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凤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从国家相关政策出台至今,农村已经普遍推广了农家书屋的管理运营模式。各地政府逐渐将农家书屋建设运营融入到文化发展规划之中,践行“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但农家书屋在运营机制、管理模式、服务水平等方面均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当前,如何更好地对农家书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如何对管理理念进行及时更新,成为影响农家书屋逐步完善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大多数农村地区利用原有办公场所或者重新建设了农村书屋,一次性投资之后没有建立相应的后续维护机制,内部设施长期得不到提升,图书破损得不到及时修补,图书陈旧得不到定期更新。目前多数农家书屋现存图书数量都达到了1000本左右,图书丢失情况较各大城市的图书馆相对较小一些。但是,根据实际图书借阅情况来看,部分地区的农家书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出现了较为普遍的无人借阅现象,群众缺乏阅读习惯,致使农村范围内的图书利用率大大降低,远远达不到开设书屋的预期目的。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村集体经济不足以支撑对农家书屋的持续投入,所以农家书屋在运转过程中很难做到有计划地定期引进各类实时新版图书和报刊,缺少开展各类阅读推广活动的经费,无法对内部设施及时维修、对阅读环境进行改造提升。所以,如何保障对农家书屋的经济投入成为农家书屋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农村书屋管理机制存在问题,没有规范的管理标准。部分农家书屋开放时间得不到保证,且开放后无人管理;内部图书摆放杂乱没有分类,阅读环境得不到保障,也没有任何的图书阅读推广活动,无法带给群众好的阅读体验。这样的管理服务水平不利于发挥图书应有的作用,也制约了农家书屋健康发展。
此外,农家书屋管理人员一般由村两委成员兼任,他们本身承担着村里的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部分农村干部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图书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无法正常参与到农家书屋管理中,这也使农家书屋正常运营时间受到影响。
针对当前农家书屋图书更新速度较慢这一问题,各地相关部门可以实施农家书屋定期图书轮换制度。将村与村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图书进行暂时性交换,让群众能够阅读到更加丰富的图书资源。农家书屋还可以与当地学校进行合作,精选部分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进行交换,这样可以为农家书屋的图书扩展更新渠道,大大增加图书资源的阅读群体,扩大农家书屋影响力,提高图书资源利用率。
定期开展图书阅读推广活动,可以增加农家书屋知名度、培养村民的阅读意识、提高农家书屋影响力,更好地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例如,可以使用村内广播发布新书通报及各种图书阅读活动消息,定期向村民宣讲阅读图书的好处;可以组织图书阅读比赛来提高村民读书的积极性;可以充分利用当前各种科技化信息手段,比如电子计算机、投影仪等对农家书屋内部资源进行统计、对每天阅读人群进行登记;还可以创建相关宣传网站或网页,使图书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有效。通过一系列阅读推广活动,使农家书屋图书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潜移默化地培养村民的阅读习惯,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使农家书屋知名度传播范围更加广泛。
受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现实情况的制约,农家书屋很难提升硬件设施,在图书资源更新等方面得不到保障。当前,国家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振兴是农村振兴中的关键一环,农家书屋作为农村文化传播、知识传播的载体,在文化振兴和扶贫扶智中担当着重要角色。这就需要政府提高对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提升农家书屋配套设施,定期给予农家书屋购置补助,使农家书屋能够获得长远的发展,从而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农家书屋在管理模式方面存在缺陷和不足,对其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有助于改善农家书屋运行现状。比如探索农民自主管理模式、共同参与管理模式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当前农家书屋运行中的不足之处。农民自主管理图书可以激发农民参与阅读的积极性,请专业人士共同参与农家书屋管理,可以提升农家书屋的专业程度和服务水平、对图书进行精准分类、提供更加专业的阅读服务。另外,要建立健全管理、服务、检查等各项规章制度,使农家书屋管理趋向规范化;定期组织图书管理员进行培训,提升管理员的专业水平,强化管理员的服务意识。
将农家书屋与村办公服务中心、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村史馆等其他服务设施整合到一起,进行统一的建设、管理,不仅可以节约运营成本,还可以大大提高书屋的利用率和社会效能。比如,现在各地普遍建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实践中心(县)——实践分中心(镇)——实践站(村)”三级组织体系,农家书屋完全可以整合到村级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中,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合力中的一部分。这样,农家书屋从政策支持、经费补助等方面都能得到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农家书屋作为满足农民文化知识需求的公益性服务设施,对提升农村地区民众文化程度、推动农村地区全面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实施农家书屋图书轮换制度、定期组织图书活动增加图书共享性、加大农村地区图书方面经济投入力度、创新农家书屋的运营管理模式、整合其他服务资源等措施,更好地提升农家书屋管理水平,促进农家书屋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