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彤
(北京世纪名人国际书画院 北京 100089)
赵之谦的篆刻成就影响深远,其文字特点始终体现出“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特点。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他将书法、书画、篆刻等多种艺术形式相融合,成为“海上画派”的先驱者和“清代碑学理论”的实践者。 赵之谦的书法作品勇于创新,符合现代人的创作观念和价值追求。
作为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位“全才”人物,赵之谦为中国艺术发展遗留了宝贵的财富。他在诗、书、画、印、金石等方面具有杰出的艺术成就,影响深远,绘画开海派先河,书画得后世夸赞,全评他为一代宗师。赵之谦自幼时饱读诗书,博闻强识,曾一度以书画为生,其中科举考试三次会试,未中。直到四十四岁时,任《江西通志》总编,辗转于鄱阳、奉新、南城等知县,创作人物画、风水画、花卉画,又不局限于清代绘画方式,取法诸家,笔墨放纵、大开大合、力透纸背、笔力雄健、潇洒不拘,风格独特,藏家众多。
以“气韵”一词作为书法评价,最早可见南朝齐画家谢赫,他在《古画品录》中讲到:“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音位置是也;六传移摹写是也”,是对“绘画的六法”的高度概括,然而书法中“书为心画”,可见书画本身一体,六法的标准也同样适用于对书法的评价。“气韵生动”是指绘画的过程中达到一种内在神气和韵味鲜活的生命状态,也是“六法”中的灵魂所在。通过生动的“气韵”来展现出人物和作品中的生命力和主观意志,表现出物态的内涵和神韵,是对艺术的最高追求。
清代的金石学昌盛发展,造就了许多位碑学家,同时各种碑文的出土和传播,也为碑学的发展提供了艺术视野,并在文学和文字发展中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参考。金石学的昌盛是碑学书法产生的主要因素,其“古风古色”独具“古韵”的艺术形式,丰富了人们的视野,掀起了“金石崇尚”的文学潮流,更多文学家和书法家通过碑石的启发,追求字体浑厚、苍劲、灵韵,导致在笔纸应用、书法的审美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清代期间,格式书法帖逐渐衰落,各种字体日益完美,导致在清代期间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点。中国文化高速发展,各种先进文学思想诞生快速,佛教、道教文化繁荣。同时,包世臣的碑学理论已经完善,为碑学书法和文学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包世臣在对魏碑体进行考察的同时,不断总结字体规律,形成了“五指齐力、笔毫平铺、用逆用曲、中实气满”等原则和特点,在碑学和美学发展上具有一定的影响,此碑学理论也被更多的习书者接受和赞同,影响深远。
赵之谦在进行学习时,曾出现三次重大转变,随着接触文化的不同,展现出的文字和文体风格也不相同,始终呈现出“不同年龄段,不同风格”的特点。赵之谦年幼聪慧,但是“学无至书以观”,往来于书肆,以“借阅”为主要学习途径。直到十七岁时,习金石之学,对自身的文化发展有了一定的见解。在进行学习时,“泛滥博取”,不断精进。直到三十四岁以后,往返于京城,参与科举,却屡屡落榜,十年间观赏到各种北魏造像和文物资料,在对这些文物进行研究的同时,也使自身的境界得到提升,一时间名声远扬。直到赵之谦四十四岁时,于江西上任,忙于官政,书法发展便精进不大。
赵之谦在书法上参考众多名家,造诣全面,自成风格。在众多书法作品中,主要以北碑体付出精力最多,也深得个人和众人喜爱。在书法形成时,赵之谦对颜真卿的书体最为喜爱,在书法上始终表现出“笔酣墨饱”的特点。其中楷书传世极少,在楷书风格上呈现出“气韵生动、结字有力”的“颜体”风韵,在用笔和结体上极备法度,下笔有神,字体均匀、距离均匀、书体工整。在进行书法的深造同时,赵之谦走访于各个县城之间,收集大量的碑刻资料,眼界宽广。通过不断的实践,采各家之所长,兼北魏碑体于字间,字体谨慎。又于四十岁时成熟,力劲中、透纸背,浑厚遒劲、飘逸灵动。最后于晚年呈现出“人书俱老”的“用笔苍健、线条刚劲、古朴陈厚”神韵。
邓石如,清代篆书第一,其后有张惠言、吴让之、德林传等多位篆体大家,而赵之谦的篆书,多继承邓石如和吴让之。三十六岁的赵之谦篆体方正,用笔含蓄、风格古拙,文字秀美。随着自身的发展和眼界的扩展,四十二岁时形成了雄厚与流畅为一韵的风格,字体修长,婉转多姿,无生硬方折而示态,作品风格逐渐成形。至于晚年时,篆书中多用行草,线条苍劲、秀美通透,别具一格。赵之谦书法多受外界影响,并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不断进行风格的转变,墨守而不成规,别出新意,自成体系。
早年的赵之谦的隶书深受邓石如等人的影响,用笔含蓄。但是在京师时,赵之谦参考了大量的汉碑,并通过汉碑的启发,形成了自身的独立的书法特点,从原来的“形似古人”逐渐向“独特风貌”发展,在多种汉碑中“革故鼎新”,最后形成“收放自如、雄伟凝炼、古朴陈厚”的特点,既潇洒又框矩,功底深厚、气韵悠长,形美大方。颇具古风,又蕴灵动,独树一帜、别具一格、自成一家。
赵之谦早年师于颜鲁公,字体儒雅,温和洒脱,个性灵动。直到三十六岁以后,赵之谦的书法上呈现出巨大的改变,颜体已经无法在其书中找到痕迹,再不复作,而是直接将北魏书法运用于行书之中,但是并无古人之前鉴,导致其在进行书法创作时呈现出“难于连贯”的特点,并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将“运笔、转折、连接”等处的“勉强”逐渐解决。在四十岁以后,全书再无生硬之处,行笔流畅,灵活多变,笔力浑厚。赵之谦字体始终呈现出“古朴”的特点,但是又呈现出“新奇、新颖”的碑式风格,打破了原有的“以帖成书”的独特格局,直接从“碑”中化出,是文学发展的重要变革。赵之谦善于推陈出新,启示着后人大胆实践和创新,也为后人进行书法学习提供了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