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译者主体性视角看外宣材料的翻译

2020-01-02 22:18岳福曹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魔鬼城目的论译者

岳福曹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一、引 言

外宣工作涉及国家政策、政府形象、地区宣传、行业推介、产品销售等一系列任务,有大有小,纷繁复杂,大至国家大政方针的对外宣传,小到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的产品推销,涉及面极广。外宣工作有着严密的组织性和严格的纪律性,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对外宣传的窗口。

外宣材料的翻译指将政治类文本、宣传类文本和推介类文本等翻译成外语的行为。其译本的质量决定着对外宣传效果的好坏。一般而言,国家、政府发布的方针和文献的翻译均由国家级专门部门负责,翻译质量毋庸置疑,为官方钦定本,是其他译者的参考模板。而地方性部门或企业行业的外宣材料翻译多由地方性译者承担,其译本的质量参差不齐,反映出一个地区翻译水平的高低。

本文以地方性行业企业的外宣材料为例,拟从译者主体性视角对外宣文本的翻译作一探讨。

二、目的论与翻译主体性

有关翻译主体性问题,近年来中外多有研究。20世纪70到80年代,以诺德·克里斯蒂安(Nord Christiane)、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以及贾斯特·赫尔兹·曼塔里(Justa Holz Manttari)为代表的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家,提出了目的论(skopos theory)的翻译观。在目的论的框架下,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翻译过程。因此,无论何种翻译,其最高规则均为“目的准则”。根据目的准则,“目的决定手段”。既然翻译目的决定着翻译手段,那么译者就可根据原作者的写作目的及文本目标而采取灵活多样的翻译手段来操作翻译的整个过程,以期达到译作的目标与目的。这样,在目的论的框架下,译者主体性的研究被凸显出来。

长期以来,我国翻译研究的重点不外乎两点:“一是局限于语言层面的探讨,即是否准确、通顺,如严复的‘信、达、雅’,钱钟书的‘化境’,傅雷的‘神似’;二是对翻译性质、翻译标准和翻译技巧的探讨”。“翻译研究几乎把重点局限于语言层面的探讨,而忽视了翻译活动中最积极的活动因素,即翻译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而目的论的出现为我国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理论支撑。

根据目的论,在对地方性行业企业的外宣材料进行翻译时,我们首先要确定翻译的目的是什么,对于企业而言,其对外宣传的目的当然是提高其企业知名度、宣传自己的产品、制造品牌效应。对于某些行业而言,如旅游行业,自然是宣传周知,吸引客人,创造利润,因此这些行业企业的宣传文本一定是奔着这些目标制定的。那么在翻译这样的文本材料时,就需基于行业企业的宣传目的而采取相应的翻译手段,以期达成翻译目标。

三、译者主体性视角下的外宣材料翻译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中国企业不仅要内强素质、做大做强国内品牌,更要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向世人展示中国品牌的力量。然而中国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自我生存空间,除拥有强大实力和优质品牌外,还需要强有力的对外推介宣传效应,向目标地区受众和潜在客户大力宣传自己的企业和品牌,使他们了解你的企业,了解你的品牌。对于一个行业而言,外宣肩负着宣传企业文化、招商引资、宣传大美河山的任务,所以外宣资料的翻译不容小觑。然对外宣传的首要任务就是宣传资料的准备,而翻译则是这个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并且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译文质量的好坏,关乎一个企业产品能否顺利进入国际市场、能否顺利为他人接受的大事,关乎目标语受众是否能够充分理解你的宣传理念从而受到吸引、感召甚至共鸣,从而消费你的产品或服务,这才是外宣材料翻译的重点。

翻译活动是为不懂源语的外国受众传达源语文本内容而进行的语言操作活动。在此,译者要将源语文本中的文化信息转译成目标语文化信息,源语文本是其参阅使用的重要信息源之一,但并非惟一的信息来源。按照目的论,翻译的目的决定着翻译的操作过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能会选择源文本中某部分信息作为译本信息,是因为他认为这部分信息符合该文本外宣的中心目的,且符合目标语文化内涵,符合目标语受众文化意象和心理期待。

如广西“十万大山”食品集团公司的一则宣传广告:“中国广西,一大片古老深远、壮美的国土。十万大山峰峦叠嶂,古木参天,流水潺潺。‘十万大山’,一个响亮的名字;‘十万大山’系列食品是广西山水哺育出来的品牌;‘十万大山’是广西农垦人的共同名字”。

原译文:In Guangxi province,China,there is a large,magnificent,profound,ancient land.Inside the range of Great Mountain(Shiwandashan),peaks overlap peaks,old trees reach into the sky,and creeks murmur.Great mountain,a resounding name,is a brand name nurtured by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of Guangxi;Great Mountain has become the common name of Guangxi Province Farms Group.

