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代词在现代汉语文学外译中的体现与转变研究

2020-01-02 21:18孙亚玲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9期
关键词:外译人称代词

孙亚玲

(无锡太湖学院,江苏无锡 214064)

随着我国文化输出的增多,汉语文学作品外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由于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在现代汉语文学外译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人称指代不明确、人称代词显化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着汉语文化的传播与推广。为此,翻译人员在外译时需要根据其译语语法增加、 补充或删减人称代词的翻译,确保翻译作品和汉语文学作品语言风格相同,将中国文化准确传递给读者。 可见,对人称代词在汉语文学外译中的分析具有鲜明现实意义。

1 人称代词基本内容与重要作用

代词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人称代词、 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三大类,其中的人称代词是代词体系中的重要分支,主要是指替代人们称呼或称谓的词语,用于明确指向或替代。而人称代词的指向包括近指和远指两类,分别用于不同的语境中。在实际应用中,人称代词又可划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三类。汉语言学家指出,代词在语言中发挥照应和协调功能,而作为代词重要组成部分的人称代词不仅具备指代功能,还具备协同功能,发挥照应作用,可与其他语言形式或单位整合,强化语句的表达[1]。在现代汉语文学外译中,现代汉语人称代词所有格形式与英语人称代词在用法上有所不同,但是在物主代词表现形式上又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相较于汉语原文,在翻译作品中人称代词的使用更为频繁,说明人称代词在现代汉语文学外译中的应用存在差异性,对其开展分析具有研究意义。

2 语料库外译内容研究

语料库中含有大量生活中常用的语言材料,其内容具备较强的可靠性及真实性。同时,语料库是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而成,具备信息化特征。翻译人员在应用语料库时,需对语料库中的语言材料进行加工及处理,为汉语文学外译提供指导。 在人称代词方面,有研究学者指出,语料库中的“想象性”语料在语料库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想象性”语料中的人称代词,在汉语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其使用频率远高于“信息型”语料。就文体角度看来,小说作品中的人称代词出现频率远高于其他文体,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在于小说语料中存在较多对话,而对话中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较高,这一点无论是在汉语文学作品中,还是在外语文学作品都得到了印证[2]。

3 人称代词在现代汉语文学外译中的体现

3.1 人称代词在英语与汉语中的使用区别

为明确人称代词在现代汉语文学外译中的体现,文章站在汉译英角度,分析人称代词在英语和汉译中的使用区别。受地理环境、历史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汉语和英语分处于不同语言体系,所反映的语言结构、表达习惯、文化底蕴等方面都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性。在相关的理论文献记录中发现,相较于英语原创文学中人称代词的使用频次来说,我国的原创汉语文学,对于人称代词的使用频次较少,但是根据语料库的量化内容显示,汉语语料中的人称代词使用程度要远远高于英语语料,能够细致的分析人称代词的主要程度,以及其在不同形式间具体情况的呈现[3]。而同样的人称代词在英语文学与原创英语文学中的使用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比如,在英语中较常见的人称代词“it”,是汉语语料中相同意义“它”的使用频次的几十倍。

3.2 人称代词在现代汉语文学翻译中与原创文学中使用频率的区别

文学作品不同于文学翻译,而翻译是在原作品基础上形成的,两者中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也有所不同,在源语文学作品中,汉语文学作品中人称代词的使用较少,而英语文学作品中人称代词的使用较为频繁。由于汉语语法的限制,在汉语文学中“它”和“他”的使用频次,相对英语中it 与his 的使用频次明显较低,但也有相似之处,如人称代词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仅存的差异就在于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运用语境和频率,在现代汉语文学翻译中更加注重人称代词指代性和照应性的使用[4]。

例如,在汉语文学作品中,“它” 出现的频率较低,而英语文学作品中“it”频繁出现。 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在于中国和西方文化的差异,汉语语言体系中并不常用第一人称指代事物,而英语语言体系中的“it”,不仅可用作人称代词,还可用作语句中的虚义词或强调词。就此,在现代汉语文学外译作品中,“it”出现的频率高于原文。

