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渗透及传承

2020-01-03 10:04曾映连
锦绣·下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中华传统文化

曾映连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体现出中华文明。群众文化可以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多元化的思想保障,可以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也是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群众文化活动在联系群众的过程中,要明确责任,注重传播发展社会性文化。群众文化的开展要考虑到如何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承,要突出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群众文化活动中渗透及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要明确路径,注重方法的选择。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群众文化活动;渗透及传承

群众文化体现出群众性的特点,其内容与形式贴近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其表现形式也是受到了基层群众的认可,对于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渗透及传承,不仅可以丰富群众文化节活动的内容,还可以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多方面的价值。

1.群众文化活动中渗透及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

1.1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中,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对于区域经济水平的拉动具有重要作用,还可以文化上的软实力。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体基础,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及传承可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内容,还可以提升群众的审美层次与文化素养,群众用于文化消费的主动性会受到激发,文化市场也会因此得以有效发展。对于地方发展来说,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推广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会得以同步提高,进而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1.2可以引导文化的发展

我国的民族众多,不同的民族在发展中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民族文化也在同步发展。特别是中华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群众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群众文化可以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中华传统文化会对群众文化产生影响。二者的融合,可以丰富群众文化的内涵。群众文化渗透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活动形式也会变得多样化,还可以缓解群众的工作、生活压力,为群众文化生活搭建了交流平台,群众文化活动带动了主流文化的持续发展。群众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群众文化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许多群众文化精品,都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极取创作灵感与艺术营养,甚至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和雏形。

1.3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出民族文化、道德观念、价值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国家的发展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群众文化中,渗透及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将传统文化中的礼仪、风俗以及生产生活等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加以表达。当前,各个国家都更加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中,渗透及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加以创新。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中,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得以继承与创新,群众文化活动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中华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渗透

2.1引导群众理解中华传统文化

群众文化活动融合了文化与艺术,体现出多方面的价值。群众文化可以有多种艺术形式,群众文化来源于民间,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差异化的艺术风格。群众文化活动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群众深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节,要从思想角度为文化渗透创造条件,特别是在近年来的发展中,由于文化自信的提出,传统文化回归已成为趋势,传统文化逐渐受到了重视。群众文化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实现群众树立文化自信,有利于认可传统文化,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也可以更加多样。

2.2 群众文化活动的创作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方式中,更加关注发展质量,群众文化活动的创作也要有新的标准与要求。为了体现繁荣常态下时代的变化,群众文化活动的创作要有创新思维,要意識到当前社会发展中群众对文化作品多方面的要求,内容要满足群众的要求。借助创新,实现创作的突破,文化作品风格要紧跟时代,采用的艺术手法要将群众的意愿真实地表达出来。群众文化创作者要树立精品意识,提升群众文化作品的质量。为了提升创作质量,可以借鉴国内外的经典作品,可以学习先进的创作经验。如果群众文化创作采用固定的模式,内容没有新意,文化作品的影响将难以保证,文化作品将难以受到群众的关注,群众对于文化作品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此外,群众文化创作者为了保证创作质量还要注重解决创作中的突出问题。比如作品内容要接地气,要易于被群众所接受,文化形式还要保证多样化。群众文化创作要考虑多方面的内容,保证文化作品可以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出文化的先进性。

2.3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中华传统文化在艺术表达中融合了多种风格和艺术形式,其艺术形式也在不断演变中形成了多样化的艺术体系。其内容体现出多种民族文化,并体现出独有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借助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要引导群众深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文化活动的开展要体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群众文化生活中要实现传统文化与艺术创作的相互融合,这样才能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群众也可以接受。因此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要体现出区域特色,还富有文化感,有助于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要消除当前文化活动中不注重传播优秀文化的弊端,体现出社会转型发展中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以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向多元化发展。

2.4 思想认识的转变

群众文化工作者要意识到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必要性,要有主动渗透意识,要多层次理解群众文化活动在传播文化中的作用,通过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提升群众凝聚力,满足群众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多种需求。群众文化工作者要意识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内涵,保证文化活动的思想性并兼顾艺术性。群众文化活动针对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要密切联系群众,要实现参与人群多样化,要考虑到不同群众对文化存在的差异化需求,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发展。从近年来的发展方式来看到,国家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对各领域也提出了高的标准。群众文化活动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变化,要有创新思维,要考虑到新时期群众对于传统文化需要的特点,采取有效方式来满足群众。要创新群众活动的内容,在实现发展的同时要有突破,文化活动的风格要加以变化。群众文化工作者要注重丰富个人文化积累,特别是要深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在文化实践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3.中华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承

3.1传承内容的设置

针对传承体系的构建,要选择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基础,吸取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并推动群众文化的发展。传承内容的设置可以针对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生活文化。在传承中要对此三方面的传承内容加以深入理解。要对传承方式加以改革创新。时代在发展中,文化的传承要注重融入新的内容, 从多个角度、多层次提升群众对优秀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比如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文化传承的创新方式,并带动群众文化员发展。在实施中,要发挥民间传承的作用。民间传承是实现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民间传承采用师徒、家族、行业等多种方式,在不同时期,民间文化传承一直的重要传播方式。其次,要发挥教育传承的作用。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民族自豪感, 有利于帮助他们建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因此,群众文化工作者要与教育工作者发挥联动作用,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普及, 以提高受教育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2发挥群众文化的作用

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要发挥民俗文化的作用。民俗文化反映了民族风俗和文化底蕴,也代表了传统风格和气派,根植于群众。新时期,要推动群众文化的发展,要对民间民俗文化加以整合,使民俗文化与时俱进,提升其生命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要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促进其发展。群众文化体现出稳定性、共同性、综合性的特点。针对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构建,要发挥物质文化的作用,如体现地域性特色的刺绣、剪纸、民乐、戏曲等,借助这些活动可以促进新时期群众文化的良性发展。

4.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群众文化的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

群众文化的发展体现出动态的特点,传承传统文化同样要依据其规律,要明确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群众文化的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本身存在着紧密的关系。这是由于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都需要群众的参与,群众会对传统文化加以挑选,识别,会将优秀的文化加以传承。传统文化发展中会形成群众文化的重要内容。群众文化会由于时代的发展而发生改变,改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因此会得到全新的血液。要保证传统文化的活力,不仅要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结合,还要发展中传承。

结束语

群众文化活动渗透与传承传统文化有助于推动民族精神的发展,有利于提升群众的道德素养。在渗透与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之中, 要发挥多方面的作用,明确路径,不仅要实现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还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于杨. 传统文化传承与群众文化的发展[J]. 中国民族博览, 2018(2) : 58-59.

[2]赵飞. 地方志事业全面转型升级与继承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略论[J]. 史志学刊, 2018(2) : 36-41.

[3]陈按. 群众文化视角 下的青阳腔艺术传承与创新分析[J].知识窗(教师版) , 2016(8) : 18-19.

[4]徐瑞. 分析传承民族民間 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J]. 北方文学旬刊, 2016(5) : 188.

猜你喜欢
群众文化活动中华传统文化
论如何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植根乡村沃土 群文之花绽放
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文化思路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浅谈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群众文化活动对少年儿童的影响
浅谈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中华传统文化与资助育人的“四化一体”融合机制研究
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