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衔接关键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2020-01-02 21:18施建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9期
关键词:设置院校中职

施建华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昆山 215332)

在当前的职业教育发展过程当中,中职和高职的衔接是重要的一个部分,同时是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社会人文环境发展必然性要求。中高职衔接能够促使现代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促使职业教育的资源得到良好的整合,满足社会对于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1 职业教育概念界定

职业教育时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化大生产之后职业产生分工后的必然结果。 职业教育的核心是使受教育者获得胜任某一工作或岗位的技术技能,包括某种职业或生产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和职业道德。广义的职业教育包括针对在校学生的学历职业教育以及针对在职在岗或者事业下岗人员的非学历教育。 狭义的职业教育指仅针对在校学生开展技术技能及职业道德的学历教育,分为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及高等职业教育。 当前,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又分为高等职业专科教育和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该文的职业教育是指狭义的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指高等专科职业教育。

2 中高职衔接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中高职衔接有多种模式,在中职学校有从初中升学直接读合作高职院校的“3+3”模式,还有一种就是中职与高职合作的五年一贯制的衔接模式,另外一种是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3+X”证书模式。 总体而言,中高职衔接方式多样,同时也为中高职衔接的顺利开展增添了困难。

当前我国中职教育在校生数量巨大,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19年我国中职毕业生人数突破800 万人,同年,教育部针对高职招收中职生设置的比例取消,为中职毕业生进一步深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为中高职衔接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及生源基础,为进一步开展中高职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政策保障。

早在2011年,丁良南就曾经调查过中职学生的升学意向,其调查结果表明68.8%的中职学生希望升学继续学习,88.3%的中职学生认为有必要继续升学深造。但是不同专业之间的升学意向存在差异,电子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升学需求较低,其他中职专业学生升学意愿较高,这也反映了当前我国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同时也反映了我国中职学生对升入高职院校求学的强烈愿望。

事实也证明上述调查是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以江苏省为例,根据2019年12月举办的“2019 江苏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披露的数据,中职毕业生60.0%升入高职就读。 大量高职院校中存在着每个专业都有中职升入高职的学生,有些专业中职学生甚至超过普高学生,由此可见,中高职衔接的教育对家长和学生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各院校在进行中高职衔接教育时均有不同的探索,但只有部分学校对高职学生进行分类管理,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针对中职升高职的学生采取同普高升高职的学生一样的教学体系及教学方法。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针对中职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中高职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过程当中还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相关的人士引起高度的重视,同时探索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对策,切实保障中高职教育可以实现良好的衔接。

3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应当要实现中高中教育的相互衔接,但是,在当前中高职衔接的过程当中还依然存在着下列几点问题,值得高度的重视。主要是受到传统思想观念影响、培养目标差异、专业设置的契合度较低、中高职衔接缺乏内涵支撑、中高职体系构建缺位等。

3.1 传统思想观念影响中高职的衔接工作

一方面,由于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负面影响,一直以来,职业教育通常被用人单位、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甚至政府都认为是次级教育,这样就造成了在社会上职业教育的地位普遍偏低,大部分人都认职业为教育文凭含金量低,和高等普通教育相比处于更低的层次。 由于这样的价值取向就导致了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当中受到了阻碍,造成了职业教育对于学生吸引力严重的不足[1]。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教师也收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中职的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学习习惯养成度低,课堂授课效果不好,不愿意花更多的精力来研究中职学生的教学方式方法,影响了中高职教育教学体系的衔接。

3.2 专业设置的契合度较低影响中高职教育衔接

目前中高职衔接重要的基础还在于专业口对口衔接,中高职在课程体系培养目标等衔接方面是否能够顺利地完成则需要高度的重视专业设计契合度。从现实的状况进行分析,由于高职教育中职教育之前所隶属的教育行政部门不同,两者在专业设置方面也存在着差异性,直接的影响到了中职和高职之间相互衔接。根据当前的相关的研究资料显示,其中,高职专业数由之前的270 个增加到如今的321个,其中保留专业是126 个,占到了总数的39.0%。衍生的专业是111 个,新增了85 个专业,根据资料显示,高职专业在目录设置、名称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同时在专业要求、分类、名称等方面也缺乏规范性,高职专业数量远远超过中职专业的数量。这样就直接影响了中职和高职之间的良好衔接,二者衔接的基础不够扎实。

3.3 中职和高职在培养目标差异较大影响中高职衔接的教育效果

中职和高职的教育虽然都同属于职业教育,然而中职和高职在培养目标方面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 通常而言中职教育普遍的重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但是高职教育重点在于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中职和高职二者的衔接首先需要保障二者目标良好衔接,换言之就是需要保障预期工作岗位可以实现良好衔接。 我国在职业标准方面还是存在着突出的问题,难以对于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在职业标准确定过程当中,缺乏企业、行业协会共同参与,同时在制定的过程当中程序较为僵化单一,在职业分类方面也缺乏科学性及合理性,需要进一步的提高职业标准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我国的劳动法没有能够规定职业等级证书和报酬两者之间的关系,所以这样的情况之下就导致企业在支付薪酬或者用工的过程当中并不会去考虑到职业教育的技能等级,在薪资待遇上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并不占有过大的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也会对于中职和高职有效衔接造成重大的影响[3]。

