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志辉,朱大荣,韩志江,丁忠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放射科,浙江 杭州 31000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 ,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目前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该病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1]。对于新冠肺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隔离极其重要。影像学在该病的早期筛查和预后评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尤其是胸部CT检查。
在抗击新冠肺炎过程中,放射科技师工作在战“疫”的第一线,频繁与疑似和确诊患者直接接触,感染几率较大。正确认识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和做好医护人员自身的防护工作,可以更好地防控新冠肺炎。本文总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从2020年1月—2月开展的一系列防控措施,并将本团队对新冠肺炎疫情下放射人员和场所防护的体会介绍如下。
1.1 科室系统培训 科室负责人负责对疫情总体的把握,并与院领导、其他科室协商沟通,制定详细计划。为充分认识新型冠状病毒、提高防范意识,科室负责人制定详细的培训大纲,以多种方式进行针对性强化培训,如专题讲座、钉钉答题、模拟实战等,以提高科室医护人员整体的防控和诊疗能力。培训内容包括新冠肺炎病例的发现与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实验室检测、医疗救治、院感防控、密接管理、防护分级、影像表现、防护用品的穿脱及心理健康指导等。
1.2 规划机房安排 鉴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1],疑似/确诊的患者检查须与普通患者分开,安排到不同的机房进行检查。普通患者:先到放射科预约登记处,由工作人员安排相应检查机房。疑似/确诊患者:门诊数字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 DR)检查均在发热门诊的放射机房检查,住院DR均由专人用移动DR到床边检查。疑似/确诊患者的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 CT)检查需指定一个机房进行检查。有条件的科室,可根据机房分布位置,挑选与发热门诊近、人流少、位置相对独立的CT机房 ,只做疑似/确诊患者。条件不允许的科室,指定一个机房进行检查,在疑似/确诊患者检查后立即进行消毒。根据地形,规划发热门诊、隔离留观病房、隔离病房到专门CT机房的专门路线,以室外路线为主,避开人流量多的区域。
1.3 明确检查流程 由临床医生把握放射检查指征,根据患者有无发热、有无流行病学史等,对患者进行分级处理。普通患者:不做特殊处理,自行前往放射科预约登记处。疑似/确诊患者:DR检查在发热门诊内部完成;CT检查由临床医生开出检查单后,联系勤务中心,安排专人带患者按特地路线,直接到相应机房检查。当放射技师发现患者胸部CT结果可疑时,须立即联系诊断医师确认。若确认胸部CT结果为阳性,应立即上报科室负责人与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隔离,并进一步行核酸检测。
2.1 检查机房常规每日消毒 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 min、乙醚、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溶脂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2]。检查机房保证良好的通风性,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 min。安装空气消毒机,在机房无人情况下,进行空气消毒,每天2~3次,每次不少于1 h。亦可使用可移动式空气消毒机,对机房逐个进行空气消毒。对机房、走廊、办公室、登记窗口等地面,用1 000 mg/L 含氯消毒剂拖地(喷洒),作用30 min,每天2次(中和晚)。门把手、桌子、椅子、检查床、设备键盘等区域,可用消毒湿巾擦拭消毒,每天3次(早、中、晚)。
2.2 疑似/确诊患者检查后的机房消毒 疑似/确诊患者检查后的机房需立即消毒,由当班技师执行。需先空气消毒1 h后进入机房,完全清除肉眼可见的污染物后用2 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对患者接触过的物品进行喷洒、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 30 min后清水擦拭干净。
