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月琴 安徽省合肥市南岗幼儿园
幼儿园是一个小社会一般的存在,它是幼儿步入社会的关键一步,幼儿要通过适应周围环境并逐渐融入其中获得成长。因此,如何建立规则、遵循规则就是尤为重要的一课。建立规则意识应从幼儿的日常习惯开始培养,而幼儿园又是幼儿日常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规则意识的培养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应该善于观察幼儿的行为特点,对于幼儿表现良好的地方,老师不应该吝啬鼓励和奖励,而应当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规范。具体来说,如幼儿园的小朋友小刚性格腼腆不爱说话,即使老师主动与其交流也同样效果欠佳。这时,如果老师能够经常在游戏中提问小刚并对其表现优异的地方提出表扬,帮助他逐渐熟悉、热爱周围环境,小刚的性格将逐渐变得外向,参与回答问题的主动性也会变高。[1]
幼儿园作为一个集体,只有集体内的成员遵守规则才能井然有序的进行日常活动。例如生活中喝水、吃饭、上厕所、洗手等活动都需要排队,上课一定要举手后才能发言,要认真听讲,玩耍中要遵守游戏规则,不可以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等等。与其让老师通过训斥幼儿使其被动了解规则,不如让其主动学会遵守规则。引导幼儿参与集体规则的制定,不仅能够引导其主动理解规则,而且能够树立幼儿在集体中的主人公意识,使幼儿更好地遵守规则。
在幼儿园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让老师们苦恼不已,例如一部分幼儿已经具备了遵守规则的基本意识,但由于其调皮的天性,使得意识和自控能力不足以压制调皮爱玩的本性。譬如在上厕所或者打饭时故意不遵守规则不排队,在滑滑梯时着急地滑下去导致下面的小朋友压在一起,这些并不是幼儿有意识的行为,而是由于幼儿年龄较小缺乏自控能力。因此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设计能够幼儿提升自控能力的活动训练。通过合理设计的游戏和其他活动让幼儿学会合理用自控能力压制自己的天性,调节幼儿的自身行为,懂得遵守规则并且做到不插队、不随手推挤别的小朋友。确保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规范要求,使幼儿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集体生活中。[2]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际在于晨,清晨是一天中新的开始,晨间活动是幼儿进入集体的第一部分活动,看见老师要礼貌地打招呼,进了教室要有秩序地玩玩具,做早操要一起排队。因为这些活动都需要有规则制约,所以针对这一时间段的培训尤其重要。
在一日活动中,教师每天要安排幼儿有秩序地收、放玩具。能够遵守规则的、表现良好的、不争不抢的幼儿会得到老师的小红花奖励,持续一段时间,幼儿的礼貌意识、乱摆乱放行为将会得到很大进步。
早操是每天孩子们最兴奋、也是最容易不守规则的环节,孩子们在这个时候精力尤其旺盛,音乐一起,他们恨不得飞奔到操场上。过于兴奋使得他们十分无序,经常因为队伍位置问题而争吵不休。以笔者曾经带过的班级为例,做早操时,需要孩子们上楼梯才能到达指定区域,为了安全秩序,要经常教育幼儿习惯右侧通行,不能在楼梯里大闹大喊大叫,更不能在走廊里奔跑、拉扯、冲撞、跳跃、尤其注意不能在较高的台阶向下蹦,不能从楼梯的扶手往下滑,同时在登上楼梯时,要由老师带领幼儿唱儿歌,由指定的幼儿带队当排头,实行轮流制,确保每个孩子都有当排头带领大家上下楼梯的机会。一段时间之后,只要听见早操音乐响起,孩子们就会自动有序的排好队上下楼梯参加晨操活动。[3]
集体学习活动是幼儿园的重要活动,也是家长最看重的活动,对于幼儿来说十分关键,教师每天为了让孩子们在集体活动中学到尽可能多的技能和良好习惯,会精心设计活动内容。这一阶段不仅能够提高集体学习活动的质量,更有利于幼儿更快地适应小学阶段的生活。例如:一开始在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的时候,孩子们都在杂乱无章地说着自己的观点,后来老师教育幼儿要有秩序的逐个举手回答,只有经过老师允许,才能站起来回答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孩子们渐渐地学会了认真倾听别人发表观点,这样能够让孩子们养成静下心来倾听别人观点的习惯,幼儿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分享经验。
自主游戏听起来是一个比较轻松的活动,但其实活动中包含了很多内在的规则秩序。例如:在买卖商品的时候,需要排队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而且要礼貌地和老板打招呼问价,老板也要精心打理商铺里的商品,仔细做好账务处理,才能正常销售并且保证商铺正常运行。在自主游戏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的规则意识、礼貌意识、诚信意识,并且学会了在生活中运用这些规则完成日常活动。
幼儿园离园期间如果不严加管理将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家长和幼儿园对这一点尤为重视。这一环节,教师务必严格把关,同时需要对幼儿进行教育,家长也需要全力配合,才能确保孩子安全地被接走。例如:放学要有秩序地排队,必须等到教师与家长碰面确认孩子或者提前和值班室打好招呼,等幼儿离开时和老师报告等等。
幼儿要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要在教师的长期坚持和家长的积极配合下才能实现,从而促进幼儿成长为一个遵守社会秩序的人。
综上所述,在幼儿班级管理过程中,并不是在短时间教育活动中就能看到明显效果,只有在教师坚持努力付出,幼儿园大力支持,家长全力配合,三方齐心协力不断向幼儿渗透规则意识,点滴积累才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确保幼儿从小树立规则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日常活动与小学生活的衔接也作为日常工作内容,从长远角度分析,确保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在日常活动和游戏过程中,教师作为指导者必须以身作则,大人就像一面镜子,小孩子就是一张白纸,镜子里折射出的形象将会影响孩子们的所作所为。所以教师只有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在一日活动中引导孩子们养成规则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