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眉
(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 成都 610072)
彝族刺绣是一项深受彝区人民群众喜爱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绣根植于彝区,与彝人生活最为密切,是彝族服饰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近年来,在国家“非遗+扶贫”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凉山州探索“政府+电商平台+非遗扶贫工坊+贫困群众”的“四方共营”新模式,推动彝绣产业做大做优,发挥彝绣扶贫成效。
彝绣即彝族刺绣,据考证可以追溯到三国以前。彝绣根植于彝区,与彝人生活最为密切,是彝族服饰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尽管凉山彝区一直保留着一定规模的彝族服饰制作、生产、销售和消费,但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彝绣传承曾面临濒危的境地。近年来,彝绣再次激发出传承活力,彝绣产品不仅成为凉山地区彝族同胞彝历新年、火把节等重要节庆活动必备的紧销货,还远销到云南、贵州、广西等彝族集聚区。市场的不断拓展推动彝绣的产业化发展,逐步形成了贾佳服饰、古夷彝绣、昭觉服装厂等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吸引了大量的彝绣绣娘及相关人员的就业,在解决当地群众居家就业、增收致富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彝族贫困妇女尚有10万人,这一特殊群体的致贫原因复杂、贫困深度超常、脱贫难度很大、返贫风险很高,而且她们在家庭习惯和行为养成的引领传导、阻隔代际贫困传递方面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的重点。大多数彝族妇女自幼就学习过刺绣,亲手刺绣制作嫁衣的水平是民间衡量彝家女儿德能勤绩的重要标准。由于彝区妇女普遍受教育程度偏低,又要承担照顾家中老幼的重任,因而彝绣成为彝族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的首选。
凉山州结合彝族贫困妇女实际,每年投入500万元开班培训绣娘,帮助彝族贫困妇女实现居家灵活就业。截至目前,凉山州各级妇联已举办培训班84期,建立各类“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基地”78个,全州11个县市已培训绣娘7000多人次。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一支专业化绣娘队伍,并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妇女从事彝绣手工艺术创业就业17970多人。彝绣扶贫改变了传统工艺传内不传外的保守的传承方式,让手艺成为公开的致富秘笈,在扶贫脱贫上发挥了突出作用。
凉山州是全国10个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之一。在文化和旅游部支持下,唯品会驻四川凉山传统工艺工作站于2019年2月28日在西昌挂牌。工作站首选传承和发展基础较好的彝绣项目为重点,探索“政府+唯品会+非遗扶贫工坊+贫困群众”的非遗扶贫新模式,旨在充分发挥唯品会电商平台优势并聚合各方面社会力量,在产品设计、工艺提升、打造品牌、扩大市场等方面进行支持。2019年6月6日,唯品会驻四川凉山传统工艺工作站彝绣新品正式在唯品会上线销售,成为“2019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一大亮点;2019年10月17日,在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上,彝绣新品亮相在“非遗传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题展区,“非遗新经济”的效应正在显露。“非遗扶贫”的政策机遇,愈发彰显凉山州“彝绣扶贫”的特色招牌。
部门之间尚未形成管理合力。为推动唯品会驻凉山州传统工艺工作站有效运行,凉山州成立了唯品会驻凉山州传统工艺工作站工作领导小组,由凉山州政府、州委宣传部、州文广和旅游局、州扶贫开发局、州财政局、州妇联、州非遗中心相关部门组成,并明确职责。但目前部门之间的相关资源还缺乏有效整合,尚未形成管理合力;个别部门领导认为工作站应独立依靠市场运作,支持和配合工作站工作的主动性不足,当“甩手掌柜”的现象比较突出;彝绣产业尚未纳入各县扶贫产业发展规划。到目前为止,凉山州各县在扶贫产业规划里基本没有单列“彝绣产业”。
市场开拓难。一方面,随着现代服饰的普及和流行,客观上存在彝绣市场弱化情况。另一方面,区域外的个别消费者担心彝绣产品质量问题,这也是影响市场接受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产品创意难。缺乏创意设计和科技提升已经成了传统彝绣产品的一个明显短板。虽然唯品会的非遗设计扶贫联盟可以为工作站提供创意设计智力支持,但是由于对彝绣文化研究和解读不足,设计上存在大砍大削的分解式“改良”等问题,使彝绣失去本真性。另外,产品创新也亟需工艺提升,在几个县产品在设计打样时发现,传统彝绣是在偏厚的毛料上进行刺绣,遇到丝、绸等偏软材质,就“水土不服”了。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凉山地处云贵高原、横断山脉交汇的攀西大裂谷带,境内沟壑纵横、江河密布、山高坡陡,地质复杂、交通闭塞的状况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里基本上处于四川路网的边缘和末端,尤其是11个国家级贫困县,在对外交通运输和物流规模及速度上非常有限,遇到恶劣天气,物流畅达非常困难。
彝绣传承后继乏力,愿意学并能够掌握技艺者少。通过问卷“你家中女性谁的绣花技能最好”反馈,选“奶奶和外婆”占20%;“妈妈”占52.4%;“姐姐和嫂子”占6%;“你和妹妹”占2%。这一组数据表明,现在的年轻女性已经很少学或不再学彝族刺绣。即便是州妇联组织的彝绣手工技能培训,部分妇女参加彝绣培训往往是冲着每天30元的补贴来的,而不是想学手艺。
