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岚 黎 瑶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四川省成都市 610500,电子邮箱:441987871@qq.com)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引起的一种原发性糖代谢紊乱疾病,为最严重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视力降低的主要视网膜血管疾病之一[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糖尿病患者多合并高血压,而高血压也可引起微血管病变,两者相互影响,可加重视网膜损伤程度[2]。DR早期主要影响视网膜微循环,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细胞结构和渗透性改变,伴有功能紊乱[3]。DR不仅给患者精神和机体带来巨大痛苦,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选择性激光光凝或玻璃体切割术是DR的主要治疗手段,但由于价格昂贵、副作较大,很多患者难以接受,且对于合并高血压者,单纯治疗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疗效不佳,易反复[4]。研究表明,对于DR合并高血压者,控制血压具有重要意义[5]。本研究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16例(149只眼)NPDR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14年)》[6]中NPDR诊断标准;(2)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7]中高血压诊断标准;(3)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继发性高血压者;(2)伴有严重心、脑、肾并发症者;(3)孕妇或哺乳期妇女;(4)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5)正在进行其他研究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分别为75眼、74眼)。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糖尿病综合治疗,包括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体育锻炼、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其治疗药物包括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2.0 g维生素C+0.2 g维生素B6+0.4 g肌苷+6 U普通胰岛素,1次/d,治疗30 d,达到《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8]的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对于血脂偏高的患者,嘱低脂饮食,服用降胆固醇药物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硝苯地平缓释片(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198;规格:10 mg/片)降血压,初始剂量为20 mg/次、1次/d,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调整剂量,最大用药剂量为60 mg/次、1次/d;观察组予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药业集团(吉林)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083;规格:2.5 mg/片]降血压,初始剂量为2.5 mg/次、1次/d,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调整剂量,最大用药剂量为5 mg/次、1次/d。密切监测两组患者血压,达到《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7]中血压控制目标,即140/90 mmHg,老年患者(65岁以上者)的血压控制目标为150/90 mmHg。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0 d以上。
1.3 观察指标
1.3.1 血压、血糖:于治疗前、治疗后30 d检测两组患者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
1.3.2 高血压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后30 d后,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9]评估两组患者高血压治疗效果。显效指治疗后患者舒张压水平降低10 mmHg以上,并且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在正常范围内,或者治疗后患者舒张压水平降低20 mmHg以上;有效指治疗后患者舒张压水平降低10 mmHg以内,但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未在正常范围内,或者治疗后患者舒张压水平降低10~19 mmHg,或者收缩压水平降低30 mmHg以上;无效指治疗后患者血压水平未达到血压控制标准。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3 NPDR治疗效果[10]:治疗前、治疗后30 d,评估两组患者NPDR治疗效果。显效指眼科和眼底检查发现眼底视网膜水肿、视网膜渗出等症状有2项或2项以上得到明显改善,治疗后视力(采用“E”字视力表进行检测)在原视力基础上提高3行及以上或者超过1.0;有效指眼科和眼底检查发现眼底视网膜水肿、视网膜渗出等症状有1项明显改善,治疗后视力在原视力基础上提高1~2行或者超过0.8;无效指眼科和眼底检查发现眼底视网膜水肿、视网膜渗出等症状轻微改善或无改善,治疗后视力无提高。有效率=(显效眼数+有效眼数)/总眼数×100%。
1.3.4 不良反应:记录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头痛、消化道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等)、皮肤不良反应(面部潮红、皮肤瘙痒等)、水肿、心悸、低血糖。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糖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和血糖比较(x±s)
组别n空腹血糖(mmol/L)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餐后2h血糖(mmol/L)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对照组5810.10±1.547.24±0.6013.179<0.00113.75±1.0511.70±0.9411.078<0.001观察组5810.05±1.096.47±0.7220.871<0.00113.81±1.0210.64±0.8718.008<0.001 t值0.202 6.2570.312 6.303P值0.840<0.0010.755<0.001
2.2 两组患者高血压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高血压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2.76%(48/58)、94.83%(55/58),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245,P=0.039)。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高血压治疗效果比较[n(%)]
2.3 两组患者NPDR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观察组患者NPDR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0.00%(45/75)、78.38%(58/74),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066,P=0.01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NPDR治疗效果比较[n(%)]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5.52%(9/58)、13.79%(8/5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9,P=0.793)。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病率逐年增高,而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合并高血压,但其中机制尚未完全阐明[11]。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的DR发生率为45%~58%,而DR的发生与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类型和眼底疾病无关,但与患病时间长短和糖尿病控制程度有关[11]。研究显示,DR患者视网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而高血压形成的高灌注压可促进血管内物质渗出,导致视网膜水肿[3,12]。因此,对于DR合并高血压患者,不仅要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同时控制血压也至关重要。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这五大类降压药物不同程度地影响机体脂代谢和糖代谢[13-14]。β受体阻滞剂与利尿剂因不直接作用于血管,易引起机体糖代谢紊乱,因此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均不作为一线用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因直接作用于血管,对于机体糖代谢影响较小,其作用速度较慢且平和,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钙离子拮抗剂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抑制平滑肌收缩,进而起到扩张血管的作用,并且对机体糖代谢的影响较小,且降压幅度优于血管紧张素拮抗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因而常作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15]。对于病程较长或者特殊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单纯使用一种降压药物不能将患者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常需要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联合使用。有研究报告,约有70%高血压患者需联合用药才能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但联合用药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16]。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为一种新型钙离子拮抗剂,能够抑制钙离子内流,起到舒张血管的作用,进而降低血压,并且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较小,常用于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7]。Xiao等[18]发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不仅可提高高血压治疗效果,同时可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血糖。黎剑[19]发现,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有效地控制血压的同时,显著地降低血糖、尿蛋白、血脂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高血压、NPDR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均P<0.05)。这提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的生物利用度高,其半衰期较长,可更好地降低血压,进而降低视网膜微血管灌注压。其原因可能是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可通过改善血-视网膜屏障,同时保护微血管基底膜;另外,其可保护血管,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进而起到保护视网膜血管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说明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NPDR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与硝苯地平相比,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NPDR合并高血压患者,效果更好,且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