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中国自古代以来就注重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儒家“天人合一”思想,道家“道法自然”思想以及佛教“众生平等”思想等都为后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在西方,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的“水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到中世纪欧洲“人是高于自然的”宗教神学自然观,从近代机械论“人不过是一个机器而已”的自然观到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自然观,马克思在这些自然观的基础上继承其理论中的合理因素,特别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创立了一套新的自然观即马克思主义人化自然观。
自然对人的先在性包含两方面的内容,马克思一方面承认自然界对人类存在的先在性,另一方面也认识到自然界的物质性对人类活动的先在性。
首先,自然界对人类存在的先在性表现为自然界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前就已经存在。“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1]马克思指出,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而产生,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是人类的母体。人类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一种自然存在物,它不是独立于自然之外的存在物,也不是完全由自然界创造出来的存在物。人类对自然界具有根本的依赖性,它必须依靠自然界才能获取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物质资料。换言之,就是自然界养育了人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
其次,自然界对人类存在的先在性,决定了自然界对人类活动的先在性。“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2]人类必须要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中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因此,人类进行实践活动和物质生产的要素也是由自然界构成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以及劳动者这三个要素与人类的实践活动和物质生产密切相关,自然界对人类活动的先在性则更加鲜明地作用于它与这三者的关系上。首先是劳动对象的供给。劳动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界本来存在的物质对象,一类是人类劳动后天改造的。其次是劳动资料的创造以及劳动工具的制造。最后是从事生产活动的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的劳动者需要自然界为其提供生产资料的同时,也需要自然界为其提供生活资料。简而言之,自然界是人类活动的前提,没有自然界就不会有人类。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从马克思自然哲学的角度看,人通过实践活动与自然发生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缺一不可。
人的发展以自然为本体,人类为了延续生命不断借助外力使其内化为自己的力量,并通过这种力量使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得到改变,从而使自然界越来越适合人类的生存,并使其朝着人类的期望和需要不断发展下去,为自然界打上人类的符号。这是自然的人化过程。自然界从最初的自在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必然要经过自然的人化这个过程。这种人化自然满足着人类的期望和需要,体现着人类的进化本质,依赖着人类的内在力量。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所以,人类为了能继续生存和延续下去,为了丰富其对衣食住行的需求,必须积极主动地在自然界从事实践活动。
人类在自然界从事实践活动的过程不仅是自然的人化过程,同样也是人的自然化的过程。人类必须在自然界可承受的范围内进行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即人类的实践活动不仅需要满足自身的合理需要,而且不能打乱或是破坏自然界的正常法则,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在能动地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渐使自身的机能得到进化,精神、意识等方面也逐渐适应自然,即人的自然化过程。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不仅体现了自然对人的先在性和依赖性,而且也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能动性。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直接产生的结果最终在人类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实现统一。
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活动中,建立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类的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沟通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生产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不仅影响着自然界而且最终也影响着人类自己。生产实践活动需要人与人之间相互配合,并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来完成。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就由此建立了联系,即生产关系,并以此为基础衍生出了上层建筑方面的政治的、思想的等复杂的社会关系。
人类认为他们是自然的统治者,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人类可以改造的劳动对象。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随着人类实践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人类无休止地对自然进行改造,必然会在某个阶段造成环境恶化,致使人与自然关系紧张,而这正是自然对人类的异化。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3]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具有多样性,它无法把所有的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统一起来。因此,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具有合理性是人类进行改造自然的必要条件。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必须要求人类在人的尺度和自然的尺度相统一的过程中改造自然界,使之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合理化。
马克思主义人化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必须依靠人对自然界进行合理的实践活动来实现,但同时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概念,批判资本社会过度追求资本的无限增值最终会给人类带来生态危机。当前,我国也深受生态危机的困扰。突如其来的疫情,就是由于近年来人类高速发展经济,对自然环境重视不够,忽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社会问题。基于马克思自然观的立场来分析我国生态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表现在:
环境意识是公民对大自然的一种道德认识,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体现。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4]无论是“竭泽而渔”,还是“焚薮而田”,这些关于对大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忠告都是在说,人的一切皆归于自然,人类必须遵循自然法则,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无情的报复。可以说,人们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是我国生态问题的一个深层次根源。
目前我国部分公民关于生态保护的认知并不高,他们仍然保持“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价值观念,坚信天地万物以人为尊,人类必然要征服和改造自然,因而在实践活动中“我行我素”“为所欲为”,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活动会破坏自然环境,会对自己的生活以及社会经济造成负面影响。比如,限号车辆屡次上路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开始在非必要的情况下买私家车,这不仅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浪费,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这些公民不能清楚认识到这些行为会破坏自然环境,而且对于自然界中已存的或潜在的问题,认为不是自己的事情,也不愿去承担相应的责任。但就生态保护而言,不仅要有政府政策的实施,全民的环境责任意识也必须提高。因此,培养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环境危机意识和环境责任意识势在必行。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社会根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们获取的物质资料都是以环境为代价的。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生产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但在追求资本的无限增值的逻辑下,生产的目的却发生根本性变化,从以前为了获得更多的使用价值转变为现今的为了追求更多的物质财富。“到目前为止存在的一切生产方式,都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结果,则完全被忽视了。”[5]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而无限制地扩大生产规模,工业生产中所需的自然资源和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逐步超出了自然界的承受范围,生态危机爆发,人与自然的关系遭到破坏。
