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云凤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00)
综合能源服务是一种新型的为满足终端客户多元化能源生产与消费的能源服务方式,涵盖能源规划设计、工程投资建设、多能源运营服务以及投融资服务等方面。
开展面向综合能源服务管理的指标构建与分析,为面向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的项目分析、业务拓展、模式创新、指标评估和科学决策提供基础性条件,全面反映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的发展现状,更加准确地识别和掌握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并提升业务水平,为挖掘潜在增值环节、支撑科学发展决策和业务创新发展提供有效的基础和手段。
人类社会由单一能源系统向多能源系统的跨越催生了综合能源服务。它随着能源技术发展、能源系统形态转变、能源管理体制变革而不断演化升级。目前,国内外对综合能源服务存在不同认识,各方多从已开展的视角来认识综合能源服务的边界和内部结构,但由于综合能源服务行业种类繁多,因而很难形成共识。一般认为综合能源服务的定义应立足于能源服务的理论认识,从能源发展的历史视角出发,综合考虑能源形态转变、能源技术创新、能源体制变革的影响。本文将综合能源服务定义为:是一种以满足终端客户多元化能源需求的新型能源服务方式,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连接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贯穿能源生产、传输及消费全过程的涵盖规划设计、工程投资建设、多能源运营服务及投融资服务的一整套能源服务。
综合能源服务项目的重点服务对象一般是各类园区、工业企业、公共建筑或城镇。不同对象的项目具有不同的特点。具体而言:
(1)工矿企业。工矿企业客户用能规模大,平均电价较高,能源消耗相对平稳,能源成本占生产成本比重高,对于能源成本比较敏感。
(2)各类园区。园区往往聚集了地方大型工业用户,整体用能水平非常可观。
(3)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如学校、医院、商业综合体等)伴随着我国服务产业的逐步增长,用能量越来越大。公共建筑人流量大,对冷热电有较高的品质需求,同时用电价格较高,用能需求稳定,支付能力较强。
(4)政府公用事业(如高速隧道照明、市县城区路灯照明、城市公交充电系统等)。这类客户承担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能源消耗稳定,投资风险相对可控,项目示范效应明显。
综合能源服务的业务体系分层化如图1所示。
图1 业务体系分层化
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种类多样化如图2所示。
传统电源、电网、电力设备生产制造、电力规划设计企业都在谋求综合能源服务转型,导致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竞争激烈。
综合能源服务特征指标体系是对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的发展程度的客观评价和反映,因此构建指标体系一方面要遵循构建统计指标体系的一般原则,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影响综合能源服务的主要影响因素来确定。既要遵循完整性、实用性、规范性及科学性等一般性原则,也要考虑综合能源服务对社会经济的推动,对国家城市环境的影响及对各种能源服务的需求预测等。
图2 业务种类多样化
3.1.1 服务性和前瞻性相结合原则
综合能源服务统计指标要充分反映对各个市场主体的服务特性,同时在考虑当前的基础上还需考虑未来的发展,伴随能源革命及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紧跟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发挥指标对综合能源服务未来发展起到预测和指导作用。
3.1.2 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原则
要不仅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出被评价系统的主要特征和状况,而且还能反映系统整体的发展变化趋势。
3.1.3 动态性与稳定性相结合原则
提供综合能源服务是动态过程,指标的设置具有动态性,即指标应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发展作适当的调整。同时,设计指标体系需兼顾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的平衡,力求做到既反映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的现状,又反映其动态变化性。
紧密结合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参考既有指标体系框架构建方式,从能源生产、输送、消费等综合能源服务业务活动、技术经济等角度搭建统计指标体系框架,构建一套多角度、多层次的指标体系,满足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可持续发展要求。指标体系总体框架如图3(见文后)所示。
通过对综合能源服务特征的深入分析,提出了综合能源服务的定义,为构建面向综合能源服务的特征指标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提出综合能源服务特征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包含业务活动类、经济效益类和社会效益类的多层次一体化特征指标体系。
建立指标数据采集机制,保障科学有效统计分析。由于综合能源服务业务设计的市场主体多元,且作为新兴行业,统计数据的获取较为困难,为更有效地应用统计指标体系,建立与综合能源政策、行业、市场相适应的指标数据采集机制,保证数据来源的统一性及可靠性。
持续改进综合能源统计指标体系,顺应能源市场发展。在实际应用中,综合能源服务指标可作为评价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情况的主要依据,为能源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市场交易以及用户服务方面提供决策依据,提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图3 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统计指标体系总体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