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辉
(庄河市中心医院,辽宁 庄河 116400)
蛛网膜下腔出血又名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当前在临床中是比较常见的,同时也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临床病症[1]。该疾病的引发因素主要包括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底异常血管网病以及其他夹层动脉瘤、血管炎、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结缔组织病、血液病等,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症等,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日常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甚至会危机患者的生命[2]。当前一些研究成果显示在对该病症进行治疗时采取有效护理配合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旨在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次试验过程中选择了自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1年间到本院来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48例患者,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24例,观察组中共有12例男性患者与12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大的是71岁,最小的是34岁,平均年龄是(53.99±3.47)岁;而在对照组中共有13例男性患者与11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大的是73岁,最小的是33岁,平均年龄是(54.17±3.64)岁。此外,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症状等方面的比较中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二者之间的比较具有参考价值。
1.2 方法:在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常规性的基本护理方式,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情况的观察,同时还要引导患者使用呼吸机进行通气,引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咳痰与呕吐,做好一切基本性的病房护理工作[3]。而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时则从多个角度入手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化的护理服务,为实现患者的身体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1.2.1 疾病护理: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情危急,同时患者的病情变化也比较快,为此,在日常护理过程中首先护理人员就必须要加强对患者情况的观察,实时的对患者的意识、瞳孔、血压、脉搏等情况进行观察,一旦发现患者出现瞳孔放大、血压升高、意识障碍等异常情况要立即通知主治医师进行抢救工作[4]。其次,护理人员还要指导患者保持恰当的体位,使患者保持4~6周卧床休息,防止动作过大而对患者治疗结果造成不良影响[5]。再次,护理人员还要正确引导患者进行服药,同时还要对患者用药后的反应进行及时观察,实现对病情的良好控制。最后,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还要加强对患者的脑保护,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出血过多而引起的发热情况的话要及时利用冰毯等对患者实施降温操作[6]。
1.2.2 生活护理:首先,护理人员要在饮食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引导患者多吃一些营养含量较高但又易于消化的食物,同时秉持少食多餐的原则,引导患者多吃一些水果、蔬菜等,以此来维持每天患者所需要的营养补充。其次,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因此也就比较容易导致便秘,而便秘又容易使患者出现出血情况,因此,护理人员还应该要引导患者正确排便,避免用力过大引发出血,同时针对于那些排便困难的患者可以使他们配合服用一些缓泻药辅助性排便[7]。再次,蛛网膜下腔出血在一定程度上与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因此还应该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2.3 心理护理: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通常会出现心理焦虑的现象,为此,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并在这一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节,使他们保持轻松的心情[8]。此外,护理人员还可以将一些疾病方面的知识告知给患者,加强他们对疾病的认识,使患者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
1.3 评价指标:护理结束后,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以及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进而对二者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过程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处理,计量单位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来进行表示,同时,用t对结果进行检验,P<0.05,则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护理结束后,通过对相应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中共有23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治疗有效率为95.83%,而在对照组中有20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患者出现醒状昏迷情况、2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治疗有效率为83.33%;在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平均用时(23.07±3.16)天,少于对照组的(34.99±4.06)天;在治疗费用方面,观察组平均花费(7631.28±841.37)元,少于对照组的(9725.16±983.08)元;在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方面,观察组的发生概率为%,少于对照组的%,见表1;在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中仅有2例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过程不满,满意度为91.67%,而在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对护理过程不满,满意度为75.00%。
当前蛛网膜下腔出血已经成为了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危重症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都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在这一背景下,相关人员必须要加强研究,积极寻求有效措施来提高对患有此类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就是一个较为显著的方式。为此,本文对两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当针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有效采用全面性的优质化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加速患者的身体恢复,同时还可以减少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在多个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因此,今后针对于此类患者进行护理时应该多采用这种护理方式,使更多患者从中受益,同时也为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创造良好的条件。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