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建洁
(南京市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江苏 南京 300800)
多式联运舞动治疗(Multimodal Dance Therapy)又称多式联运心理治疗(Multimodal Psycho-Therapy),是指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如舞蹈、戏剧、音乐、绘画、雕刻、素描、即兴创作等融为一体的多模式的舞动治疗方法[1]。目前国内的舞动治疗尚未成熟,还有很多研究空间,研究该项目能够更好地为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机构等输送高素质、高质量的舞蹈师资人才,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特殊学校舞蹈师资严重匮乏的问题,提高舞蹈教育和舞蹈康复的整体水平和质量,顺应了特殊教育与康复事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情绪行为障碍是指发生于儿童和少年时期的情绪行为的偏异,主要包括:1.学习能力不足,但不能用智力、感觉和身体的原因加以解释;2.不能与同龄人和教师建立或保持良好关系;3.对正常的环境缺乏恰当的情绪和行为;4.弥漫性不愉快心境或抑郁;5.容易出现与个人学习困难有关的生理症状或恐惧反应[2]。
舞动治疗,作为一门学科和一个行业,始于欧洲,兴于美国。舞动治疗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的欧洲,目前西方的相关专业课程建设及资格认定较国内更为成熟。关于情绪与障碍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50年代,西方研究者们相继采用情绪失调、精神障碍、心理障碍等不同的术语来描述情绪障碍。美国在舞蹈治疗这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端,其行业标准也成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参照,近年来舞动治疗被运用到情绪行为干预中。多式联运舞动疗法是由美国舞动治疗学家弗兰·J.维利(Fran J Levy)博士创立的,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维利博士将戏剧、音乐、绘画等形式运用在舞蹈治疗中,使舞动疗法更加丰富和完善。
国内对舞动疗法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起步较晚,从最初引进西方舞动疗法的理论,到近年来特殊儿童舞动治疗本土化实证研究取得一些进展。综合比较研究发现,国外舞动治疗的理论和实践性技术多种多样,且得到越来越多的科学论证,而我国对情绪行为障碍儿童舞动治疗研究相对较少,运用多式联运舞动治疗方法干预更是鲜有研究。因此,本项目探讨利用舞蹈、戏剧、绘画等融合手段构建多式联运舞动治疗干预策略,拓展情绪行为障碍儿童教育康复思路。下面以具体案例说明干预过程。
花花,是一名7岁的女孩,圆脸微胖,一头乌黑的头发。轻微情绪行为障碍儿童患者,学习能力相对同龄人较弱,情绪波动较大,和同伴、家长交流较少,不能与同伴和家长建立或维持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
长期目标包括花花情绪保持平稳状态,并时常伴有微笑,学习、认知能力有所提高,能与同伴、家人建立较稳定的关系;中期目标包括在情绪波动状态下尽量克制自己,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提高学习意识,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能与同伴、家人进行简单交流;短期目标包括与花花建立信任关系,领略舞蹈活动的乐趣,引发参与活动的动机,认识自我、同伴及家长。
主要内容包括探究运用拉班“力效”四项动作元素。空间元素直接/间接(见图1)、重量元素强/弱(见图2)、时间元素快/慢(见图3)、流畅度元素自由/束缚(见图4)的舞蹈活动与音乐游戏、体育游戏活动融合干预策略,探究情绪行为障碍儿童动作元素对应内在心理特质(见表1),改善情绪行为、学习态度等方面表现。
图1 空间元素直接/间接
图2 重量元素强/弱
图3 时间元素快/慢
图4 时间元素快/慢
