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对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效能的策略探析

2020-01-02 19:07陈悦柏黄非凡
文化产业 2020年15期
关键词:效能民族意识

◎陈悦柏 黄非凡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组织实践科 广西 南宁 530005)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它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毕业后可以更好地进入社会、融入企业,对于学生们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当前大学里的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已经慢慢地开始注重多样化、全面化,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同方面的问题,导致社会实践的效能一直得不到有效地提升,需要针对此进行研究。

一、民族文化对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效能意义

(一)能够正确的规范大学生们的思想品质

通过将民族文化融入社会实践活动里,能够在大学教育生活里完成传统文化教育的任务,让大学生们切身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认识到传统民族文化传统和发扬的伟大的意义,从未约束自身的行为举行,开始以身作则,为发扬传统文化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们的社会认知水平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们提前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培育他们的各方面的社会生存和适应技能。通过融入民族文化来开展社会实践,更能够丰富社会实践的主题和形式,让更多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文化精髓、文化精神等等,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认知有很大的帮助。

(三)能够塑造大学生的健全的人格

通过开展民族文化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们认识到社会的更多面,对中国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并在履行社会实践的过程里,培育自己的吃苦能力、爱国意识、合作意识等等方面的精神品质,这对于健全大学生的人格有很大的帮助。

(四)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双创”教育一直是高校教育里的重要理念,将民族文化融入大学实践活动里,能够提升大学生们对实践活动的认知,激发他们对实践活动的兴趣,从而促进实践活动开展的效益提升。在这样的实践里,有效培育学生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民族文化对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策略

(一)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尊重意识

学生们对社会实践的尊重意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影响社会实践所带来的收益,因此,教师们在思考如何提升社会实践的效能的时候,应该在开展社会实践之前先为学生们灌输社会实践的思想、理念,让学生们提升对社会实践的尊重意识,再来认真对待其中的各项活动、知识、劳动,并从这些活动里感悟更多道理。

例如,教师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之前,为学生们开展“民族文化社会实践”宣传的主题大会,在会议开展之前,教师们先让制作了本次会议上所需要的海报、横幅,在横幅和海报上印上了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宣传民族文化,践行社会实践”。教师们将横幅布置在操场上,海报放在学生们人流比较多的地方,如图书馆门口、食堂门口、宿舍楼楼下,学生们日常生活里能够时刻关注到该海报,潜移默化地强化自身的民族文化意识。在主题会上,邀请民族文化相关专家、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机构到场,成立校园内的社会实践小组,通过三方的轮流发言,为学生们介绍本次以民族文化为主题展开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意义和价值,并鼓励学生们要积极参与到本次社会实践里。通过这次会议,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们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知、理解,让他们加强了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尊重和任课,提升了自身的社会实践尊重意识,以此来最终促进本次实践的效能提升。

(二)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是社会实践里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大多数社会实践都是公益性的、公开性的和大众性的,通过社会实践,为一些社区公民、社会人员带来一定的服务和帮助,因此,学生们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时候,需要拥有良好的服务意识,为社区人员带来更好的服务,为社会带来更大的帮助。教师们也要注重培育学生们的社会服务意识,可以借助一些奖惩政策、理念宣传、以身作则等方法,来影响学生们的服务意识。

例如,我们学校基于“傣族泼水节”这个特色的民族文化,开展了社区活动,为了提升学生们的服务意识,教师让学生们自主报名参与到本次实践活动里,为本次活动进行公益劳动。在活动开展之前,教师们为了提升本次活动过程里学生们的服务意识,特地强调了本次活动的“公益理念”,让学生们有一颗服务的心。除了宣传理念外,教师还制定了考核制度,让参与活动的人们为本次活动中学生的表现打分,打分的主要内容是服务的质量、服务的态度等,对于评分比较好的学生,教师会进行相关的奖励。

(三)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活动构建

融入民族文化到社会实践里,能够实践的主题、内容和形式都得到丰富化,学生们能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同时感受到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体会各民族之间的不同文化特色。因此,教师们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时候,可以融入民族文化来创新活动,让社会实践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提升学生们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和动力,通过这样高参与度的社会实践,来达到提升整体社会实践效能的目标。

例如,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时候,教师们为了丰富其活动构建,便融入了多种民族文化主题。教师们首先认真分析了中国的少数民族,了解其民族特色,接着对名族特色文化进行深入分析,如傣族的孔雀舞、侗族的鼓楼、黎族的跳竹竿等等,基于这些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活动,让学生们参与到活动里,负责活动的规划、秩序、组织、总结,通过实践活动为民族文化传承带来帮助。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教师应该思考如何通过结合合适的主题、设定合适的实践内容和形式来提升社会实践的效能,帮助大学生收获更好的教育。融入民族文化,便是能够促进社会实践效能提升的一个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是大学教育里的一个关键的活动形式,而民族文化教学也是素质教育里的重要内容,教师们要将二者进行融合,通过开展和民族文化主题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来提升社会实践的效能和收益,实现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猜你喜欢
效能民族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我们的民族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