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因为文化背景等多方面的差异,促使文化传播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艺术设计方式、内容与文化传播诉求不相配等现象,而这也会直接对文化传播工作实施效果造成影响。为了有效改善这一现象,本文则对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艺术设计传播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艺术设计;传播方法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各个国家文化交流也开始变得越发的频繁,跨文化传播现如今也成为发展重要趋势,在不同文化传播与交流实践期间,设计随着文化传播潮流、借助于各式各样的渠道和媒介有效传递出具有特定价值观的设计符号,也成为艺术设计新思想。身处在跨文化传播背景之下,因为受到不同地域信息、受众以及媒介等多方面因素所影响,艺术设计会因此而产生一种文化休克现象,之所以会如此也是因为艺术设计过程中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符号环境之后,找不到自己在非母体文化之中位置的一种不适表现,不利于艺术设计传播的顺利推进。而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笔者也就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艺术设计传播进行了如下探讨:
一、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艺术设计方法转换
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传播人员通常都借助于信息编码传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义,由一系列情境符号以及相互组合而成的意义构成了系统设计之中需要有效整合与规划的设计情境。可是,在编码符号化之后,传播人员自身报答的意义却无法正确转述,信息接收人员无法正确理解艺术设计传播表达安迪深意。为此,身处在跨文化传播环境下自然需要对跨文化传播情境意义展开系统化的梳理与分析,同时结合不同文化背景来使用差异化的艺术设计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实现艺术设计传播。在整个情境之中,用户与设计人员两者可以借助于象征符号之间的转换来实现交换意义的目的,艺术设计意义从本质上而言需要借助于交换才能实现,有意义的符号交流才能真正起到良好的社会互动效应,而其想要表达的意义亦或者是设计编码交换的前提则是交换双方需要具有共同的意义空间,具体而言就是对于设计传播所使用的图形、文字符号含义具有共同的理解力,也只有真正基于双方生活经验、文化背景展开的艺术设计才能起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艺术设计传播具体措施
不管是从跨文化传播角度分析,亦或者是艺术设计角度分析,跨文化传播背景下的艺术设计自然需要立足于时代发展背景来进行优化,这样才能真正起到跨文化背景下艺术设计传播的效果。
(一)以活动为中心展开设计
从具体活动形式来分析的话,其具有较为鲜明的特征,主要是以丰富性、差异性与个性化为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在一个主题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其能够涉及到的元素虽然是多样化的,可是艺术设计工作在实施其总体目标一定要服务于活动。在艺术设计传播过程中,若能将一个具体的活动作为艺术设计中心和主题的话,就表示艺术设计工作实施可以选择的实施切入点也会变得更加的丰富,是一种将人作为一个主体带入到不同场合以及行为活动的一个过程。从设计学这一角度来进行探讨的话,其本质上是做好事的过程,也是两者契合的关键,所以身处在跨文化传播背景之下,艺术设计传播一定要以活动为中心来展开合理设计,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在统一的中心主题上寻找到合理的设计方法,从而真正有效提升艺术设计实效、促进跨文化传播效果得以提升。
(二)营造体验式设计氛围
身处在不同的文化传播环境下,人们很有可能会因为属于不同阶层和群体而形成各种亚文化之间的交流,处在这种经历、背景以及文化差异的环境下,艺术设计传播交流也会变得越发的困难。为此,要营造出体验式的设计分为,尽可能增加多重感官与设计之间的交互,这能够为群众提供超越语言与文字障碍的良好体验。不管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是时代下的产物,产生于不同时期的艺术设计也会呈现出差异化的表现形式以及审美特征,而现如今是一个数字信息化时代,智能科技与新媒介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群众也因此而得到了身临其境的良好体验,艺术设计人员可以借由此来为用户提供多种时空方式、交互行为、情境内容等体验,这样就能进一步强化其体验、拓宽用户认知。
(三)注重互动反馈
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要想真正有效减少艺术设计传播过程中的语义误读等情况,则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借助于产品智能化设计方式来为用户提供及时且有效的反馈机制,尽可能在多互动交流过程中迅速解决设计文化之间的隔阂与问题,并且在艺术设计过程中融入消费者,借此来进一步扩展用户对于自身创造价值方式的理解,从而有效提高其满足感,这样也能有效提升艺术设计传播实效,真正有效避免跨文化传播对于艺术设计传播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结语
综上所述,跨文化传播与艺术设计是两个具有紧密联系的内容,要想真正有效实现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艺术设计传播,需要从艺术设计呈现、传播形式等多方面着手来进行改进与优化,同时把握好跨文化传播相关原则,以此来有效保障两者的有效融合传播与设计的适宜性。
参考文献:
[1]从“跨”到“转”:新全球化时代传播研究的理论再造与路径重构[J]. 史安斌,盛阳. 当代传播. 2020(01)
[2]媒介融合背景下沂蒙精神的全媒体传播研究[J]. 徐洋. 新媒体研究. 2020(07)
[3]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体育传播研究的主要议题——基于文化研究的视角[J]. 杨珍,崔赟. 新闻界. 2013(13)
[4]新媒体视角下“广西故事”面向东盟的叙事与传播研究[J]. 张嘉雯. 国际公关. 2020(04)
[5]中医视野下的山东端午节俗文化传播研究[J]. 孔军. 传媒论坛. 2020(17)
[6]动画品牌传播的理论阐释与实践指导——評《动画品牌传播研究》[J]. 王才路. 视听. 2020(01)
[7]古都洛阳历史文化资源点微信公众号传播研究[J]. 郝鹏展,张雯倩. 中国名城. 2020(03)
[8]大西安建设背景下新媒体与城市形象传播研究[J]. 蒙田原. 今传媒. 2017(03)
作者简介:
乐琴(1984.11—),女,汉族,籍贯:湖北大悟人,重庆工商大学现代国际设计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