活动设计以体育游戏活动“捉尾巴”为例:使孩子领略舞蹈活动的乐趣,引发参与活动的动机并与同伴建立较稳定的关系后改善情绪行为。“捉尾巴”游戏玩法:幼儿两人一组,各自在后腰带上系上彩绳当尾巴。游戏开始,四散跑开,每一对幼儿要想办法捉对方的尾巴,同时要保护自己的尾巴。抓到对方尾巴者为胜。(只能在圆圈内跑,抓到后快速回到老师处)提出要求后,与普通孩子共同游戏。游戏结束后教师针对情况,及时表扬鼓励。游戏“力效”四项动作元素分析:“空间”(Space)元素与特殊儿童注意力有关,“直接”动作为直线路径,表明特殊儿童注意力较为集中,反之,间接动作为可迂回或者是波浪形路径,表明特殊儿童注意力不集中;“重量”(Weight)元素与特殊儿童的意图相关,“强”表现的是具有较强的活动意识,“弱”的动作表现的是参与活动的意识较弱;“时间”(Time)元素与特殊儿童决策相关,“快”的动作表现儿童的紧迫感,而“慢”动作显示的是缓缓的、拖延逗留的感觉;“流畅度”(Flow)元素与特殊儿童的情感流动有关,“自由”凸显出自然的情感流动,而“束缚”的受限动作凸显出情感流动受到阻碍。通过四项动作元素可分析案例花花矛盾和典型的冲突问题:1.奔跑:空间元素直接、重量元素强、时间元素快、流畅度元素自由;2.保护尾巴:空间元素间接、重量元素弱、时间元素快、流畅度元素束缚舞蹈活动与体育游戏融合干预策略,探究情绪行为障碍儿童动作元素对应内在心理特质(见表 1)。
主要内容包括探究运用拉班基本“力效”行为驱动力:浮动(见图5)、冲击(见图6)、滑动(见图7)、砍动(见图8)、轻敲(见图9)、扭动(见图10)、弹动(见图11)、压动(见图12)八种力效行为与各自对应的空间关系共同作用(见表2)及身体动态“形”镜面反射的舞蹈活动与角色扮演、用声音配合身体、表演、分享的戏剧活动融合干预策略,帮助情绪行为障碍儿童在最大范围内探索人际交往空间、释放动作和情绪能量。
图5 浮动
图6 冲击
图7 滑动
图8 砍动
表1 动作元素对应内在心理特质
图9 轻敲
图10 扭动
图11 弹动
图12 压动
活动设计以儿童戏剧《聪明的小兔子》为例:培养其能动性、形体协调性、语言表达逻辑性,激发情绪行为障碍儿童想象力。剧本陈述:大灰狼两次趁兔妈妈离开家时,想办法要抓住小兔子们,可是两次都被聪明的小兔子们识破,最终被兔妈妈打跑。基本“力效”行为驱动力分析:“砍动”(Slashing)反映身体任何部位以快速的动态向外出击或向对方发起攻击,显示出特殊儿童强烈反抗的心理状态;“滑动”(Gliding)反映身体的某些部位在轻柔的滑动,显示出特殊儿童顺从的心理状态;“压动”(Pressing)反映身体在时间方面的顺应性,显示特殊儿童紧张的心理状态;“弹动”(Fliking)反映身体在时间元素反面的反抗性,显示出特殊儿童反抗的心理状态;“扭动”(Wringing)反映身体在空间和时间元素方面的顺应性,显示特殊儿童沉重的心理状态;“轻敲”(Dabbing)反映身体在空间和时间元素方面的反抗性,显示特殊儿童轻松的心理状态;“冲击”(Punching)反映身体在空间、重量和时间元素方面的反抗性,显示特殊儿童抵抗的心理状态;“浮动”(Floating)反映身体在空间、重量和时间元素方面的延续性,显示特殊儿童顺从的心理状态。戏剧《聪明的小兔子》基本“力效”行为驱动力动作分析:大灰狼轻迈步、敲门所对应的“力效”为“轻敲”“弹动”;小白兔观察、思考所对应的“力效”为“轻敲”“扭动”;兔妈妈打斗所对应的“力效”为“砍动”。当这八种力效与各自对应的空间关系共同作用时,能让案例中情绪行为障碍儿童花花最大范围释放动作,就好像在一个立方体内,八个对角线相对应的分别是八种力效,见表2。
表2 基本力效行为驱力与空间关系
主要内容包括真实动作探索、投射道具、夸张、客体关系舞蹈编排、鼓励和自我表现等舞蹈活动与探索愿望、日常生活画面和情感动力、即兴创作、展示的绘画活动融合干预策略,从绘画内容中了解情绪行为障碍儿童内心世界、情感和性格特征,用舞蹈动作再现绘画内容,帮助情绪行为障碍儿童在舞蹈和绘画之间进行情感流动,培养其想表达、会表达的社会交往能力。
活动设计以手影投放为例:借助灯光用手做各种姿势,通过投影让孩子观察墙上所投射的形象,这样会发现投影中有的像蝴蝶,有的像小熊,还有的像小狗,然后让花花模仿,使其感受蝴蝶的轻盈,小熊的笨重,并通过短片介绍小动物的习性后学画这些动物。通过活动,情绪行为障碍儿童可以用各种方式表达自我,从而具有了一种内在的心理自由。
情绪行为障碍儿童多式联运舞动治疗的干预策略研究是指在引进、吸收、归纳国内外特殊儿童舞动治疗的干预内容、干预技术、干预策略等研究成果基础之上,构建适用于我国情绪行为障碍儿童多式联运舞动治疗与游戏、戏剧、绘画的融合干预策略,为舞动治疗优化方案提供实践参考。以期将情绪行为障碍儿童身心康复问题聚焦于课堂和家庭,更好地考察干预的持久性,从理论的高度重新认识和明晰多式联运舞动治疗在情绪行为障碍儿童康复中的作用,为我国情绪行为障碍儿童舞动治疗研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