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淑红
摘要: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给学生提供思维碰撞的机会,为后续的学生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依据中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们在构建合作学习课堂的过程中,要合理分析学生的合作学习需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全面提高三年级数学教学活动组织水平。下文主要分析了提高小学三年级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措施,希望研究内容可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有效性
引 言:
新课程标准指引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范围在逐渐扩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环境下,小學生获得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共同探究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提升教学效率。但是就目前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活动组织情况来看,显然教师对合作学习引导不足,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缺乏,导致合作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效果整体上来看并不理想。当前我们需要结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内容与学科教学目标,探究全新的教学指导路径,下文是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的几点教学思路。
1.科学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小组划分是组织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首要步骤,我们在指导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结合教学需求以及班级学生能力分层合理划分小组,方便教师管理和学生的针对性学习[1]。一般来说,我们在大班教学中,将前后桌的4-6人划分为一个小组,这样的分组方式虽然比较方便,但是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分层,不符合同组异质的分组原则,导致合作学习效率低下。因此笔者在指导本班级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过程中,就转变这种传统的分组方式,人数上依然是4-6人,但是小组内一般要安排2-3个表现比较积极的学生,代动小组合作学习。为成员安排编号,提升小组管理效率,保证合作学习有效性。例如。在学习“认识时、分、秒”这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合作探究生活中利用秒计时的例子,我将学生前后桌归为一组之后,合作学习效果不太理想,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参与其中,基于这样的问题,我就转变分组方式,依据学生意愿分组,引导学生探究秒的应用、秒针特点等问题。这节课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合作氛围融洽,课堂教学气氛格外活跃。
2.巧妙设疑问题,营造探究学习氛围
设疑是点燃学生兴趣、营造交流互动氛围的重要方式,利于学生的学习经验分享和交流能力发展。然而,部分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活动的时候,没有给学生提供质疑探究的充足空间,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掌握设计数学问题的技巧与方法。如果这样的情况得不到有效改善,那么这不仅不利于点燃学生的探究欲望,还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开展。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依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因素,设计数学问题,营造合作学习氛围,全面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从而让“合作学习”之花更加绚烂。以《折线统计图》教学为例,首先,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沟通能力等情况,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把学生分成“阳光组、清风组、碧水组”等几个小组。其次,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某地6月18日白天室外气温情况统计图》,并为学生设计如下数学问题:1.每隔几个小时测量一次气温?2.几点的时候气温是最高的?几点的时候气温是最低的?3.气温升的最快的是几点到几点?气温降的最快的时候是几点到几点呢?4.你能从中总结出折线统计图的哪些优点?再次,各个小组的学生就这些数学问题进行探讨。有的学生说:“每隔3个小时测量一次气温。”有的学生说:“13时气温最高,19时气温最低。”还有的学生说……总之,这样的方法充分激发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3.重视独立思考,提高学生能力
学生的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才能够参与到高效的小组探讨学习中去。学生的独立思考过程是不可以被替代的,不同于合作探究,数学问题首先需要经由学生的独立思考过程,才可以参与到合作讨论中去。所以组织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要盲目鼓励学生参与合作学习,首先应该给学生预留充足的自主思考空间,然后在引导合作学习,集思广益,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价值[3]。例如,在教学“平均数”有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首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如每6人分为一组,然后让每个人拿6根小木棒。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将这六根小木棒平均分为3份,应该怎样分;如果将小木棒平均分为1、2、3、4、5、6份,又能如何分呢?学生可以在小组内积极交流,并讨论出平均分配的方式。学生在自己思考和与组内同学讨论的时候就会发现,将小木棒平均分为4份和5份是做不到的,这是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如果可以借组内成员的小木棒,那么怎样可以平均分为4份。这样一来,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对于将要学习的知识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三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独特需求,我们要合理区分高、中、低三个年级的学生,找出针对性的教学思路,才能够有效提高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活动质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同时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真正聚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推动了数学课程改革深化。因此我们在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上运用了合作学习模式,但是实际教学中却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合作学习效果不理想,基于此,上文以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为例,集中探讨了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的有效策略,希望以上研究内容具备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兰宗秋.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6):169-170.
[2]吴晓璐,朱丽.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21(08):98-100.
[3]唐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学周刊,2016,21(02):119-120.
[4]伊秀云.试析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互动式教学[J].学周刊,2015,15(23):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