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茗舒
(深圳大学部美术与设计学院 广东 深圳 518060)
现代西方艺术的发展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而中国现代艺术走的是向西方模仿、借鉴、学习的道路。所以,中国当代艺术寻找本土形象是重中之重。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本土艺术形象应走向多元化,并在国际艺术舞台上逐渐实现自我认同。
法国艺术家杜尚的《泉》,是当代艺术的起点;20世纪60年代,当代艺术逐渐走向大繁荣阶段,并出现西方文化艺术向东方渗透的趋势。中国当代艺术由1989《中国现代艺术展》掀开了新的一页。中国当代艺术当初的发展,可谓是艰难无比。由于西方成熟的艺术体系在前,中国当代艺术很容易被打上“二手”“抄袭”的标签,大部分艺术家盲目从众,没有独立思考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沦为西方人盘中的“春卷”。特别是六七十年代,艺术成为当时政治的宣传手段,艺术家丧失了对艺术敏锐的嗅觉、丧失了艺术审美力。20世纪80年代后,如何发展本土艺术形象的问题成为当艺术界首要考虑的问题,即怎样打好“中国牌”?
中国本土艺术形象,主要包含什么内容呢?大到传统艺术中的景德镇陶瓷可以是,敦煌壁画可以是,古画、书法也可以是;小到一串鞭炮,以及带有“made in China”字样的物件都可以是。在中国传统文人思想中的借物抒情,在当代艺术中比比可见;植物、高山流水甚至是露珠都成为中国传统的人文思想。中国传统思想可以分为儒家、佛家和道家,以儒家思想为前导。由此可见,中国本土艺术形象的探索,并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物品,也应体现在精神层次的探索。
中国的“本土艺术形象”,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与背景下诞生的,用技术手段或艺术思想来表达,中国艺术家自觉地利用中国本土形象创造了艺术元素。随国家整体实力逐渐强大,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开始在国际舞台上脱颖而出,并逐步在国际艺术中拥有话语权。
重构形象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出现在当代艺术上,它基于艺术作品中使用的操作中国本土艺术形象,根据作品本身的意识形态和个性,对基本的本土形象进行重新划分、变换、移动,重新进行设计与创作给予其新的形象展示出来。
中国当代艺术的先锋艺术家徐冰,他的创作就是对汉字进行拆分重构,进行新的形式艺术创作,变成自己的文字语言,创作出《天书》这一作品。徐冰有着对汉字独特的见解、高度的敏感,其艺术作品中本土形象是符号的、图像的,并以此展开思想上的探索;其作品不是单纯的拆分与重构,而是更深层次的认知。徐冰造了一本“书”出来,带有微妙的荒诞感但又确确实实存在着。徐冰借用中国本土艺术形象,将中国独有的汉字进行重构再创作,在本质上拓宽了汉字的维度,使汉字在当代艺术中有了新解释,深度被激发出来。
蔡国强是国宝级烟火艺术家,他将中国传统烟火玩出了艺术,奥运会开幕式都有他的身影。蔡国强的艺术作品中,中国本土形象得到了很好的利用;烟火成为蔡国强当代艺术的标志,火药是他在当代艺术中对本土形象的绝佳运用。
蔡国强利用烟火的爆破进行他自己的艺术创作。烟火的任意挥发,代表蔡国强艺术思想的自主与自发精神。而当代艺术创作正好是缺乏这种精神,并且蔡国庆的作品颇具舞台效果,就像舞台剧一样,他的创作会提前预设出展示效果。虽然烟火爆破是瞬间发生的,但也可以成为观众的永恒记忆。爆炸结束后所落下来的烟灰,就像舞台剧落幕一样,拉上幕帘使观众回味无穷,观众的回忆与想象成为主导。蔡国强的艺术语言更容易被观众接受,根据他在舞台设计方面的经验,这种本土艺术形象显示出超出理性的高度艺术张力。
蔡国强在三维和二维都有尝试烟火创作。由于结果无法精准预设,他将对火药的热情扩展到平面空间,“火药爆炸”开始在纸质上进行实验。这种操纵相对困难,但这种不确定因素给了他更多的发展空间。在对火药的艺术探索中,蔡国强还加上了其他本土艺术形象。他在作品《黑牡丹》中用火药炸毁了瓷器表面;火药在薄陶瓷表面上爆炸留下了痕迹。蔡国庆的烟花创作是一种对本土艺术形象的延伸,但他并不局限在炮竹这一单一的形象上,而是在可控和不可控中进行拓展,寻找属于他自己的本土艺术形象。
本土文化代表了许多民间传统的习俗。中国的剪纸艺术非常发达,被国外称为“剪纸艺术的故乡”,这或许要归功于中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了纸。中国剪纸是典型的意象化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这种象征意义的自由手法表达,可以向人们展现出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富于诗意的自由浪漫性,对于当代艺术发展本土艺术形象来讲是非常珍贵的东西。陕北剪纸构成了一个阴阳相戏、化生万物的学习观念文化符号,表达出民间对生命发展繁衍的祈愿。
以剪纸为媒介,画家在当代艺术本土形象的体现更加具体。早期剪纸仅仅是民俗文化传播的代名词,或者说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文化;当代艺术创作将剪纸概念化,也保留着其文俗的概念,当然并不局限在单纯地创造出其外在表象上。画家希望通过自己的艺术表象的创作活动,反映更多人们的文化诉求,以及在经营自己的人生活动中以期满足的更深层次诉求。
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纽带是相同的“观念”,它们是传统艺术生存的基础,影响着传统美术并体现其独特的属性。随着艺术的发展,中国当代艺术更加注重观念的表达和创新;艺术家利用各种形式的艺术手段表达艺术观念,使艺术作品更具文化精神上的涵义。因此,要从艺术观念角度出发,结合对具体艺术实例的分析和研究,还原当代中国艺术的原始感和生活感,并对实现民间艺术的表征和重构进行更加深入的艺术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