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国楠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爆炸恐怖犯罪的现状,接着分析了爆炸恐怖犯罪的预防机制,最后对恐怖爆炸犯罪的治安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爆炸犯罪;预防处置
引言
新形势下,社会问题复杂多样。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犯罪日益隐蔽,犯罪手段的技术含量明显提高。火车站、地铁、大型体育赛事、商业综合体等人们聚集的场所成为犯罪分子利用爆炸造成影响的新目标。这就要求国家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公安机关排爆攻坚队伍,安全处置各种爆炸装置,确保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我国爆炸恐怖犯罪的现状
1.1爆炸恐怖犯罪的对象和目标呈不确定性
根据近年来我国爆炸恐怖犯罪的分析,爆炸犯罪的对象和对象是不规则的。有时候目标很明确,选择的对象大多是在具体单位或者人的行为之前就已经确定的。有时目标不清楚,爆炸对象是任意的,并且在行为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因环境和情况而发生变化。这种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对防止爆炸恐怖犯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爆炸恐怖犯罪的主体身份和实施方式的宽泛性
在我国发生的爆炸恐怖犯罪案件中,犯罪分子身份复杂,包括失业人员、干部、工人、企业工作人员等。犯罪分子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炸弹爆炸:汽车炸弹、邮件炸弹、礼品炸弹、定时炸弹、书籍炸弹、声控炸弹等。
1.3爆炸恐怖犯罪的动机和目的具有多样性
犯罪动机和目的是评价和衡量犯罪人主觀可能性的重要标准:(a)当前恐怖爆炸的动机和目的主要是:敲诈勒索实施爆炸;不满、报复社会实施爆炸;权力斗争失败实施爆炸;因个人利益得不到满足实施爆炸;因批评、怨恨实施爆炸;煽动分裂主义实施爆炸等各种各样复杂的原因。
2爆炸恐怖犯罪的预防机制
2.1完善爆炸恐怖犯罪的信息系统建设
在收集和评估有关恐怖主义犯罪的信息时,必须调动一切现有资源,了解国内外恐怖主义团体和恐怖主义分子的活动、特点和最新发展,并采取主动行动打击恐怖主义。情报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及时全面掌握海外“东突”犯罪活动,努力实现“敌不动我先知”。公安机关反恐部门要加强与军事情报部门、国家安全部门、海关、民航、铁路、医疗、金融等部门以及周边国家的情报交流与合作,实现情报资源共享。
2.2加强反爆炸恐怖犯罪队伍的建设
在恐怖犯罪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建设反恐怖专业处置队伍是重中之重。各国各地区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反恐应急处突能力、优化反恐技术手段和装备。在排爆领域,要着力加强排爆攻坚力量建设,培养大量优秀的排爆专业处置队伍,建立健全队伍快速反应机制,遇有爆炸恐怖犯罪现场,第一时间快速前往并安全处置。公安机关各部门也要迅速展开联动、组织协调,确保现场附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3开展爆炸恐怖犯罪的应急演练
排爆处置队伍要开展专业技术训练和实战演练,既能培养指挥员统筹协调能力,又能锻炼排爆小组成员规范化、程序化操作,提高指挥员和其他战斗人员应急处突的能力。同时,组织公安机关其他部门也加入到演练当中可以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提高统筹协调配合的能力,并为实际处置爆炸犯罪现场奠定基础。其中实战演练可以加入案情研判、战术谈判、人质救援、攻坚队伍的战术处置、对遥控炸弹的处置、自杀式人体炸弹的处置和车底炸弹的处置等各种各样可能发生的情景模式。通过实战演练来锻炼排爆队伍现场实际处置能力和应急处突能力;通过实战演练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排爆队伍的整体战斗力。
3恐怖爆炸犯罪的治安对策
3.1严格安检制度
为了有效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机场、港口、地铁、火车站等重要场所必须实施严格的人身安检和物品安检政策,以防止爆炸物和可燃物等危险物品被带进交通工具或者运送到内陆。必须对发现的危险物品进行分析和研判,以便实施相应的安保措施。特别要注意防止犯罪分子把爆炸装置等危险物品拆解后分人分批次接受安检,企图蒙混过关。
3.2以科技装备为依托,加强排爆工作的硬件建设
爆炸对国内外恐怖主义活动的影响越来越脆强,规模越来越大,这意味着我们更需要拥有一支装备精良、技术过硬的专业处置队伍,而且有能力同时处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爆炸物。采用专业技术和高科技装备将大大提高我们排爆处置队伍在新形势下处置爆炸物的能力。此外,鉴于在一些重要地点和情况复杂的场所难以第一时间处置发现的爆炸装置,排爆队员要切实利用好专业技术和高科技装备及时将其转移至安全地点后再处置。
3.3加强危险物品的管理,源头上遏制爆炸犯罪案件发生
所有危险物品管理部门都必须做到对各种危险物品的严格管控,从源头上防止和遏制爆炸恐怖犯罪。危险物品管理部门必须尽职尽责严格记录和登记危险物品,这不仅有助于爆炸案件发生后的调查,还有助于对危险物品追踪溯源进而发现隐藏起来的犯罪分子。建立以科学管理为基础的大数据分析平台,改进信息网络审批程序,加强危险物品管理行政制约和监管监察力度,以确保爆炸物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和销毁的绝对安全、不留死角,从源头上切断犯罪分子获取危险物品的各种渠道。
3.4搞好反恐爆炸犯罪的宣传教育
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应当利用自身优势,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反恐爆炸犯罪的宣传教育,使其具备良好的反恐和自我保护意识,发现可疑的人和物品能够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问题;一旦发生爆炸恐怖犯罪,让老百姓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保证自身安全,迅速脱离危险区域。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利益冲突必将长期保持客观存在。煽动和实施恐怖主义犯罪的行为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毒瘤,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我国各级政府和政法部门要运用多种措施加大打击力度,实时监控和预防,全方位多角度的手段来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参考文献:
[1]浅谈非法集资的现状与防范处置对策[J].蒋璇子,郭毅.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03).
[2]恐怖活动犯罪预备行为的实行化——基于“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J].赵子昂.人民法治.2018(20).
[3]网络恐怖活动的法律漏洞问题研究[J].蒋丰宇.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8(02).
[4]论反恐立法中“恐怖活动”“恐怖活动组织”的界定——以中韩两国比较为中心[J].白国哲.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
[5]论恐怖活动特殊关系人“连带责任”的追究——俄罗斯经验与中国路径[J].杨淼鑫.青海社会科学.2018(03).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排爆安检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