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平 张巧云
摘 要:班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加强班风建设是加强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也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需要。高校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班风建设新模式,丰富班风建设内涵,以优良的班风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高校学生;班风建设;策略研究
一、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和功能
班级是大学生共同学习和生活的基本群体。也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单位。班级的长期性,稳定性和向心力是其他学生组织形式所不能替代的。班风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班级建设和学生的个人发展。每个学生都应该认识到班级建设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对班级建设的责任和义务。高校管理者应积极引导班级学生认识和发挥班级集体的作用,引导学生明确班风建设对大学生成长发展的意义。
二、建立起明确的班风建设目标
班级目标是班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健全的班集体应该有明确的目标。一个纪律严明,团结和谐,班风良好,奋发向上的班集体,离不开班风建设。班级学生有明确而积极的学习目标和意识。有了良好的班风,也会带动班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风和考风,从而带动全班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清楚地知道班风建设目标,调动每个班级成员围绕班集体和班风建设目标,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班风目标要与班级实际相结合,要鼓励班级学生围绕班风目标的实现展开讨论,如“踏实勤奋,团结进步”,“勤奋求是”,“好学笃行”,“团结,努力,进步,成才”等富有特色的班风。要抓好集体舆情,强化观念,使班风目标深入人心,以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全班同学的思想和行为。
三、班风建设策略研究
(一)对班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载体和突破口,“素质教育课”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校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素质拓展训练,党团主题教育活动,社团活动,暑期“三下乡”活动等教育渠道,充分发挥素质教育课程的育人引领作用。
(二)培养班级学生的团队意识
“00后”大学生敏感好奇,追求时尚,努力摆脱外界的束缚和干扰。他们有强烈的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内在需求,期望得到理解和认可。因此,对于“00后”大学生来说,培养团队意识和协调能力是他们未来必备的素质和要求。良好班风的形成和弘扬,有赖于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高校学生政工干部要始终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以学生为主体,以班级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演讲比赛,辩论赛,职业技能竞赛,文艺演出,知识讲座等,也可以组织与专业课和不同专业课的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学习生活经验,加强班级之间的联系,使班级学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班委周围,形成向心力,培养团队精神。
(三)强化宿舍管理和文化建设
在宿舍安排上,要将班级学生集中在同层,同层,相近的房间内,以利于班级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宿舍生活习惯,形成自主学习,交流合作的氛围。加强宿舍硬件设施,为班级学生在宿舍开展集体活动提供活动室等必要的基础条件。注重文化引领,用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教育学生。党团进宿舍,充分发挥党员和学生骨干的作用,探索完善以宿舍管理和宿舍文化促进学生素質提升的有效模式,把宿舍作为提升学生班风的有效载体。
(四)拓展班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渠道
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在生活中地位和重要性的日益提高,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少数大学生沉迷电脑游戏,在网络世界中不能自拔,也是班风建设,学风建设的“顽疾”。大学生班风建设要积极应对。因此,一方面可以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学习痛,学习强国,微博等,建立班级学生互动的网络平台,拓展班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另一方面,学生政工干部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解疑释惑,解难解惑。如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信息,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指导,招聘信息等,正确引导学生关心热点问题。最后,要加强学生网络道德和法制教育,引导学生文明,有序上网,积极使用班级网络平台,自觉维护班级网络平台,让学生在班级网络平台中感受到学生之间的亲情,信任,温暖和老师的关心,帮助,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和发展。
(五)加强课堂自律意识
班风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课堂是传播知识的神圣殿堂,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场所。课堂教学是实现教与学最有效结合的基点。如果班级学生上课纪律松懈,如睡觉,玩手机,听音乐,吃零食,交头接耳等,就会扰乱正常课堂秩序,影响教师上课和学生听课。因此,在班风建设中,要特别重视班级学生的课堂学习氛围,形成尊重老师,尊重学生,认真上课,认真听课的课堂氛围。同时,教师也要在教学中育人,让学生保持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对经常迟到,早退,逃课的学生,要及时反馈情况,提出处理建议。
结束语:班风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学院、班级的全体师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积极落实。在学风建设过程中要探索尝试新方法,全员参与,班级优良学风才能全面建成。
参考文献:
[1]朱海璐,周惠玉.新时代大学生班风建设的策略探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06):163-164.
[2]何菲菲.如何开展高校班级学风建设[J].年轻人,2019(12):76.
[3]印璇.以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J].北方文学,2018(36):143.
[4]徐玄.高校班级管理中班风的塑造[J].明日风尚,2018(0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