3.3 人称代词在现代汉语文学外译与原创文学中的使用区别

现代汉语文学外译和汉语原创文学存在本质的差异,汉语原创文学的读者为将汉语作为母语的人;而现代汉语文学外译作品的读者为将译语为母语的人,二者人称代词的使用区别在于使用频率和语境。就此,在现代汉语文学外译中,翻译人员在进行运用人称代词时,需考虑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差异、用语习惯等要素,探究更符合译语表达习惯的翻译作品,实现原创文学内容、作者情感的真实全面传递。细化来说,现代汉语文学外译中人称代词的使用重点在于其指代功能及协同功能的体现,而原创文学中人称代词的使用重点在于原词复现,使文章内容呈现更为丰富的效果。

4 人称代词在现代汉语文学外译中转变的可能性

4.1 元语用意识的现实影响

在现代汉语文学外译过程中,翻译人员在转变人称代词的时候,为了更好地显示出人称代词的转变效果,需要加强对其真实性、简洁性、规范性以及完整性的重视,避免单纯根据原文中的语言字码进行人称代词的直接转变,使现代汉语文学外译表现出趋避效应。针对该要求,翻译人员需深化对人称代词的全面认知,对人称代词的转变方式了然于胸,从而能够在进行省略、插入的时候,尽可能做到恰到好处,进而有效确保翻译作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使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翻译作品的内容与内涵[5]。在此过程中,翻译人员需要合理利用自身的元语用意识,根据汉语表达习惯分析人称代词,明确人称代词具备的指代功能及协同功能,再根据译语习惯,进行人称代词的添加或省略处理,使翻译作品的语言加工更为合理,同时还能够有效凸显翻译作品的命题意义、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态度等,帮助读者更清晰地认识到语篇内容所承载的思想、情感与内涵,进一步加深读者对翻译作品的理解与认知。

4.2 语言及结构间的差异

汉语与英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在结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该差异衍生了语言及结构间的差异。 相关研究中指出,对比汉语与其他语言形式,虽然在衔接内容相同,但衔接结构一定存在差异,使人称代词的运用效果存在差异。例如,在汉语和其他语言形式中,关于语句中的照应关系、连接关系及替代关系等表达方式的不同,所呈现的功能、展现的效果也各不相同,就此,在进行现代汉语文学作品翻译的时候,翻译者为了准确表达出原文的意思,就不得不进行人称代词的转变。 另外,在汉语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在文章中同时省略或运用同一个人称代词,而在其他语言中,该人称代词难以省略。例如,在现代汉语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会省略部分语句中的“它”,而在进行英译时,不可省略“it”。

4.3 实际外译中选择性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实际的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人称代词的转变具有一定的功能性,翻译人员可通过人称代词的转变实现翻译作品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例如,翻译人员在进行现代汉语文学外译时,会将原文中累赘的语言省略,使翻译作品结构更为简洁;而为了弥补省略原文内容出现的空白,翻译者在进行作品翻译的时候,可以适当插入一些组织要素,使翻译作品结构更为完整,从而有效提高翻译作品结构的连贯性及逻辑性,贴合外语用语习惯,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翻译作品的内涵[6]。 基于以上所述,翻译人员需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进行选择性分析,决定是否省略或插入人称代词,而通过显性的表达方式,翻译工作呈现透明化,则更方便于翻译者更好地诠释省略与插入之间的转换,尤其是在专业术语较多,且核心关系较大的现代汉语文学作品的外译过程中,翻译者很容易出现逻辑混乱的现象,从而导致翻译出错,在这样的翻译情况下,选择性分析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5 人称代词的转变

5.1 人称代词运用的意识转变

在以往的汉语文学外译中,翻译人员在运用人称代词时,大都将单一化语言字码为基础,进行源语和译文的翻译,根据汉语原文的描述,运用相应的人称代词。在这种运用意识下,翻译人员过于注重翻译的完整性,将翻译重点放在汉语文学原文含义的全部呈现和情感表达的有效传递。 在现代汉语文学外译中,人称代词的运用意识出现变化,翻译人员的运用更为灵活,并未将单纯地汉语文学含义、情感完全传递为核心,而是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理,使其更贴合译语的用语和表达习惯,遵循译语体系的规范性。