汉语宣传语诗情画意,饱含浓浓乡土之情:“一大片古老深远、壮美的国土。十万大山峰峦叠嶂,古木参天,流水潺潺”,烘托出“十万大山”食品品牌的深厚根基和绿色概念,这是中文宣传语的独有特点。“一个响亮的名字”“广西山水哺育出来的品牌”却是口号式的宣传,并无实质内容,也是中文广告的行文特点。然而英语翻译却亦步亦趋,与汉语行文保持一致。岂不知这样的译本展示在不懂中国文化的英语读者面前,却让他们不知所以,还以为是一篇旅游观光词呢。译者的主观能动作用根本没有得到发挥。

译者应该精研源语文本的文化特点,洞悉企业之目的,以目标语受众的文化倾向为指导,抽取源语文本中的实质信息,再根据英文之行文特点对源语文本进行翻译。以上述宣传材料为例,原文中的烘托语及没有实质性内容的语料可以统统舍去,只翻译实质性信息即可。改写译文如下:Great Mountain,a brand dealing with farming produces of Shiwandashan in Guangxi province,China,is a famous brand of Guangxi Province Farms Group Co.Ltd.

这样的译文既符合英文行文习惯,凸显品牌广告宣传的目的,又彰显出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译文符合英语文化国家注重务实产品介绍和企业宣传的风格,符合英语读者的认知能力。

因此,翻译主体性视角下的企业行业外宣材料的翻译,是以宣传目的为导向的、译者主观能动性能够得以充分发挥的翻译,其过程受到译者的严格操控。

四、企业外宣材料翻译的策略

根据目的论及企业外宣文本的目标,企业行业外宣文本的翻译策略一般分为三种:1.传译主要信息的策略;2.语用等效的策略;3.概念术语译名统一的策略。

(一)传译主要信息的策略

传译主要信息策略是指译者根据企业行业的源语文本样态、基于企业行业的外宣目的,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对源文本进行变通式翻译的方法,其具体译法包括减译、编译、述译、缩译、并译和改译等。

例1:某工厂的宣传语

该厂能生产大衣、西服、时装、衬衣、毛衣等不同类型服装用的上千个花色品种纽扣,产品规格齐全、品种繁多、造型新颖。

译文:The factory can produce various new types of buttons in thousands of different designs for coats,suits,fashions,shirts and sweaters.

译文中的various new types(不同新的类型)和thousands of different designs(上千种不同设计)已经暗含了“规格齐全、品种繁多、造型新颖”的意思,故此在译文中省略不译,然其意却不言自明。

例2:魔鬼城四季狂风不断。强劲的西北风给了魔鬼城“名”,更让它有了魔鬼的“形”,变得奇形怪状。远眺,大大小小的城堡林立,高高低低参差错落。近看,地面形成深浅不一的沟壑,裸露的石层被狂风雕琢得奇形怪状:有的呲牙咧嘴,状如怪兽;有的危台高耸,垛蝶分明,形似古堡;有的似亭台楼阁,檐顶宛然;有的象宏伟宫殿,傲然挺立。真是千姿百态。

译文:The strong northwest wind year round makes the Devil’s City form its unique and odd-shaped landform.Looking from afar,you can see many hills like tall buildings and castles here and there while going closely,you will find gullies on the ground and rock strata in different shapes:some baring their teeth like monsters,some standing there like castles,some erecting upright like pavilions while some sitting loftily like palaces.