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有些地区长期以来奉行唯经济论,把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发展的衡量标准,忽视了政治、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发展。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逐渐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但这些新政策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中却走了样、变了形。最近几年,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很好地掌握、利用自然规律,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常常流于形式,缺乏严肃性、科学性,导致我国出现了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资源环境约束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诸如一些依靠能源发家的“老板”,在生产过程中过度地开采能源,忽视自然的可承受能力,最终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问题。所以,过分追求利润,无限制的扩大生产规模,罔顾自然规律,极易造成自然环境破坏、人与自然环境失衡。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两面性,一方面它能够创造出巨大生产力,另一方面它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们的消费方式在“商品拜物教”产生过程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已不再是单纯为了满足自身基本的需要而向自然界进行无止境的索取。相反,消费更多地是追求产品数量、追求更好的质量和更好的服务的一种物质享受,毫无节制地极端地“为了消费而消费”成为常态。人们开始为了一些不必要的需求而进行消费,这种大肆挥霍的消费行为,造成了资源的极度浪费和环境的巨大破坏,进而加剧了环境危机。比如,穿貂皮衣服等消费方式已经成为一种获得地位、身份象征的消费,而不是为了获得自身基本需要的满足。
此外,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和社会劳动分工的发展,机械化的运用使工人的生产效率得到跨越式提高,工人不得不在程序化的控制和强制协调下不断地重复生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工人不是自由的。资本主义社会背景下的工人为了满足自己及家人的生存需要,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工人逐渐成为资本主义市场中商品的奴隶,商品的使用价值变成了压迫和残害人的利器,劳动被异化,生产也被异化,“人渐渐异化为除了生产就是消费的动物,人们异化的消费活动必然会加重生态危机的严重性”。[6]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人类消费的商品是人类的劳动产品即人类获取自然资源后通过劳动转换而来的,消费不仅是影响个人的力量,而且是影响自然、社会和人类发展的力量。但是,人们异化的消费超出了自然界的可承受范围,这种无视自然压力的后果只能是造成更加严峻的生态危机,导致人和自然关系愈加紧张。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人与生态环境相互联系的纽带,人类的思想意识对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增强公民的生态保护意识有三点要求:一是对公民进行生态保护主题教育。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原理表明提高公民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思想意识,会加强其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政府、社区和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对各类人群进行环境保护认知的宣传、教育,要确保每一个公民都能够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牢固树立爱自然、敬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时刻维护自然环境。二是生态危机意识教育势在必行。生态危机意识教育要与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相适应,针对我国当前存在的生态危机,通过各种形式的生态危机意识宣传教育,使公民能够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具有科学应对生态危机的能力,要在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生产实践活动。三是培养公民的环境责任意识。对于公民来说,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担负着很大的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责任。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实现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每个公民都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的生态环境。
马克思说:“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5]经济规律是长期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们在经济领域对其实践活动行为的经验总结,人类社会是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的,因此,经济规律也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人类的实践活动既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也不能忽视经济规律,必须在可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现阶段,粗放的工业生产模式极大地超出了自然界的承受范围,大自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反馈使人类清楚地认识到:要实现发展生产力的最优效能,协调各个领域生产力之间的关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当前复杂的社会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要在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与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展经济。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另外,运用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充分发挥好科学技术的引领作用,它领导人们整合、协调生产要素,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重复利用率;它创造出新的生产力,将人类头脑中的观念转化为现实的产品;它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帮助人们在合理范围内活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加强科技创新,发挥科学技术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优先地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是人类社会正常运作的基础,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导向,是人作为社会关系的人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人类过度开发利用和不合理消耗资源,致使消费方式产生异化会破坏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和复原能力,生态危机由此产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异化消费方式得到加强。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深刻反思并改变我们已经异化的消费观念,保护自然,提倡绿色消费理念。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行为对人类的身体状况和自然环境不会产生危害或产生较小危害,消费物品的研发生产与生态标准相一致,同时又与自然资源的再生和复原能力相适应的消费模式。我们可从自然界可获取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但人类的消费需求是无限的,为了让有限的资源为更多的人提供消费资料,绿色消费还倡导代内消费和代际消费相结合的消费模式。在自然面前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在消费过程中我们考虑自己消费的同时也要考虑其他人群的消费。供给人类生存发展的能源是有限的,我们消费得越多,相应地留给其他同辈人或我们后代人消费的能源就越少。代内消费和代际消费相结合的消费模式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因此,只有树立绿色的消费观念,自然的问题才能够得到顺利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世界的和谐与进步才能够最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