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芙玉
(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 河南 洛阳 471934)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公布,使社会多个行业都受到了互联网技术的影响,高等院校图书馆发展既迎来了机遇也面临着挑战[1]。高等学府内图书馆是校内文献信息的中心区域,文献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该校教学及教研等方面工作产生最直接的影响[2]。而伴随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数字信息资源以其形式多样化、搜索简便化以及容易存储等多方面的突出优势,渐渐变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要服务形式,有效提升了高校内图书馆服务的整体质量,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因此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已经成为其发展的必要部分[3]。
通过对各高校间的数字资源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不同高校之间的数字库总量与中外文数据库数量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绝大多数老牌名校大学拥有超过100个数据库,但是想比于一些地方性院校和高职院校来看,这些老牌名校大学的数据库资源十分丰富,因为还有个别地方性院校与高职院校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数字库,而大多数地方性院校与高职院校等数据库数量不高于20个[4]。
由此可知,当前我国各高校之间的数据库资源存在着严重的分布不平衡现象,重点高校内部所拥有的数据库数量远远高于一些普通院校,而普通院校的数据库数量也明显高于高职院校。总而言之,导致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第二,领导对于高校数据库建设的重视程度;第三,学校对于图书馆建设理念以及技术人才配备的重视程度;第四,高效的建设经费情况等等。
加强对于数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能够有效地提升读者的阅读便捷性,使读者在利用数字资源进行学习过程当中具有更高的效率。通过对山西省省内高校图书馆网站的数字资源分类情况和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绝大多数高校对于图书馆网站的数字资源分类和建设重视程度较弱,并且不同的高校在这一方面的投入力度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5]。例如山西科技大学对数字资源进行了常规分类,分别分为特色资源、中外文库以及使用库等;而山西大学则建立了相应的导航模式,读者可以通过首字母检索,从而来获取自己所需的数据信息和资源,为读者利用数字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相比于一些普通院校来看,这些普通院校并没有对数字资源进行分类,所以导致数字资源较为混乱。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图书馆还没有建立相对系统和便捷的“一站式”跨库搜索,所以读者在使用数字资源的过程当中,需要分别登录不同的数据库来检索,这不仅降低了读者获取数字资源的效率,同时还会加大数字资源管理的难度。也有极个别高校建立了“一站式”跨库搜索,例如中国海洋大学通过建立“一站式”跨库搜索,为读者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检索服务。
由于当前我国针对数字资源建设这方面并没有制定相应的建设制度和标准,所以很多生产商为了能够使数据库资源涵盖更多的内容,将数据库做大做全,导致个数据库之间所存储的资源内容严重重复。因此,高效在订购数据库的过程中,必须对数据库资源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整理和分析。
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和服务对于图书馆的服务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信息资源建设人员除了要具备图书馆管理的相关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需要掌握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以及外语语言。但是从总体上来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普遍较低,没有达到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对于人才的基本需求,所以这也是导致数字资源建设工作无法进一步开展的一个主要问题。
网络化的数字环境下,数据增长方式都是呈现几何倍数,这给高等院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存储及数据带来安全问题。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呈现产品种类纷繁复杂、产品结构杂乱无规则以及所需存储空间大等诸多特性,大量数据需要借助云平台进行核算,呈分布式地存储于各个“云”中,而查询用户的实时动态特性使数据在处理过程中难度上升,不但出现了数量巨大的冗杂信息,还增加了存储数据出现隐患的概率,尤其是用户的个人信息以及图书馆内重要数据等[6]。
由于高等院校内的图书馆既为教师教研服务,同时也为学生学习服务,所以纸质印刷类书籍一定要在馆藏资源中保有较高使用率。所以,高等院校内在建设数字图书资源时,也要保持高比例的传统印刷类文献馆藏,二者要在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中协调发展。
高校图书馆应该保证不同种类图书资源的科学占比,确保多种类图书资源的协调性。高等院校内的数字图书资源要在满足重点学科的基础发展和新兴学科及一般学科发展需要,还要满足阅读者不同层次的阅读需求。同时,还需购买学术性强以及权威性高的专业型数据资源,以满足教师和教研工作者的科研以及工作需求,而为了满足校内学生读者健全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还需要购买综合应用类的图书资源。
