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玎 刘若瓦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53)
插花艺术为中华民族最优美的文化表现之一,其发端于六朝时代,盛行于唐宋两朝,延绵至明清时代,传至日韩诸国,形成了独特的东方插花美学艺术。新中国成立后,老一辈园林艺术大师重新开始恢复。2004年,中国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翌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开始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在中国花卉专家王莲英教授及工作团队的努力下,中国传统插花申遗团队收集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传统插花的理论研究成果,并通过现场演示插花手法技巧等形式,向评审团中的专家宣传、演示,经过层层审核,中国传统插花于2008年6月正式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使用“Safeguarding”表达保护之意,并具体解释了“Safeguarding”是为了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措辞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显然是有不同的深度,强调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而振兴(Revitalization)则是非遗保护最终的理想目标。从非遗项目的研究、建档、传承、宣传四个角度,笔者将非遗项目的生命力分成从濒危到振兴四个层级(见图1),其保护措施也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及多的过程。
图1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层级
针对某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先行理清该项目的生命力层级,从研究、建档、传承、宣传分析其阶段性发展目标,实施针对性保护策略。以中国传统插花为例,北京林业大学王莲英教授带领的传承团队自2004年着手进行中国传统插花项目的申遗工作以来,围绕该项目的保护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
从建档角度,中国传统插花项目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了从区级、市级至国家级非遗的申报和认定工作。从研究角度来看,2011年,王莲英教授团队出版了《中国传统插花系列教程——研习初级、中级、高级》,成为了中国传统插花研习教材的范本。从1991年至2019年,中国知网平台可以查阅到以中国传统插花为主题的中文期刊论文共247篇,尤其是近五年来,相关论文的发表数量逐年增加(见图2)。由此可见,关于中国传统插花这一非遗项目正在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相关的研究也越发深入。
从传承和宣传的角度来看,中国插花花艺协会成立中国传统插花讲师班,培养了一批热爱传统插花,有志于传播和推广中国传统插花的爱好者和传承人。此外,各级插花协会、花艺行业的资深教师也在全国各地展开各种不同形式的初、中、高级中国传统插花课程,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大众对这一传统技艺的认知。在中国传统插花老师和爱好者们的共同推动下,这一非遗技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花卉博览会、中国绿化博览会、国际园艺博览会、APEC峰会等多项国家大型花事活动与国家重大活动中都有精彩亮相。同时,国内各级花艺大赛也一改过去纯西式作品的考核,增加了中国传统插花作为重要的考核环节。
图2 以中国传统插花为主题的论文发表情况(来源:中国知网)
总体来说,从中国传统插花项目保护状况的分析来看,该非遗项目经过十几年的保护和推动,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具有较为广泛的社会认知和群众基础。针对项目目前情况,可以从研究、建档、传承、宣传四个维度,设定中国传统插花项目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振兴过程中应实现的目标(见图3)。
图3 中国传统插花项目振兴目标
中国传统插花项目在研究、建档、宣传、传承等环节也存在着不少困境,影响其进一步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第一,国际化程度滞后。作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插花项目在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提升项目在国内民众中的认知度,也需要有国际视野,扩大项目的国际影响力。但中国传统插花项目在国际的推广力度缺远远落后于同属东方式插花的日本花道。日本花道有专有英文单词Ikebana,有历史悠久、国际化程度极高的全球性的非营利性文化组织——国际花道协会(IKEBANA INTERNATIONAL)。国际花道协会成立于1956年,以“通过鲜花建立友谊”为座右铭,致力于延续和传播日本插花艺术(ikebana)以及日本文化的其他方面,提供各种日本插花流派的培训课程和活动,全球已有100多个分会和7000多会员。国际花道协会官方网站、期刊杂志都有全英文版本,并有成熟的组织架构,极大推动了日本花道在全球的传播。
