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兰梅 郑娟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实验幼儿园
陈鹤琴先生曾言:“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由先生这一席话可以看出游戏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意义。作为幼儿教师,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游戏对幼儿的重要性,在幼儿教育中借助游戏的影响对幼儿进行教育,从而更好地提升幼儿教育效果,助推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幼儿天真烂漫,他们每天都是在游戏中度过的。如果教师在教育中采用单一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是非常不利于幼儿理解知识的,同时也无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虽然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是教育效果却不尽人意。如果教师将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引入到教学中,根据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进行教育,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提高教育效果。
幼儿在游戏中,可以全身心投入其中,这对幼儿智力、语言的开发是非常重要。3-6岁是幼儿发展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幼儿对游戏非常感兴趣。作为一种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游戏是非常接近现实生活的。教师在幼儿教育中应用游戏开展教学,可以给幼儿带来快乐,促使他们在游戏中去探究,助推幼儿的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游戏,可以让幼儿通过参与游戏,加强与小伙伴之间的交流互动,促使友谊的增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使其集体观念得以增强,进而更好地融入到班集体中。由于个体的差异性,不同的幼儿具有不同的特征,加之幼儿因为年龄的限制,他们在面对与自己性格不同的小朋友时,缺乏应对经验,时间一长,就会发生各种不愉快或是小矛盾。游戏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沟通方式,教师通过集体游戏活动能进一步加强幼儿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协作,促使幼儿自信心的增强。此外还可以为幼儿创造温馨适宜的生长环境。
根据幼儿的心理及成长特点可以明确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但幼儿也并非是盲目的游戏参与者,他们在游戏中具有一定选择性,对游戏的渴望也属于兴趣使然。因此在游戏内容的制定上,教师必须要从幼儿的眼界和认知为出发点,利用贴近生活日常的内容,以引导幼儿的参与兴趣,并通过游戏与培养目标的融合,形成基础性的游戏实施策略。这就要求教师在游戏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打造更适应幼儿兴趣的游戏内容。比如采取角色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扮演生活中所熟悉的角色,通过情景再现来加深其对日常生活的认知和理解。我们可以以模拟餐厅服务为例,积极引导和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有的幼儿扮演餐厅老板、有的幼儿扮演顾客、有的扮演服务员。整个模拟角色扮演游戏中幼儿围绕着剧情,对相关角色的语言、行为进行模仿,以完成相应的交流任务。比如,幼儿可以针对所扮演的服务员的角色定位,在游戏中询问顾客的点餐需求,并完成一系列的游戏行为,使日常生活情景得到完美呈现,为幼儿的认知发展提供支撑。
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根据幼儿的特点,设置富有趣味且简单的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如教师在区域游戏的设计中,选取“回形针去哪了”游戏,并在游戏开展之前进行相应准备,为幼儿提供木板、玩具、凳子、磁铁、塑料泡和回形针等游戏素材。为了规避幼儿寻找回形针花费过多的时间,教师在设置游戏活动区时,区域范围不宜过大。教师在做好准备工作后,为了实现对幼儿游戏兴趣的引导,可提问引导幼儿:“小朋友们,就在刚才,小猫拉拉的妈妈把一个回形针丢了,心里很着急,这是用来给拉拉整理漫画用的,如果没有回形针的话,漫画就会到处飞,这样家里就会显得很乱。那么,大家可以帮助她找一找吗?”随后,教师采用多媒体为幼儿播放小猫拉拉家中凌乱的照片。同时还需对幼儿说:“小猫拉拉的爸爸告诉拉拉一个好办法,我们只要拿着磁铁在地上去寻找,磁铁就会吸引回形针。”听了爸爸的话,拉拉非常的好奇,对爸爸的话深表怀疑,通过游戏故事,激发幼儿兴趣。活动之后教师再问幼儿:“小朋友,你们相信吗?我们今天一起来试一试好不好?”幼儿跃跃欲试,教师发给幼儿每人一块磁铁,引导幼儿来到游戏区,寻找回形针,不一会就有幼儿使用磁铁吸附了回形针。教师在教学中借助幼儿对磁铁能够吸附回形针的好奇心,引导幼儿亲自去探索,之后和幼儿一起总结相关知识。通过游戏方式,做到寓教于乐。
由于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性,因此教师在游戏教学中要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部分不爱运动、胆小、不自信的幼儿,教师要积极鼓励或是引导幼儿参与到游戏中。告诉他们如果在游戏中遇到麻烦可以寻求教师和同伴的帮助。对于一些综合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可以为他们设置具有一定难度的游戏。
比如,教师在跨越小河游戏活动中,可以根据不同幼儿的运动能力,将小桥宽度设置为可以调节的。对运动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则可以将河道设置宽一点,在游戏中促使幼儿个人能力提升;对部分能力较薄弱的幼儿,教师可以将河道设置窄一点,帮助或是引导幼儿成功跨过小河,促使幼儿自信心的提升。在游戏过程中,为增强与幼儿的情感,教师也可以参与到游戏中,在游戏中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以便更好地为之后的活动奠定良好基础。
3-6岁是幼儿骨骼生长、神经系统以及运动系统日益完善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个阶段加强游戏锻炼有助于促使幼儿的成长发育。很多游戏活动都是在户外进行,这对于年龄尚小的幼儿来说,存在着诸多的潜在危险。因此,教师为保证幼儿游戏的安全开展,应当在游戏前进行全面排查,并提醒幼儿相应游戏规则及注意事项,帮助幼儿建立户外游戏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教师在开展活动前还要检查活动器材,确保活动的安全性。教师在整个游戏活动环节要加强观察,发现幼儿游戏中存在的不安全动作,及时指导。为规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出现摔伤磕碰等问题,教师应合理布置游戏区,还要在游戏期间做好预防措施。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幼儿的交流沟通以及观察幼儿的情绪变化,适当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指导。
总而言之,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契合了幼儿爱玩的天性。为提升幼儿教育的品质,应当在实践中切实发挥出游戏教学优势,将幼儿的兴趣与游戏教学深度融合,通过细致的观察与研究,形成更适宜幼儿成长的游戏内容。科学合理地指导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教育幼儿,最大限度的发挥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