用模型来预测未来经济形势,以做好应对准备;其四,国家要施行灵活的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就业政策等,调动广大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促进消费;其五,要顺应当下网络购物发展的趋势,从网络购物模式中汲取有利于克服消费低迷的因子;其六,要继续深化供给侧改革,优化整个社会消费品行业的消费结构,这有利于整个行业长远健康、持续有序的发展。
应当看到,由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不确定性有着其特殊性,它区别于一般经济波动中所呈现出来的特征。但此次的危机管理事件,也给社会消费品行业的正常运行敲响了警钟,它促使整个行业重新审视各种因素(包括经济系统内部的和外部的)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使得其能够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中不断汲取经验教训,化风险为机遇,实现自身的革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彦斌,王兆瑞.经济下行压力下的风险研判及宏观政策应对[J].经济纵横,2019(1):58-68.
[2]叶初升,陈晓佳. 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不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N].光明日报,2020-02-12(11).
[3]法丽娜.关于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增长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0(5):32-35.
[4]汪伟,郭新强,艾春荣.融资约束、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与中国低消费[J].经济研究,2013,48(11):100-113.
[5]张舒.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影响因素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9(3):3-6.
[6]张风科.中国保险业发展与消费增长的关系研究[J].保险研究,2011(12):18-25.
[7]胡永刚,郭长林.财政政策规则、预期与居民消费——基于经济波动的视角[J].经济研究,2013,48(3):96-107.
[8]HAFEDH BOUAKEZ,NOOMAN REBEI.Why does private consumption rise after a government spending shock?[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2007,40(3):954-979.
[9]万广华,张茵,牛建高.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与中国居民消费[J].经济研究,2001(11):35-44,94.
[10]叶海云.试论流动性约束、短视行为与我国消费需求疲软的关系[J].经济研究,2000(11):39-44.
[11]黄彦.基于ARIMA模型的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11(11):31-37.
[12]孙红英.我国消费者信心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指数关系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6):48-49.
[13]张露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影响因素探讨[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7):48-49.
[14]张颖,施一帆.消费品零售总额与GDP的长期均衡及因果关系——基于中国改革开放30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1(10):54-57.
[15]丁宏术.基于Gm—Markov修正模型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测[J].统计与决策,2014(14):70-72.
[16]秦伟良,姚如一.基于状态空间建模法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测[J].统计与决策,2008(10):16-18.
[17]李宝慧.用時间序列模型对社会消费品指数的规律进行研究和预测[J].统计研究,2000(1):53-55.
[18]王健.建立放心市场 促进理性消费[J].人民论坛,2019(14):33-35.
[19]宋晓玲,邓谞婵.网络购物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动态影响——基于EG两步法和误差修正模型的经验研究[J].消费经济,2016,32(3):13-16,23.
[20]李骏阳.当前我国零售行业发展态势和供给侧改革[J].中国流通经济,2016,30(11):5-11.
[21]周文,倪瑛,常瓅元.中国消费者境外消费的特点、成因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学术研究,2016(6):92-96
[作者简介]冯国鸿(1995—),男,汉族,四川宜宾人,就读于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分析与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