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应急处置的前提原则

2020-01-02 23:05:30董南希
文化产业 2020年21期
关键词:救场导演组贝宁

◎董南希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 北京 100020)

应急处置方法策略教学是主持专业科班教学体系中一直关注的重要一环。在主持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采访受挫、流程出错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巧妙化解这些问题,有赖主持人发挥才智、各显神通,不同的主持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语言策略。本文总结出十点应急处置的基本前提原则。

一、掌握主动

我们经常会遇到采访受挫的情况,比如张舒越遇到的撒贝宁想要退赛。这时现场的主动权流向选手的时候,主持人必须快速组织话语调整发语权。否则可能就变成选手一直在表达自己的无力感,观众情绪受到影响,现场就会走下坡路。这时主持人应设置发语性话题,可以以一回合的询问式采访将选手带回自己的话语节奏。

二、结束指向

我们在设计救场话语的时候,本质上是要寻求出口,而不是继续搅拌混乱。所以我们最终的救场必须要有落点[1]。明确了最终要达成的效果,我们才能去准确罗织语言。比如在张舒越的救场题目中,导演组最终的要求是她需要把这位选手留下来,那么这时她采取的访谈逻辑就是劝说。再比如尹颂的平分情况,其实面对此时只有一个奖杯的情况,他就需要做出判断来推动节目进程;他是加设了一个环节,从推动节目进程来说是有意义的,他的设计走向就是必须要有一个冠军诞生拿走唯一的奖杯。这都是结束指向的意识,至于加设环节是否真正有利于推进进程我们接下来再做讨论。

三、安全原则

在《挑战不可能》的场景中,选手撒贝宁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不论选手的身体不适是紧张引起的生理反应还是确实出现了身体健康状况,生命健康的安全原则是第一位的。主持人不能够只考虑关注节目的进程,主持人首先是一个人,需要有人情味儿,体现出责任和担当。必须优先确认选手的身体状态是否适合继续参与节目,而不仅是关注节目本身的“挑战”精神。一旦忽视这一点,极可能酿成不可挽回的生命健康悲剧。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请导演组安排现场医护人员带有状况的选手下台休息检查,也可为主持人在台上救场让出更多的话语空间。

四、现场基础

我们在设计语言的时候,要关注到这个活动现场本身的场合,这很可能既是我们的臂助,也会是一个致命软肋[2]。比如张舒越的救场当中,她找到了一点基础,就是这时《挑战不可能》的年度现场,“挑战”就可能会成为她展开救场的切口。但我们会发现其实还有其他的现场基础,比如选手撒贝宁和高博都是诗词高手,他们应该更容易通过诗词达成情感沟通。所以是否可以使用诗人的故事加以劝说,这样可以更具有劝说效果,也会更合活动现场。在这一点上,蔡紫的救场中也有体现。她抓住了选手撒贝宁是一位来自大山的美声歌手,所以可能会在人际沟通上有些害羞,不善言辞、紧张失语也就能被理解了。主持人要在主持前做足功课,时刻把现场基础放在心中,才能选择恰当的辞令。

五、周旋提问

在张舒越的救场中,她提了一个问题,即问选手撒贝宁的身体情况。他让撒贝宁用1-10分描述身体情况,这一设问是不可取的。因为救场本身就是不确定现场,不宜再增加更多不确定性因素,就像撒贝宁回答0分,确实就是现场可能出现的情况。其实不论撒贝宁回答多少,她这一设问都给自己又增加了很多需要设定的可能性,加大救场难度,还容易丧失话语主动权。主持人可以采用周旋式的提问,问一些不论对方怎么回答都可以让自己更好开展救场的问题。比如董卿支招说可以问选手撒贝宁喜欢的诗人,不论他说谁都可以绕回我喜欢的某某某诗人,从而回到自己的节奏上。所以在救场提问中,要注意不要把发散的可能让给不确定的现场。

六、情理交互

在救场中,我们可能面对的嘉宾选手都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这决定了我们在沟通中不能够自说自话[3]。我们要在救场时保持冷静,去与沟通对象真诚体会。康辉在点评张舒越时指出,劝说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必须找到同对象之间的共鸣点,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七、现场抓手

在尹颂的救场中,我们发现他利用到了现场的嘉宾作为抓手。他看到了现场当中的要素,并且调动为自己所用,这一意识是值得学习借鉴的。现场有观众、嘉宾、其他选手,如果能够很好地照顾到多方的感受,会对现场的调动更加自如。

八、友好现场

在救场中常常遇到的情况是现场失控,观众不买单了,整体氛围出现问题。这一情况是从一开始就要设法避免的,这就涉及到刚才提到的很多关照:要关照场合本身、关照不同的现场人员、关照人的情感情绪……而且,不能让观众对主持人产生不信任感,主持人应展现出自己能够控场的信心,一旦观众认为主持人不能把控现场,只会让现场氛围跌到谷底。反之,如果调动现场的氛围,就可能会为救场带来帮助。蔡紫通过话语让大家理解大山歌手撒贝宁的害羞,让大家用掌声对选手加以鼓励,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现场氛围。

九、不加流程

尹颂在救场过程中,为推动进程,加设了一个环节。其实这一做法只能肯定其意识,但是这应是需要规避的一种做法。增加的环节可能会给导演组增加麻烦,也可能导致比赛结果的公正性受到影响,是属于不保险的做法。所以,不私自加流程是一个主持救场的最基本原则之一。如果节目本身设置了备份方案,是有准备的,可以保证新增流程顺利进行,那这一救场方式才能实现。

十、表情管理

在电视节目中,不同于现场观众观看,往往主持人的肢体语言和表情都会在电视机当中看得很清楚。如果是直播节目当中,就更需要注意表情管理。主持人在救场中,应始终从容淡定,不能表现出紧张、为难的神情,但是出于和人之间的情感交互,对一些嘉宾的状况,可以流露出正常的担忧。所以,表情管理将是主持人在救场时的一种高阶要求。

猜你喜欢
救场导演组贝宁
撒贝宁:敏思善问,问出精彩
做人与处世(2022年6期)2022-05-26 10:26:35
我混进《竞然如此》的导演组,观察了一段时间
电子竞技(2021年2期)2021-03-12 03:35:59
贝宁的摩托车
影片《大决战》中是如何表现林彪的
党史博览(2019年9期)2019-09-09 11:27:17
“北特圣迪”助力世园会闭幕式精彩呈现
演艺科技(2019年10期)2019-03-30 03:24:07
不用怕
意林(2018年15期)2018-08-31 04:33:20
试论涉案纪录片的“进行叙事”功能
——以《纽约灾星》为例
文革中看样板戏“救场”
钟山风雨(2017年1期)2017-03-12 19:52:14
拍照日救场
贝宁总统受聘大连海事大学客座教授
中国船检(2011年9期)2011-01-15 10:3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