3.4 课程体系衔接缺乏内涵支撑直接影响中高职衔接教学质量

在当前,中职和高职两者衔接在内涵上面缺乏支撑,其中中高职衔接核心点在于课程衔接是否能够推进。中高职二者衔接,关键是要保障课程体系的衔接。从理论层面上进行分析,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基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基础之上设置对口课程,但是从实际的操作层面进行分析,高职学校、中职学校两者之间在沟通方面还有所欠缺,特别是在招生方面是根据相近专业或者是专业大类来进行招生,高职院校严重的缺乏和中职院校的联络,在课程设置方面严重结构错位或者是专业课重复内容比较多,导致了教育教学资源的过度浪费[4]。从而造成中高职衔接教学质量水平有待提高。

3.5 中高职衔接体系构建有待完善

在目前职业教育还是缺乏可持续发展,根据中职和高职体系构建情况进行分析,其中学制衔接方面高职层次还是依然无法突破的一大屏障。 虽然很多的高职院校尝试采用5年制4年制的高职。 由于学制体系缺乏完善性,这样就造成了高职毕业生地位上无法上移,这样就直接影响到了中高职良好衔接,同时对于社会对不同人才需求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实现学生的健康稳定以及长期的发展,这样就造成了职业教育在实际发展的过程当中缺乏有力的支撑[5]。

3.6 中职学生综合素养教育有待提高

多年来,我国的中职教育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均是自成体系,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上依然以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为主,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存在诸多缺陷。在技能培养上,受限于中职学校的师资力量及师资水平,与中高职衔接教育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做出努力。

4 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对策思考

为进一步提高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教育教学效果,各方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完善中高职衔接教育。

4.1 弘扬“工匠精神”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

对于教育来讲,其本质在于培养人,培养对社会有用有价值的人。在目前应当促使中职教育、高职教育和普通教育具备相同的地位,特别是需要重点宣传职业教育重大价值和重要意义,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劳动者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切实的保障职业教育可以在社会上处于较高的地位。

无论是对于普高毕业生抑或是对于职业教育毕业生来讲,企业需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要给予同等晋升机会和发展机会。对于政府部门来讲,需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政策扶持和投入支持,要大力支持高等职业院校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工作,与此同时,需要社会转变传统思想观念,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社会认同感,只有全社会自愿自觉的接受职业教育以及认同职业教育,才能够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外在吸引力,这有利于高职和中职教育的顺利衔接[6]。

4.2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在目前为了促使中职和高职专业的良好衔接,则需要进一步对于教育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促使专业设置的契合度得到提高。 在设置专业的过程当中要求院校结合产业、行业、职业实际状况进行科学有效的设计。

在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方面,更加需要根据职业岗位设置专业,要保障专业更加细致化。在高职专业设置方面,应当针对岗位群进行设置,专业划分方面,要对于教育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配置。同时也应当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增强中职和高职之间的契合度。 根据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建立衔接机制,另外,职业院校在新专业进行设置的过程当中,同样需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对人才需求以及人才规模要求科学合理进行设置[7]。

4.3 完善制度保障

为了促使当前中职和高职实现良好的衔接,则需要制度保障,应当对于当前就业准入制度、职业标准制度进行完善和改革,这是当前职业教育衔接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对于国家政府相关部门来讲,在制定相关标准的过程当中,应当认真倾听理论界企业以及社会各大行业的声音,充分考虑企业以及行业未来发展需求,还应当参照国际标准,进一步促使职业标准的权威性得到提升,同时在职业标准制定的过程当中,也需要结合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 社会保障部门以及劳动保障部门需要对于准入制度进行严格执行,同时,鼓励当前企业内部技能性人才不断地接受职业培训以及职业教育,建立相对应的资格聘用制度,进一步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这样才能够让中职和高职教育能够实现良好有效的衔接。

4.4 完善课程体系

对于当前中职和高职二者衔接,需要保障课程上的良好衔接。 课程上衔接需要以专业对口作为基础,需要联合职业教育学者、企业以及行业协会共同商定课程体系,在设置课程过程当中要保障由浅入深,通过工作任务分析、职业岗位分析及职业能力分析确定高级技能性人才和一般性技能人才的培养规格。之后,根据素质能力知识等方面的要求对于中职和高职的课程内容进行明确,还需要制定统一课程标准,确定教学顺序以及实施路径,防止在课程内容上的重复以及交叉,这样才能够保障衔接整合性、逻辑性以及连续性。在设计课程的过程当中,高职和中职在理念上面可以有所不同,对于中职教育可以更多地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及运用,但是对高职教育可以在实践的前提之下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要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技能全面培养。

4.5 做实课程衔接工作

为了促使中职和高职教育实现良好的衔接需要构建科学合理体系,搭建中职高职相互融通桥梁,学科体系不仅包括了本科大专中专三大层次,而且应当包括研究生层次,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同时进一步的满足学生、家长、社会、用人单位现实需求,这样可以促使职业教育对学生以及家长吸引力得到提高,切实的保障中高职职业教育衔接具备动力基础。

5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高职教育应当实现良好衔接,课程体系衔接过程当中会遇到诸多的问题,特别需要中职高职院校可以构建联合体,发挥优势解决难题,这样才能够有利于人才良好培养,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性人才,促进社会经济进一步的发展。

猜你喜欢
设置院校中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