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 张爱玲
药源性高血糖是指药物诱发的血糖值超出正常血糖波动范围的一种现象。部分患者停药后血糖和糖耐量可恢复正常,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器质性的损伤造成糖尿病。那么,临床中有哪些药物会导致血糖升高?
糖皮质激素可通过拮抗胰岛素的降糖效应导致血糖升高。不同类型不同结构的糖皮质激素引起高血糖的程度不同,其中氢化可的松、泼尼松、甲强龙引起高血糖较为常见。糖尿病家族史、肥胖等也可能是使用糖皮质激素发生高血糖的危险因素。
这类药物导致血糖升高一般发生在用药2~3周之后,空腹血糖一般正常。血糖变化与激素作用高峰有关,如甲强龙一般在用药后4~8小时,强的松在用药后6~8小时发挥作用。因而,每日上午1次给药的模式下,患者的血糖以午后增高为主。
生长激素导致血糖升高可能的机制为:减少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促进糖异生,糖原分解和肝糖输出;还可拮抗胰岛素作用,长期高剂量应用生长激素可使外周组织产生胰岛素抵抗。
该类药物可引起低血钾,抑制胰岛素分泌,或直接对胰岛细胞有毒性作用。研究显示使用该类药物治疗的患者约30%可发生高血糖,一般剂量越大发生高血糖的风险越大。常见药物为氢氯噻嗪。
这类药物对血糖的影响比较复杂,一方面可抑制胰岛素分泌和释放,出现血糖升高,严重时诱发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另一方面,此类药物能够抑制儿茶酚胺对糖原的分解导致低血糖,同时它掩盖了低血糖时出现的出汗和心率加快等症状,使发生的低血糖不易被察觉,造成严重后果。常见药物普萘洛尔。
该类药物导致血糖升高的机制可能为导致胰岛细胞坏死、空泡样变、抑制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抵抗。研究发现,较大剂量的他克莫司和环孢素A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其中,他克莫司升高血糖的作用更强。
喹硫平、氯丙嗪等典型的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可不同程度地引起血糖升高,机制为诱发体重增加、拮抗下丘脑多巴胺受体、抑制下丘脑对血糖的调节、减少胰岛素分泌。
包括铂类、门冬酰胺酶、甲氨蝶呤、环磷酰胺、左旋门冬酰胺酶等可对胰岛β细胞造成一定伤害,进而导致胰岛素合成和分泌减少,血糖升高。
他汀类调脂药,尤其是脂溶性他汀类药物在降低胆固醇的同时,有引起血糖升高的趋势。这可能与他汀类药物会损伤患者的胰岛β细胞,间接引起胰岛素分泌减少有关。
烟酸类调脂药可能会对葡萄糖和胰岛素的代谢产生负面作用,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而导致高血糖。
口服避孕药中含有炔诺酮和炔诺孕酮,服用炔诺孕酮,可能会使血糖轻度升高,使隐性糖尿病变为显性,对患有糖尿病的女性会产生不良影响。
如沙丁胺醇。引起患者血糖升高的可能原因是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这类药物时,会出现更高的血糖、游离脂肪酸、酮体和甘油三酯水平。这些不良反应可以通过减少药物剂量而改善,终止治疗后可消失。
苯妥英、甲状腺激素、左旋多巴、茶碱、吗啡、加替沙星、利福平、吲哚美辛等。可引起血糖升高的中药如紫苏、龙胆草、秦艽、贝母、全蝎、党参、杜仲、鹿茸、甘草等。
总之,对于药源性高血糖,患者应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非糖尿病患者,用药后若发现血糖升高,应鉴别是否由药物引起的,排除其他非药物因素。对于由药物引起的高血糖,原则上应权衡利弊停用可疑药物,若确需继续用药,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