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敏 周珣 安徽省阜阳市政府幼儿园
创造型人才是祖国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标志是具有思维的奇特性和独创性、想象力丰富、勇于开拓、自信、自制力强等。而这些宝贵的品质是在幼年的生活、学习、游戏中获得的。作为幼儿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抓住时机,选择最佳途径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谈到幼儿的创造性活动和创造力的培养,可能有些人会认为,幼儿能有什么创造力,不需要人照顾就不错了。对于幼儿来说,创造究竟意味着什么?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研究,我认为幼儿的创造力不等于“发明”,它并不意味着制造出那些让成人都感到目瞪口呆的“新产品”,而只是一种对任何事物都抱有的“好奇”。实践证明 ,创造并不是少数人才有的东西,而恰好是人在生活的早期所具有的一种非常普遍的潜在能力。幼儿的思维发展处于具体形象阶段,较少受思维定势影响,想象和创造处于大爆发时期,教师应多加关注和培养。
目前,有些教师和家长,恪守过去的教育思想,要把孩子培养成为“听话”“老实”“不淘气”的“乖孩子”。有的家长宠溺孩子,习惯包办孩子的一切生活和学习,不给孩子任何动手操作的机会。还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把孩子看成是父母寄托幻想的机器,实现个人愿望的工具,对孩子过早进行超过自身实际能力的培养。当今社会,小孩听大人的话,一般是对的。但是如像上面说的那样,父母说一不二,一切包办,孩子想问题、办事情都必须在父母规定的框框里,不敢越雷池一步,长此以往,孩子就失去了独立活动、独立思考的机会。他们就会完全依赖父母,听成人摆布,丧失自主性、自信心,也就很难产生创造的思想和火花。
所以,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和教育观,尊重孩子,给孩子留有足够的独立、自主空间,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们要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爱好去选择活动,鼓励孩子大胆尝试、探索,激发幼儿的创造信心,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
创造力源于好奇心,好奇心是科学发明的巨大动力。当著名科学家牛顿看到熟透的苹果落到地上时,这一现象立刻引发了他的好奇心,于是他开始进行探索研究,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小时候看到壶中水开了,壶盖被水蒸气充得噗噗响,他很好奇。经过长期研究,他发明了蒸汽机,导致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幼儿有着十分强烈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驱使他们去探索、去刨根问底。他们对任何事物都非常好奇,喜欢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探索。然后询问成人:为什么是这样的?为了寻求答案,他们往往拆卸物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多增加对幼儿的兴趣点的关注,尤其是孩子自主萌发的好奇心,要予以保护和合理引导。
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个方面。物质环境是指要为幼儿表达新颖、独特的思维和创造性“成果”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如绘画用的纸张、颜料和画笔;雕塑用的粘土和橡皮泥;剪贴用的彩纸和剪刀;可供幼儿操作创造的低结构材料等等。心理环境是指存在于幼儿周围并对幼儿心理发生影响的环境,包括心理氛围、人际关系及幼儿园文化等。孩子在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中易产生积极情绪,敢于表达,乐于进行想象和创造活动,有利于幼儿全面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我们班有一个小女孩,她的父母关系不好,经常打架、摔东西。她每天回到家就要小心翼翼地看父母的脸色,在教室也是自己坐在一旁闷闷不乐。当我们问她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的时候,她说,希望父母不要吵闹。她的心理是压抑的,哪里还能产生创造的愿望呢?
我们还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为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信息资源。我们通过阅读科学画报、上网浏览等方法,搜集一些科学创新方面的资料,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开拓其视野,为其未来的创新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只有适宜良好蕴涵着创造因素的综合环境,才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最好的方法是让其处在一个创造的氛围之中,接受耳濡目染的熏陶,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为此,我们经常给孩子提供一些物品,指导他们玩角色游戏,在角色游戏中引导幼儿创造性地“以物代物”“以人代人”。在“以物代物”游戏中,同一张纸条,孩子在玩购物游戏时被当作钱,在玩电影院游戏时又被当作电影票;又如孩子在玩“公共汽车”游戏时,“小司机”先用帽子当方向盘,再用帽子当扇子,后用帽子当票夹。在“以人代人”的游戏中,同一个孩子在游戏中能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小明正在扮服务员。当他听说“炊事员”人手太少了,他又去扮演“炊事员”。又如,我们观察到孩子们在玩打仗游戏时,“解放军”和“敌人”的角色也是经常互换的。这些都是幼儿创造性思维的体现。
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还要在动字上下工夫,如:我们经常引导幼儿用收集来的废旧物品进行手工设计制作活动,鼓励幼儿最好设计得与别人的不一样。对每一个孩子的构思,我们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将他们的作品放在“奇思妙想大比拼”栏目中展出,使幼儿充分体验设计制作带来的成功和喜悦。我们还不失时机地引导幼儿欣赏同伴的巧妙构思和设计制作的各种作品,使幼儿对手工设计制作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也经常与家长共同设计制作一些作品,并经常将作品带到幼儿园让大家欣赏。每个孩子都会用滔滔不绝的语言介绍自己的作品,在发展幼儿创造思维的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幼儿充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同时他们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能力也得到提升。
所谓创造发散性思维,就是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得出多样的新颖答案。孩子的创造力以发散思维为核心,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可多加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如:我们经常训练孩子在圆上添画、正方形上添画、长方形上添画,在各种图形上添画等。即使是吃一块饼干,我们也要不失时机地训练孩子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启发孩子先设计一下,把饼干咬出自己想要的形状,然后再吃掉。我们经常和孩子们一起做一些想象性游戏,鼓励孩子们画一些富有想象力的意愿画,还经常鼓励他们自编故事、歌词和舞蹈动作,鼓励孩子们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各种东西。经常给孩子提供开放性问题,激发孩子从多角度思考。这些活动的开展拓展了孩子们的创造思路,培养了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而幼儿是我们民族的未来。让我们悉心呵护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造力,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用自己的行动去优化孩子们不断创造的环境吧!让孩子们创造的智慧火花永远闪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