绣娘队伍不稳定。传统工艺工作站的正常运行,必须要有一支相对稳定的绣娘队伍作保障,才能通过技艺的不断精进,满足现代市场需要。但是调研发现,企业给绣娘的报价极低,按照工坊当地的人力成本,一天的工钱还摊不到100元,无形中挫伤了绣娘的积极性。
缺乏专门的培训教材和师资。当前彝绣手工技能培训主要依靠掌握彝绣传统技艺的传承人授课,他们教授的彝绣技艺,基本上是传承传统的纹样、图案、种类等,难以适应工艺创新的要求。
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扶持政策少。目前,凉山州挂牌的9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基本都是民众自发或者自我创业形成的,政府对已经成熟的点位没有出台相关政策进行进一步扶持和提升。
完善彝绣扶贫管理机制,形成管理合力。第一,在前期组建传统工艺工作站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作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促进彝绣品牌培育的强大合力。第二,加强彝绣扶贫顶层设计。进一步摸清“家底”,深入研究、评估凉山州可供产业开发的彝绣资源,尤其是要掌握多渠道、多领域培训的彝绣绣娘的总人数和基本情况。按照“重特色、出精品、创品牌、增效益”的思路,结合凉山州全域旅游及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制定彝绣产业发展规划和彝绣产业扶贫总体规划,走民族品牌之路。
制定彝绣扶贫扶持政策,从州到县加大对彝绣产业的支持力度。可借鉴文化和旅游部支持设立的14个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做法和经验,制定凉山州彝绣扶贫开发的专项性政策和具体执行措施,指定专门机构予以实施,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财政投入稳定增长制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彝绣工艺建设,不断优化彝绣产业发展环境,减轻企业负担。突出扶持重点,确保重点项目、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得到及时有力的扶持。
支持彝绣品牌宣传推广,加大对市场的开拓。第一,充分发挥“媒体+唯品会”在“扶贫品牌”宣传推广方面的作用,传播好品牌故事。积极创新宣传形式,促进自媒体、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与唯品会“唯爱工坊”的扶贫合作。把握好宣传推广时间节点,比如第七届成都国际非遗节,正好也是国家扶贫日,应借此契机对唯品会四川凉山州传统工艺工作站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专门展览,打响彝绣扶贫品牌推广第一仗。第二,打造彝绣营销高端平台。通过线上平台打破区域限制,推进“互联网+非遗”从现有的“内容+平台”模式向2.0、3.0模式转型升级,在线上聚拢一批彝绣文化爱好者,建立彝绣相关业态的交流平台,逐渐形成良性循环的彝绣文化生态圈。
以品牌培育为重点从纵向、横向两个维度提升彝绣创意。借力产业链延长契机,从纵向提升彝绣创意。充分运用唯品会的渠道优势,为目标群体量身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彝绣文创产品,培育消费市场,将数量庞大的网购一族变成彝绣文创产品的消费者。同时,协同孵化,从横向提升彝绣创意。利用唯品会在电子商务领域的专业优势,聚合各方面社会力量,对彝绣品牌培育进行孵化;促进传承人与设计联盟的协同创新,提倡设计师驻村设计,积极探索传统工艺的现代应用,共同创造出具有传统手工艺精神的设计品。
保障扶贫“新通路”畅通,为市场化机制发挥作用强基固本。建议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建立西昌出发的放射状高速公路为主干线、县市环线为联动的公路网络,加大对木里、盐源、美姑等贫困民族聚集居住县环线公路建设投入;鼓励本土物流公司参与彝绣产品在彝区市场的物流活动,采用减税、补贴等方式给予支持;加大对物流的补贴,引导平台公司与专业物流公司的对接,通过对平台公司进行物流补贴降低彝绣产品市场成本,从而提升其在市场领域的竞争力。
加大对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政策支持,让彝绣传承后继有人。严格遵守“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比达到30%以上”的硬性规定,对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效果明显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项目,按程序纳入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管理,给予政策支持。
构建一支稳定的绣娘队伍。建立与完善“四方共营”利益分配机制,让贫困群众和手艺人成为彝绣产业红利的最大受益者,增强手艺人的荣誉感、成就感,提高其品牌意识和再创造意识。
“常态培训提升”与“订单精准培训”相结合,固定专门的培训硬件设施。制定彝绣传承人群研习培训计划,组织有彝绣传承人、服装设计师、专家、高校教师等参加的团队,帮助绣娘提升彝绣工艺技艺;支持高校结合精准扶贫,为凉山彝区有意愿、有一定基础的贫困妇女提供免费培训;根据订单需求,选择适宜人员进行精准技能培训。
建立绣娘技术等级奖励机制,强化对成熟就业点位的支持扶持。借鉴新疆哈密工作站评定星级绣娘、星级合作社的做法,成立传统彝绣协会,每个乡镇成立彝绣合作社(大乡镇设若干合作社),在有基础的村设立彝绣合作组及手绣工坊,根据合作社的规模、管理及技术水平评定星级,根据合作社星级安排订单数量。建立完善绣娘技术等级奖励机制,设立州级绣娘、县级绣娘和乡级绣娘,对绣娘进行星级评定,针对刺绣订单高、中、低档次客户要求,分层安排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