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2020-01-03 12:18
北方经贸 2020年12期
关键词:西北地区生产率省份

王 萌

(兰州大学 经济学院,兰州730099)

西北地区地处我国内陆,人口密度小,经济增长缓慢。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有序推进,西北地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与中部地区的差距仍然较大,西北地区还需通过不断发展,进一步缩小中西部差距,促进我国经济协调发展。本文采用全要素生产率指标对西北地区近几年经济发展的态势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与分析。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对相关问题的研究

全要素生产率这一概念最初是由著名经济学家索洛(Solow)于1957年提出的,他借助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将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一个余量计算出来,因此,全要素生产率也称为索洛余量。ZuankuoLiu,LiXin(2019)采用基于SBM模型的GML指数,测算出中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1]Maria Gabriela Ladu(2014)对意大利全要素生产率(TFP)与能源消耗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了研究。[2]Richard Harris,Shengyu Li(2019)[3]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了中国政府援助对企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政府援助的企业其收益曲线呈倒U型,且接受政府援助的企业其TFP增长的贡献大于未接受援助的公司。

(二)国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

国内对TFP的研究起步较晚,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李京文与国外经济学者合编了一本书,名为《生产率与中美日经济增长研究》。张培刚和刘建洲(1994)[4]评价该书选取了乔根森等人的方法对中美日三国的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用大量的数据揭示了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要提高我国的生产效率与增长质量,必须注意技术进步与投入效益的关系,重视人才和智力开发,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此外,通过比较我们这个发展中大国同两个发达的资本主义的生产率与经济增长,使我们认识到我国同发展中国在生产率方面的差距。李健和盘宇章(2018)[5]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和各区域城市生产率增长的收敛性进行了分析,发现东部和西部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西部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力主要是技术进步。李健,李澎(2018)[6]以东北三省的地级市为样本分析了2000-2014年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果显示东北地区的总体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正向增长,但随着时间推移呈震荡下降态势。

综上所述,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不断增多,但国内对西北地区的TFP分析仍然较少;学者们从国家政策与贸易方面,探究了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也从能源储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还从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东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等方面研究了这一问题。本文针对西北地区五个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主要是因为:第一,西北五省均为“一带一路”沿线主要省份,“一带一路”建设影响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二,西北地区地广人稀,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落后,探索全要素生产率对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与中部差距大,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减小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方式。本文利用《中国统计年鉴》,整合并处理西北五个省份2008-2017年的样本数据,来测算这十年间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可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有一定的认识,并讨论有助于提升TFP的政策建议。

二、西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

在使用索洛余值法对五个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测算时,需要用到各个省份的总产出、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数据。其中,总产出:本文使用各个省份的地区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地方产出的指标;资本投入:本文将固定资本投资总额作为地区资本投入;劳动投入:本文使用各个地区的就业人数作为劳动投入。上述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其中总产出和资本投入的相关数据均是各个地区当期的名义数值,需要将这些数据折算为初始年份(2008年)为基期的实际数值。模型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各省份全要素生产率

从近十年各省的平均全要素生产率来看,甘肃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平均TFP保持在正值水平,这意味着,近十年甘肃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增长稳健。从数据来看,得出这一结果,是由于甘肃和新疆近十年在资本和劳动力投入方面的投资增长率较大的原因,人口红利和资本是技术进步的外在因素,也就是说,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陕西省作为西北地区的唯一一个拥有国家级中心城市的省份,其GDP也在西北地区首屈一指,但陕西省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值反而低于甘肃和新疆。从陕西省近十年的数据来看,陕西省在固定资本方面的投入巨大,但是近十年劳动力的增长率仅为63%,而甘肃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力的增长率分别为140%、135%,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影响,这与近年来西安市接连出台吸引人才的相关政策相吻合。

