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艳艳
(国家能源集团神华神东煤炭集团设备管理中心,陕西神木 719315)
设备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条件,是一个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尤其是进入21 世纪以来,随着各种新型技术以及各类智能化设备的发展与应用,使得设备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绝大多数生产任务都由设备完成,因此,对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企业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最主要的特点是,通过构建台账与档案管理系统将设备的静态信息进一步的规范化、标准化,使管理者能够更加高效、准确、及时地对设备信息进行处理。但是,该系统在实践中不能对设备信息进行动态跟踪与管理,并且由于设备管理各部门管理系统缺乏有效的统一,极易在实际应用中造成各部门设备信息交流存在障碍,最终产生设备信息孤岛。另外,传统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多侧重于对设备的现场管理,多局限在设备现场,而忽略了设备和企业内部其他资源的协调配合。而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正是基于企业全部信息构建的一种管理系统,它能满足企业各部门间的设备纵向协调,进而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下面以国家能源集团神华神东煤炭集团(以下简称“神东公司”)设备管理中心ERP 设备管理模块为研究对象,分析实施ERP 系统的设备管理效果。
20 世纪90 年代末,美国学者Gartner Gron 第一次提出了ERP 管理系统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ERP 管理系统逐渐发展为以企业信息技术为支撑来达到对设备进行系统信息化管理的工具,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给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
ERP 管理系统是目前企业进行管理的一种智能工具,主要经历了管理信息系统、物料需求计划和ERP 系统3 个发展阶段。其中,ERP 管理系统的核心思想就是借助企业信息的统一平台,通过使用程式化的业务操作与数据流程来实时、高效、精确地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信息流进行反映与描述。另外,ERP 管理系统同样能够对企业供应链、企业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等进行优化管理。
ERP 管理系统的实施可以使企业内部的管理得到强化,并进一步将业务流程进行规范,进而将各类生产作业中所出现的重复性作业进行优化,提升生产效率。它在实施后能够使得各部门间的信息得到有效交换,并根据采集到的各部门的信息数据进行业务的自主调节。同时,它还能根据对企业动态数据信息的分析,完成相应的自主模拟,以此来帮助管理者进行决策。基于设备管理系统所具有的特点,结合ERP 环境下信息管理的需求,设备管理系统与ERP 其他子系统之间信息集成模型通常如图1 所示。
ERP 管理系统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将企业的各类资源信息进行无缝衔接,进而使得企业各部门间的信息数据达到共享与协调,最终使得企业对各部分的管理更加有序、高效,使得工业生产的效率得到提升,设备管理系统是ERP 管理系统的关键部分(图2)。
结合实践应用来看,ERP 环境下设备管理系统需达到以下7 个目标。
(1)为生产者以及管理者提供实时且精确的工作中心能力与关键中心能力信息,进而使得管理者能够依据所获取的信息制定或调解各部门设备资源,使得生产更加快捷、高效与简洁,将工业生产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发挥至最优。
(2)能够满足企业对当下工作中心以及未来生产计划或设备的组织机构间需求的转换。
(3)能够对各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登记并录入系统,以采集到的信息数据提升设备维修的监督,使设备能够及时得到检查与维修,防止因设备突发故障而带来生产损失或安全事故。
(4)对所有设备进行全程管理、实时监测,使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经济效益得到最大化利用。
(5)对各设备的基本信息,例如规格、型号、运行状况、检修时间等,进行详尽的记录与描述,所采集得到的信息应能够满足ERP 系统中各子模块的交换与共享。
(6)操作设计人性化,适合实际应用要求,且操作简便,同时应注意确保系统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便于后期管理系统的升级。
(7)基于实际情况,定期安排设备的维修工作,确保设备在运行时具有较高的性能。
与其他的设备管理系统相比,ERP 设备管理系统主要有以下5 个优势。
图1 信息集成模型
图2 设备管理系统内部结构
(1)在ERP 设备管理系统中,从设备的采购、进场、使用以及内修和委托外修等过程都有相应的信息记录,尤其是设备的维修环节更是环环相扣,逐级上报审批,并形成维修订单。如果在设备维修过程中或维修后发现问题,则可以基于形成的维修订单进行调查,进而明确各部门或个人的责任。
(2)ERP,设备管理系统的规范性更强,相比于以前手工资料的记录,其规范性明显增强,同时,ERP 环境下设备管理系统对所有设备的管理流程均进行了收集。因此,设备管理人员可以随时对设备的维修历史以及维修进度进行了解,不仅有助于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的资料进行统计,还便于管理人员对设备进行合理的调度与使用。即使在实践中由于管理人员的变更,新任人员依旧可以根据系统保存的信息进行设备的管理。
(3)由于相关的设备业务都包含在ERP 管理系统内,因此,各部门或单位可以通过系统对部门或单位的设备动态数据与设备维护、保养、检修进程与历史。
(4)ERP 管理系统环境下,设备管理系统将设备从购买、进场、使用、维修的全过程信息进行记录与收集,进而使得每一台设备在运行中检修次数与养护次数和报废信息形成一个联锁的数据链,提升设备管理的高效性。
(5)在进行设备保养与维护时首先需要对合同进行导入,这样就使得设备管理人员可以对设备的维修工作量进行实时监测,进而使设备管理与结账渠道更加通畅。