2.3 医疗废物处理 疑似/确诊患者使用过的一次性用品(口罩、检查床单等)、消毒使用过的湿巾等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废物处置方法:规范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封装后,贴上相应标识,联系勤务中心,派专人收走,严格依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管理进行处置。工作人员每日的二级和三级防护用品由专人收集,按感染性废物处置。
为减少交叉感染,发热门诊、床边摄影和专用CT机房等可能与疑似/确诊患者密切接触的岗位需要专门放射技师负责。负责的技师存在被感染、隔离的风险,会增大放射技师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科室采取了以下措施:①遴选思想觉悟高、心理素质硬、业务水平强的技师,并对其再次进行针对性的培训;②设置不同批次并合理调配班次安排,避免技师过度劳累而导致抵抗力下降,同时提供营养膳食以增强其免疫力;③开展主动医学观察监测,包括体温和呼吸系统症状等,保障技师的健康[3];④及时解决技师的后勤问题,主动慰问技师家属,确保技师无后顾之忧。
随着疫情的蔓延与持续,防护用品物资短缺。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情况,放射技师需要不同的防护用品。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的相关内容[4],对不同情况进行分级防护。
4.1 普通检查机房和诊断读片室 行一级防护,工作人员均应使用外科口罩,当口罩污染或潮湿时应随时更换。严格落实手卫生要求[5],接触患者前后手部未见明显污染物时,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
4.2 发热门诊 行二级防护,放射技师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乳胶检查手套、帽子、一次性隔离衣,严格落实手卫生要求[5],禁止穿着隔离衣离开工作区域。发热门诊多采用移动床边机为患者进行胸部正位摄影,必要时加摄胸部侧位。可以制作一个简易胸片架,提前调整好球管-胶片距离,对胖、瘦、标准三种体型预先设置好摄影条件;由发热门诊的工作人员提前告知患者摄影的注意事项,包括吸气屏气、去除身上的异物、女性患者需去除内衣等;以上措施可提高工作效率和影像质量,减少患者停留时间,减少交叉感染机会。
4.3 隔离留观病房、隔离病房和隔离重症病房 行三级防护,放射技师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乳胶检查手套、帽子、护目镜、防护服,严格落实手卫生要求[5],禁止穿着护目镜、防护服离开工作区域。病房主要是床边摄影,以胸部仰卧前后位为主。放射技师需熟悉机器性能,提前设置多种参数以便灵活选择。进入病房后,观察周围环境、物品摆放的位置、患者的体位,并在脑海中模拟床边机和探测器摆放位置,做到心中有数。在移动患者周围妨碍检查的物品时,应小心移开后摆放稳妥。检查时,在探测器上套一层一次性防渗透的塑料套以减少患者间的交叉感染。曝光时,辐射防护建议使用铅屏风防护,也可提前在防护服内穿一件铅衣但会影响操作,或者使用无线电遥控器进行曝光。
4.4 疑似/确诊患者专用CT机房 行二级防护,放射技师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乳胶检查手套、帽子、一次性隔离衣,严格落实手卫生要求[5],禁止穿着隔离衣离开工作区域。患者按预先规划好的路线,由专人带到CT机房。放射技师提前做好检查准备,将一次性检查单垫在检查床上,地面贴上指引标志。患者进入机房后,放射技师引导患者快速到达检查床上,避免患者与机房内物品接触。建议使用电子检查申请单,通过对讲机核对患者姓名及检查部位,告知检查注意事项。对于身体状况允许的患者,放射技师语音指导其躺到CT检查床上,在操作间内控制CT检查床升降并完成检查,期间机房与操作间的门保持关闭状态;对于部分无法在操作间控制检查床升降的CT机型,可提前将检查床升到合适高度,制作一个合适的踏板(台阶),辅助患者躺到检查床上;或对陪同的工作人员进行简单培训,在技师的语音指导下,帮助技师完成摆位。对于重症患者,放射技师必须做好二级防护后进入机房搬动患者完成摆位。检查结束后,对患者、技师接触的物品进行消毒,如门把手、操作台等。使用过的一次性物品、消毒用品按规范进行处置。
5.1 提高自身防护意识,加强设备消毒 在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系统性的培训尤为重要,可以避免由于对病毒认识不够、重视不够、防护不够而导致的院内交叉感染。根据病毒的特性[2],采用合适的方法对设备、机房等环境进行常规消毒是每日必须工作;当有明显污染后,须进行立即消毒。
5.2 重视技师健康情况,体现人文关怀 发热门诊和疑似/确诊专用CT机房安排固定的技师,24 h专人专岗。科室领导、同事们需多关心、慰问相关放射技师,保障其生理和心理的健康。
5.3 减少患者逗留时间,增加工作效率 使用简易的胸片架可缩短技师与发热疑似患者的接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在地面增加指引标志,快速引导患者到相应的机房完成检查,可减少患者在机房逗留的时间,降低感染率。
总之,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过程中,放射人员需充分掌握人员和场所的防护和消毒方法,遵循防护流程,以降低被感染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