甘肃省在2013年的全要素生产率为-5.07,达到甘肃省近十年的最小值,回看2013年甘肃省的发展情况,这一数据很可能与当年的定西地震有关;Kunreuther和Pauly(2006)[7]在其文章中指出,自然灾害对经济增长产生制约作用,灾害的发生会产生大量损失,在防灾、救灾、临时安置过程中,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资金,这一举措占用了大量的有效资源。杨凌和寇宏伟(2017)[8]在《自然灾害的经济影响研究—以汶川大地震为例》一文中,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预测出不发生地震时四川省的GDP,结果显示,灾后重建对该地区的经济产生了有效的积极作用,这一结论与甘肃省在2013年到2014年间全要素生产率的激增也相吻合。

从图1可以看出,西北地区各个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长期处于上下波动状态,但较可观的是振幅逐渐趋于平稳,且呈现出上浮趋势;其中青海省的振幅最大,其他省份较为平缓,观察表1中青海省的数据发现,该地区2010年实际固定资产投资较上一年减少了74.89亿元,即当年青海省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负值,这种情况在其他省份均未出现过,而固定资产投资的减少,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卜奕君和王小梅(2015)[9]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分析—以青海省海东市为例》一文中,测算了当地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结果显示,2010年当地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接近-5%,也就是说2010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升反降,这直接导致了2010-2011年度的全要素生产率直逼-11%。由此可以发现,固定资本的投入对经济的增长是不可或缺且至关重要的。

图2各年平均全要素生产率

西北五省份2008-2010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均一致呈现出上涨趋势,这一现象与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关,而后随着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的开展,2009年开始明显呈现出经济复苏的迹象;金融危机的出现也证实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价值观,随着全球经济往来日益频繁,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强。从图2可以看出,2014年开始,西北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值开始明显的增长,这与2013年国家开始实施的“一带一路”建设、2014年年底兰新铁路的正式开通运营等国家级项目有一定关系;“一带一路”建设为西北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为更好更快适应跨国贸易运输体系的交通条件,西北地区大力开展了一系列基础交通完善措施,这也为西北地区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由此可以看到,国家政策的倾斜和公共服务的健全对全要素生产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相关对策建议

(一)加大资本投资力度

西北地区目前吸引外部投资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宏观政策,缺少自发性。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因素,西本地主要是由于吸引力不足导致的。所以要从以下几点促进投资需要:优化区域投资环境,如建立一个健全、公平且良好的投资环境;完善金融制度;政府加大扶贫力度,以提高西北地区整体收入水平。

(二)加大劳动力投入

在不断加大资本投入的同时,加大对教育领域的投资,为满足新常态下社会和市场的需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通过培训职业技术能力,提高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同时加大对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为提升人力资本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推出具有针对性、富有特色和吸引力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方案,以此来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三)健全公共服务设施

目前我国西北地区城镇化、区域一体化等都还处于加速发展阶段,要通过不断促进服务业发展,加大对创业、科学技术的研发等领域的投资;发展一些贴近人民生活的服务,如教育培训业、旅游业、健康养老业等;还要不断健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如高速公路及铁路的修建、城市公园的修建,以提高人民出行便利度与生活舒适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支撑,加强西北地区的资本、劳动力等要素跨区域流动,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格局。

(四)优化完善金融体系

美国次贷危机足以说明金融发展与实体部门经济发展协调发展的重要性,金融发展的速度过快会增加经济体系中的金融风险,进而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同时金融行业的发展又能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资金活力,因此,金融行业的发展对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西北地区金融行业的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从信贷资金的支持方面制约了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所以要促进融资渠道多元化,促进形成与东部地区金融机构的互补、竞争机制。目前西北地区金融行业的发展尚不均衡,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实体部门的经济增长相适应,促进金融发展服务于中小实体企业,以避免金融风险的出现。

(五)时刻做好灾害防范措施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世界各地灾害频发,在做好灾害防范措施的同时,也建议政府部门结合已有的灾后重建相关数据,逐步建立起科学系统的灾后重建计划,以便在灾后重建过程中,能够提出适应民情且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和方案。

猜你喜欢
西北地区生产率省份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西北地区支护桩施工技术应用概述
“新”生产率悖论?工业机器人采用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
空间环境因素对西北地区电离层空间特征影响
寒露
跟踪导练(三)4
16省份上半年GDP超万亿元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22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