科学合理地使用图书资源购配经费,确保重点图书资源及综合图书资源平衡,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能够选购最契合用户需求的图书资源,使经费发挥其最大效用,则是提升高校图书馆藏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所以,图书馆在实现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要使印刷类馆藏及数字资源,使重点图书资源和一般图书资源的购置经费比例合理,还要依据不同资源的使用效率情况实行购置资金的比例调整,将利用效率高的图书资源作为资金比例的倾斜方向,力求经费使用达到最优配置。
任何一个高校图书馆都不可能做到全面地收藏所有的文献资源,不可能凭自己的馆藏满足其用户的所有的信息需求。对一定区域范围内或相同领域的多个高校图书馆来说,馆与馆之间协作进行数字资源建设,将能有效避免重复,以免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还可以联合起来共建数字图书馆,弥补各自馆藏资源的不足。
标准化原则指的是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要按照标准的设计方案进行,馆内的软件设施标准要具备兼容性,保证与国家标准和行业系统可以得到有效兼容,保证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用户界面、数据结构、数据建设规划和数据信息交换协议等为统一标准。规范化指的是高校在购置数字资源时要遵照特定的操作规范,如购前试用、使用跟踪、使用过程测评以及后续购买程序等要遵循既定的操作规则,确保购买后的数字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阅读者的需求,并保证购买程序符合政府采购政策标准。
要积极构建和完善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库过分重复和交叉的现象,促进各地区、各高校的数字资源平衡发展。当前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构建了共享组织,国外较著名的联盟有美国的OhiLINK、日本的NII、英国的JISC等。我国先后构建了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以及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联盟DRAA,这两个图书馆联盟组织的建设引入了大量的外文数字资源,扩大了数据库内部的外文文献数量,对国内促进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7]。
高等院校图书馆要在数字图书资源的整合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及实践力度,大力挖掘数字资源所蕴含的潜力,调整并进行资源优化,包含放开资源获取及共享力度,确保查询用户可在馆内快速且便捷地获得数字资源,使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最大化。由此可见,数字资源的深度整合是高校图书馆发展和建设的必然趋势。
数字资源建设要充分结合各高校的学科建设特点以及实际需求,全面考虑所购买数字资源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以在满足各学科需求的基础之上购买相应的数据库,这样能够充分的避免数据资源的浪费。要全面了解不同学科对于数字资源的需求,从而根据不同出版商的数据资源优势以及特点(比如化学、生物等学科首选John Wiley数据库),来选择能够有效促进高校学科发展的数据库。图书馆还要加强对于数据库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数字资源的使用率。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不仅要着重对于设备和相关硬件的升级,也要加强对于数字资源建设人才的培养,从根本上提升数字资源建设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为图书馆储备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队伍,这样才能够有效推动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发展。
对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积极引入数字资源建设人才,为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提供人才保障;第二,积极鼓励和支持高校图书馆内部的数字资源建设人才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学习,并邀请该领域的专家开展相应的讲座,并加强对物管员的技能培训,从根本上提升管员的专业技能。
数字资源的存储和管理是需要具备巨大空间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基于此高校图书馆需要具备现代化的先进设备以及高功能性的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和查询搜索系统,设备的保障才能为用户提供无障碍的检索、传输以及数字资源获取等一系列的服务。第一,要对高校内部的校园局域网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升级并扩容服务器,在内容局域网络得以升级后才能使图书馆的硬件设备趋于完备,确保图书馆可以实现数字化的高速运行。第二,适当将数据进行精简和优化,除了要进行备份和存储的必要工作之外,还应有效减少重复数据的核算工作。第三,全国各地区高等院校必须要具备图书馆安全预案,为师生及工作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
不同地区和高校的图书馆都具有自身的特色文化资源和馆藏特色[8],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全面建设特色化数据库,这也是高校图书馆展现自身文献信息资源优势和馆藏特色的一个重要方式。通过对我国各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很多高校图书馆都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来建设数字化的餐馆资源和地区特色文化资源,充分展现了本馆的特色,为推动高校图书馆数据库建设提供了充足动力。高校图书馆要充分结合数字资源规范性、实效性与完整性的原则,加强版权保护,推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满足不同读者对于数字资源的需求。