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尚伟 周晓言
(四川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65)
居家产业依靠互联网应运而生,与互联网通信技术、物流发展、社会发展动向、生产生活方式等息息相关,居家产业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并逐步被民众接受。居家产业是一种正在成长的产业发展模式,从长期发展来看,居家产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并且每个时期的发展重点不一样,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不同。推动居家产业常态化可适应人类新的生活方式转变,适应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建设。本文试图将居家产业作为一种持续性、战略性、前瞻性的产业来谋划。
居家产业是以家庭为活动空间、以家庭为空间载体来发展的系列产业,居家产业的特点是突破空间的限制,在特殊时期亦能不耽搁正常的生产活动、产业发展。居家产业并不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最初可追溯到“宅文化”的兴起,它依据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互联网、物流等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宅文化”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宅”这个名词起源于日本,是“御宅族”的缩写,1983年日本漫画家中森明夫在其漫画作品中提出,主要描述那些对动漫极尽痴迷和狂热的群体[1]。现在通常意义的“宅文化”是针对整日待业家中只专注于个人兴趣爱好的青年,具有广义化和多元化。“宅文化”较早发展于西方经济发达的地区,先后出现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国,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传入我国[2]。
从目前居家产业的发展趋势来说,居家产业呈良性发展态势,其发展弥补了传统商业的空间限制,适应了人类生活新方式的转变,同时也可助力打造新型智慧城市。
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在工作、学习、吃、睡、聊之余,刷手机成为新常态,线上购物、线上娱乐早已被大众接受,人们足不出户就可满足生活所需、享受各种服务。近年来,网红经济、在线教育兴起,又带热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人们在家不仅能够享受在线服务还能产生经济效益。居家产业实则早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随着人们需求形式的多样化,居家产业在发展中寻求创新、不断扩充,以适应民众需求。
居家产业的持续发展,有助于产业保持发展惯性。居家产业可为文化市场、教育市场等提供源源不断的消费力,保证线上消费的持续性,弥补线下消费的经济损失。“居家产业”并不是一个全新的产业,而是通过打破空间的局限利用互联网将各种产业联系起来为民众服务,从而促进产业发展新亮点。例如利用5G技术推动智能产业的发展,适应新的人类生活工作方式的转变,推进办公家庭化、教育家庭化、医疗家庭化等创新设想,带动多种产业共同发展。因此,居家产业应作为战略推动常态化发展。
随着人们文化消费心理、行为和习惯的进一步转型,产生了一些新的且有固化可能的交流方式、工作方式和娱乐方式,从而助力居家产业的发展,呼应新的生活工作方式、消费习惯和行业需求。首先,民众的线上消费习惯普遍化,加速了相对稳定的规模性线上消费受众市场的形成,文化产品、教育产品以及其他相关产业衍生品的线上消费或将成为主流,并倒逼线上文化产品、教育产品等生产流程再造。其次,居家产业对网络协同能力要求较高,面向5G时代的智能产业发展,办公家庭化、教育家庭化等成为现代人的主要生活、工作方式,即时通讯、协同文档、在线会议、云盘等领域产品和服务将深度普及,为居家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再者,以家庭为空间载体来发展的居家产业以“人”为服务主体,涉及的领域庞大,为满足人们各种所需,线上小众化市场必将推出更多个性化、柔性化、精细化的服务产品,包括文化产品、教育产品、医疗产品等等。
居家产业发展模式使民众线上消费的需求增大,在线教育、在线办公、在线医疗、电商市场等大热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后台技术支撑不足。上述行业依托互联网运营面向大众,对线上技术支持要求较高。例如,新冠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直播平台用户量激增,带宽资源和服务器资源短时间内很难扩容,从而导致系统崩溃,影响在线学习体验。在线办公与在线教育一样,对线上操作的稳定性要求较高。同时, 政策监管力度有待加强。以家庭为活动空间的系列产业尚处于发展阶段,应加大对假冒信息、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
因此,居家产业应作为战略性的产业,为适应人类生活工作方式的转变,在利用5G技术智能产业的发展契机推动居家产业的常态化。第一,加强居家产业发展计划的顶层设计。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政府应出台一系列推动居家产业发展的具体规划、实施细则,并加大力度监管,促进居家产业的良性发展。第二,推动居家产业重点领域快速发展。居家产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重心可能会有所不同,相关部门应当积极调整产业发展思路,培育新经济业态和消费新热点,为居家产业发展提供保障。第三,推进智慧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基于长期来看,需要加快补齐教育、医疗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短板,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推动信息消费体验中心建设,探索设立新经济产品(服务)交易平台,使其成为新型智慧城市标杆。第四,宣传居家产业发展模式。居家产业发展模式是适应人类生活方式转变所提出的创新模式,在未来推动居家产业常态化是适应新型智慧城市的必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