针对人称代词运用意识的转变,翻译人员需深化对人称代词的认识,强化自身的元语用意识,明确其在汉语、译语体系中的用语习惯,按照读者习惯合理插入、省略或删除人称代词,提高人称代词应用的合理性。在准确传递汉语文学作品内容、含义及情感的基础上,通过人称代词的合理运用,提高汉语文学作品外译的可读性及深刻性,帮助读者理解文学作品的创作意义,发挥现代汉语文学外译的重要意义。

5.2 转变后的效果

在人称代词运用意识转变后,现代汉语文学作品外译作品表现出更连贯的结构、 更具体的形式及更丰富的内容,可深化读者对文学作品的认识,强化文学作品的可读性,降低读者的阅读难度。 同时,人称代词运用意识转变后,翻译人员可结合文章载体,精确翻译汉语文学作品中的人称代词,优化文学作品中的语法关系,提高现代汉语文学作品的可研究性。

例如,以第三人称代词“他”为例进行分析,在现代汉语文学翻译中,“他”的使用频率是比较高的,而较高的复现率就会导致“他” 与文章中其他形式的“他”产生一定的距离感,可以说复现率越高两者之间的距离就越大。 第三人称代词“他”不仅在原创汉语文学中现代汉语文学翻译中使用频率差异较大,还会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多个“他”大联合应用的现象,形成一种复句形式,当然就一般情况而言,无论是在原创文学中,还是在现代汉语文学翻译中,依然是零形回指出现的更多,能够有效提升文章的完整性,以及文学作品的价值。

5.3 语言运用的时代变化

在汉语文学外译中,汉语和译语在文化背景、使用原则和语言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 受上述差异影响,汉语和译语在语言表达方面,在内容衔接和传达方面可能表现出共同点,在语言结构衔接位置表现出不同点。同时,现代汉语文学外译还在语音运用方面表现出时代变化。在以往的汉语文学外译中,翻译人员更为注重翻译作品的完整性; 而在现代汉语文学外译中,翻译人员更为注重汉语和译语间的差异,基于该差异调整文学作品中人称代词的应用,使其更符合译语的语言表达习惯。

例如,在第三人称的运用中,现代白话文阶段中的“他”指代范围较广,即可表示男性,也可表示女性或者其他事物。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白话文中逐渐用“伊”表示女性,发展至现代,文学作品均用“她”表示女性。 就此,在进行汉语文学作品外译时,需考虑时代变化的影响。 另外,和英语中的“he”“she”有所差异,汉语中的“他”和“她”同音,易对汉语文学作品外译造成困扰,一旦文学作品中描述场景涉及的人物过多,会加大翻译的难度。 针对该问题,翻译人员需深化自身对文学作品原文的认识,明确人物间的关系与性别,采用合理的人称代词描述。

5.4 人称代词的复现频率

在文学作品中,复现频率是指翻译作品中人称代词出现的次数及其使用语境。 某个人称代词的复现频率越大,就表明该人称代词和其他词汇存在较大差异。在现代汉语文学原文中,第三人称的复现频率最高,而在翻译作品中第三人称的复现频率远低于原文。 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在于中国和其他国家文化背景的差异、汉语和译语用语习惯的差异。以第三人称“他”为例,在现代汉语文学翻译中较为常见的人称代词,且重复率较高,在原创汉语文学中,基本上每隔5 个句子,就会出现一个“他”字,而在现代汉语文学翻译中,“他”的重复率相对较低,平均每3 个句子出现一个“他”字。

6 结语

综上所述,和传统文学作品相比,现代汉语文学作品在人称代词的外译方面出现较大转变,需翻译人员加深认识。通过该文的分析,翻译人员在进行现代汉语文学中人称代词的翻译时,需注重元语用意识的现实影响、 语言及结构间的差异及人称代词运用意识的转变等内容,合理选用人称代词,确保翻译作品和文学作品间的风格统一,提高翻译作品的可读性。

猜你喜欢
外译人称代词
拼图
代词(一)
代词(二)
文化翻译视阈下《流浪地球》的英文译制讨论及其对影视外译的启示
走向世界的汉语词汇
这样将代词考分收入囊中
非遗背景下德宏州少数民族史诗典籍外译现状调查研究
人称代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