新设备的购置属于固定资产投资计划,通过PS(Project System,项目管理系统)模块提报项目立项申请后形成具体的项目计划。在购置阶段设备均以物资形式体现,在系统管理中可以将物资需求挂到具体的项目工单或项目作业下面,而物资需求的计划日期可以根据项目排产的进度,也可以手工指定需求日期。对于进入库存的项目物资或外部采购直接到现场的物资,项目管理人员可通过不同的需求设定方式产生对库存的预留或者直接生成采购申请。后续的采购过程将通过PS 模块与MM(Material Management,物料管理)模块的集成自动传递到MM模块形成采购申请或采购计划。通过系统提供的标准的需求计划管理功能,使得各级用户可以依据独立需求、设备维护以及工程项目等所产生的物料需求(维修用物资通过维修工单组件进行提报,工单下达后自动生成预留;项目用物资通过项目网络组件进行提报,网络下达后自动生成预留),结合当前库存水平自动进行物料需求平衡,进而产生合理的采购计划,通过对不同种类的物料设置合理的重订货点、安全库存、最大库存等、可以使系统自动建议采购的数量和交货时间等,从而降低此项工作的人工成本,也进一步提高了计划准确率。
确定设备故障要维修之后,可以通过维修工单进行维修计划与调度,根据维修类型的不同可设置不同种类的工单。维修工单中包含了对资源的计划和调度,包括了内部维修人力资源、外部维修人力资源和维修用物料资源。在进行维修计划时,需要确定执行维修的关键步骤以及每个步骤所需要的资源、耗费的工时、所需的物料等。因为维修工单中所用的物料是ERP 系统中的标准物料主数据,因此在进行计划时可直接掌握所需物料当前库存情况是否满足需要,同时也能直接了解所需物料消耗的维修成本。维修工单进行审批后才能下达执行,审批过程可按照管理要求进行灵活配置并可退回或否决,同时整个审批过程有日志记录,记录每级审批的人员、审批意见和审批时间,以便日后追溯。
维修用备品配件要求体现在维修工单中,通过维修工单的组件进行提报,经过审批下达后,维修工单中的组件需求转化为预留,系统自动进行可用性检查,如果当前库存已经满足需求,则维修人员可根据打印出来的工单到备件仓库领用备件,库存管理员根据工单需求发放备件并进行出库登记,完成出库后自动核减库存数量并在工单组件出现实际领用数量,同时已领用的备件实际成本将会自动记录在工单中。另外,当维修完成后,如果存在剩余物料未消耗完,应当尽快办理退料,库存管理人员根据退料数量办理入库,入库后增加库存数量并核减工单中组件实际数量,同时根据实际使用物料的数量将实际成本自动记录在工单中。
维修工单中可包含维修的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同时也可根据企业财务核算要求按照价值类别(内部服务、外部服务、仓库发料等)或成本要素(材料费、服务费、直接人工费等)区分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在制定维修计划时需要维护计划成本,在物料发货时自动记录实际材料费,在工单关闭前需手工记录实际服务费。每个工单可作为一个独立成本中心,记录每次维修发生的实际费用。财务人员通过统计报表可查询到维修计划成本与实际费用的差异、实际费用占维修预算的百分比,还可以查询每个设备历年和累计发生的维修费,为进行固定资产增值、更新、报废提供依据。
使用PM(Productive Maintenance,生产维护)模块标准的通知单功能实现故障管理。通过系统集成接口获取生产执行系统(数字矿山)中机电管理模块中记录的设备故障或缺陷信息,自动生成故障通知单;也支持现场发现的问题在移动终端直接提报故障通知,对故障对象、现象、故障发生时间进行记录,确认故障后创建维修工单执行后续维修工作。维修完成后对故障信息进行完善,补充故障结束时间、故障零件、损坏情况、分析故障原因和处理对策等,将故障记录作为衡量设备可靠性和可维修性的重要依据。
通过统一的系统规划和建设,对神东公司设备管理业务充分支持,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以及全过程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成和数据共享,保障企业设备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高效化,真正为生产提供有效保障。神东公司通过实施ERP 设备管理模块项目主要达到以下效果。
(1)对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购置、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生命周期业务进行全面梳理与优化,有机统一设备全过程业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强化设备资产账实一致,财务业务一体化,实现煤炭板块井工矿设备管理业务标准化。
(2)建立设备分类、功能位置、设备台账、故障分类等标准规范,及历史数据清理标准和规范,形成煤炭板块井工矿设备管理的数据标准。
(3)以SAP ERP 系统设备管理模块和项目管理模块为核心,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设备全生命周期主要业务的管理,完成与生产执行系统(数字矿山)功能详细切分,替换现有的EAM(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实现设备购置、设备租赁、预防性(计划)检修、定期检验、缺陷故障、维修管理、外委维修、大修技改项目、报废处置、设备台账和档案管理等功能。
(4)支持设备管理移动应用,利用移动终端满足现场作业移动化操作需求,实现系统操作的便捷性与易用性。
(5)完成与生产执行系统(数字矿山)中机电管理模块、点检系统、LinkOne 系统等集成,实现设备管理信息的共享。
煤炭企业在实施与应用ERP 系统时,应注意将ERP 系统运行标准进行统一,这样更加有助于ERP 系统的推广使用,因此,煤炭企业的主管部门同样应构建ERP 运行标准化规范。不同煤炭企业所具有的生产特点不同,因此通过构建ERP 推广标准,应将各类不同生产特点煤炭企业的ERP 优点结合起来,在应用中侧重凸显ERP 在煤炭企业中的作用,能使整个煤炭系统的设备管理业务与流程标准统一化。此外,在进行ERP 应用深化的过程中,应进一步提升系统集成化水平,使得各接口不同的系统间具有良好的沟通,进一步降低得重复性工作,确保信息管理与决策的高效与精确。
总之,ERP 管理系统的实施与应用满足了现代煤炭企业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应用需求,不仅进一步提升了企业设备管理水平,还能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全面掌控,通过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预测,最大限度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有助于完善设备管理决策,以此提升煤炭企业的竞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