原文是一段旅游导游词,介绍了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地区的魔鬼城景点。该景区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导游词中对该地貌进行了较为详细且夸张的描述,意在吸引游客。文中的“魔鬼城四季狂风不断。强劲的西北风给了魔鬼城‘名’,更让它有了魔鬼的‘形’,变得奇形怪状”一句,其主要信息是“强风使魔鬼城的地貌变得奇形怪状”,英文只用了the strong northwest wind year round短短几个词语就将前半句“魔鬼城四季狂风不断。强劲的西北风”表述得完美无缺,简洁明快;后半句的“变得奇形怪状”form its unique and odd-shaped landform是核心信息,译出,其他冗余信息全部省略。再就是许多修饰语如“大大小小;高高低低参差错落;深浅不一;危台高耸,垛蝶分明;檐顶宛然”等,按照“传译主要信息的策略”全部省略。最后就是“真是千姿百态”一语,因为之前的描述中已将魔鬼城的地形地貌描绘的淋漓尽致,因此该句总结语也被略去。

整合后的译文简洁明快、清晰自然,符合目标语受众的语言文化特征和心理认知习惯,易被英语国家游客接受。

(二)语用等效的策略

语用翻译注重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语用含义以及目的语与源语的语用等效问题。“翻译的语用等效指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首先根据源文以及源文的环境领会其语用意图,然后根据译入语的语言、文化和环境尽量把源语的这种语用意图直接或间接地传达出来。”

由于源语和目标语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尽相同,所以许多文化习俗和文化意象也大相径庭,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充分考虑两种社会文化之间的迥异之处,将源语中的一些可能会造成译入语受众理解障碍的特殊文化现象转译成符合目标语社会文化的信息,从而消除读者理解障碍,达到语用等效的效果。

例1.“凤凰牌”自行车Phoenix bicycles

“凤凰”在国人心中是吉祥鸟,寓意“高贵”、“祥和”,代表着幸福和吉祥,使人联想到龙凤呈祥、凤凰来仪等美好意境。英语译文采取了常见的直译译法,将该产品品牌简单译为Phoenix bicycle。然在英美文学中,phoenix的寓意是“不死鸟”,每隔500年就浴火重生一次。这样的产品品牌会使英语国家的人想到品牌的质量问题和不稳定性,很难引发他们心中美好的共鸣和购买欲望,达不到源语和目标语之间语用等效的目的。因此可以想象,这样的品牌译文怎么可能在售卖国获利。

Fond bicycle不失为一种可以选择的译文,因为Fond声音与“凤凰”相近,而其意义则是“喜爱”“宠爱”,易为英语国家的人们所接受。

例2.“白猫牌”洗衣粉White Cat washing powder

白猫牌洗衣粉在国内还是深受大家喜欢的一种洗衣粉。就品牌名称而言,“猫”是中国人喜欢的一种宠物,“白”意味着“干净”“整洁”,所以这个品牌的汉语名称非常得体,能够引发人们的美好联想。但直译成英文后,White Cat washing powder在英语国家就不那么受欢迎了。因为cat在英语中的寓意是“用心险恶、专门使坏的女人”,是“坏女人”的代名词。可想而知,这样的洗衣粉怎么可能得到西方家庭主妇们的青睐?

其实这个品牌名称的翻译大可采取音译的方式进行操作,将其译为Baimao washing powder为好。

(三)概念术语译名统一的策略

概念术语译名统一的策略指在翻译过程中,凡遇到涉及企业行业的一些特定专业概念、专业术语和名称时,译者要采取与本行业一致的、已固定下来的或行业认可的译文,不可信手而为,造成本行业人士误解或不能认可的翻译文本。

如:信用凭证letter of credit

到岸价CIF(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

离岸价FOB(free on board)

报盘offer(实盘firm offer;虚盘offer without engagement)

索赔claim

关税customs duty

世界贸易组织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四、结 语

外宣材料翻译的质量关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的脸面。得体的译文能够使国家的外交方针得以完美实施,使地区的对外宣传得以顺利实现,使企业行业的产品或服务得以成功推销,而糟糕的译本却令人颜面扫地,事业停步,所以外宣翻译无小事。

猜你喜欢
魔鬼城目的论译者
传奇小说中的文化负载词英译目的论——基于《虬髯客传》五个英译本的分析
神秘的魔鬼城——青海雅丹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魔鬼城之谜
雅丹魔鬼城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