第二,教学体系无序。不同于日本花道通过流派家族式传承的方式,中国传统插花在历史的发展中主要表现为文人闲情逸趣的一种雅好,并未形成专门的职业和团体,清末后中国插花的传统一度中断。在对中国传统插花的整理和恢复过程中,更多是依据相关文学、古画等历史资料进行模仿和总结。然而,中国幅员辽阔,各地花材、审美皆有区别,不同古人对插花的审美标准也各有不同,这使得中国传统插花这一大类别下,难以形成具体而统一的插花技术标准和审美标准。在中国传统插花这一大类别下,不同培训机构、不同培训教师所教授的插花作品往往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第三,宣传手段单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是以人为中心的活态的文化形式。中国传统插花在保护和发展中,相关研究和推广的创新性和时代性不足。以各级插花花艺类协会为例,在当下互联网和社交媒体高度发展的时代,其宣传手段还是以有限的展会、讲座为主,大多未开通公众号,更不用说视频、文创等多样化的宣传手段。
第四,传承认定混乱。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既是一项动手的技艺,又包含深厚的中国文化和审美趣味,因此对于传承者及专业的插花教师有较高的技艺和素质要求,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对于中国传统插花这一非遗项目的传承来说,适宜“宽进严出”的培训体系。一方面,拓展应用场景,扩宽培训对象,丰富培训手段,从而增加学习这一非遗技艺的学员群体;另一方面,也应严格规范各级别,尤其是高级别学员、教师的考核标准,保证技艺传播和传承的质量和规范。然而,在实践操作中,中国传统插花培训市场鱼龙混杂,缺少统一的考评标准。
以振兴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为目标,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于2014年引入传统插花项目,并于2015年成立传统插花艺术的传承工作室,利用职业院校的优势和平台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摸索出“一精多用”的传承方式,在研究、建档、传承、宣传四个维度,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也是当下“中国制造”“中国设计”产品的重要创意来源。以中国传统插花为例,这一非遗项目既是一门实操性较强的技艺,也是一门文化内涵丰富的学科。因此,在学校层面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插花的课程内涵,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不同课时的插花课程,难度、侧重也各有不同(见图4)。通过“一精多用,全校合力”的模式,使得全校多个专业的众多学生,都能共享学校在中国传统插花项目的教学资源和设施,并实现各自的学习目标,充分发挥出学校的平台优势。
师资建设是教学质量的保证。为了在校内顺利推广中国传统插花非遗项目的课程研发和开展,无锡城院的中国传统插花传承工作室项目采用了“大师帮带,重点培养”的建设路径,通过校内、校外的“双带头人制”,共同建设传承工作室。
图4 培养流程设计
图5 非遗工作室职能图
项目运营之初,学院派出骨干教师赴北京林业大学中国传统插花研习所向国家非遗传承人王莲英教授学习,进行传统插花的专项进修。在筹备工作室的过程中,又邀请王莲英老师的指定传承人作为工作室的校外专家和带头人,与校内教师深度合作,校内外双带头人共同负责工作室的运营。经过五年的努力,工作室在教学、研究、宣传、赛事等各方面都做出了较好的成绩。工作室立足服务地方的宗旨,重点研究江南地区的传统插花特点,梳理出了一系列江南插花的历史脉络和技艺特色,并将研究成果申报了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研发的专项校本教材也已投入使用。工作室培养出的老师和学生在国内的各项赛事中也取得了一系列的优异成绩。
产教融合是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职业院校不仅要重视学历教育,也要积极提升社会培训服务能力,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无锡城院中国传统插花传承工作室不仅积极引入大师,提升校内教学质量,也立足专业特点,为相关行业单位提供中国传统插花项目的展示、讲座和培训。比如利用学校江苏省旅游培训基地、无锡市研学旅游示范基地这样的平台,将中国传统插花项目融入各层次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及文化研学项目中,通过立足专业特色,承担对外培训的责任,使中国传统插花项目成为学校对外交流和服务的重要特色 项目。
传承工作室通过校内外教学推广非遗项目之外,还积极探索多种非遗宣传手段,并将非遗宣传工作融合入学生的课程设计中,通过每一届学生的课程实践和每一批插花社团社员的传帮接代,使得非遗宣传不断推进、不断创新,学生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有效锻炼。工作室成立以来,结合《公共关系》《活动组织与策划》等课程,组织学生制作插花相关的公众号、直播、微视频等新媒体宣传内容,既起到宣传非遗技艺的效果,又锻炼了学生对于相关课程内容的实操能力。此外,借助地区文化产业博览会的契机,会展专业师生与传承工作室师生合作,承担了展会插花项目展区的设计、布展和开幕式表演工作,极大地提升了非遗技艺的区域影响力,是非遗项目在职业院校教育中深度融合的成功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